- 年份
- 2024(6458)
- 2023(9488)
- 2022(8489)
- 2021(8045)
- 2020(6755)
- 2019(15634)
- 2018(15747)
- 2017(30297)
- 2016(16689)
- 2015(18723)
- 2014(18623)
- 2013(18420)
- 2012(16749)
- 2011(14924)
- 2010(14716)
- 2009(13150)
- 2008(12582)
- 2007(10654)
- 2006(9094)
- 2005(7693)
- 学科
- 济(61503)
- 经济(61435)
- 管理(45250)
- 业(42833)
- 企(36113)
- 企业(36113)
- 方法(30600)
- 数学(26501)
- 数学方法(26190)
- 学(16154)
- 农(15952)
- 中国(14934)
- 财(14687)
- 业经(13602)
- 地方(12739)
- 理论(10872)
- 和(10834)
- 农业(10718)
- 贸(10539)
- 贸易(10534)
- 易(10193)
- 环境(10117)
- 技术(10057)
- 务(9702)
- 财务(9645)
- 财务管理(9631)
- 制(9612)
- 企业财务(9138)
- 教育(8866)
- 划(8731)
- 机构
- 大学(231544)
- 学院(229226)
- 管理(93664)
- 济(83588)
- 理学(82190)
- 经济(81597)
- 理学院(81255)
- 管理学(79707)
- 管理学院(79322)
- 研究(76447)
- 中国(54325)
- 科学(51837)
- 京(49739)
- 农(39190)
- 所(38854)
- 业大(38575)
- 财(36848)
- 研究所(36147)
- 中心(34264)
- 江(31681)
- 北京(31318)
- 农业(30990)
- 范(30884)
- 师范(30592)
- 财经(30500)
- 院(28405)
- 经(27808)
- 州(26267)
- 师范大学(24970)
- 技术(24964)
- 基金
- 项目(168349)
- 科学(131137)
- 基金(121551)
- 研究(119792)
- 家(107343)
- 国家(106483)
- 科学基金(90763)
- 社会(72383)
- 社会科(68444)
- 社会科学(68424)
- 基金项目(66095)
- 省(66079)
- 自然(62075)
- 自然科(60573)
- 自然科学(60560)
- 自然科学基金(59448)
- 划(56248)
- 教育(54333)
- 资助(49710)
- 编号(49057)
- 成果(38999)
- 重点(37741)
- 部(36066)
- 发(35247)
- 创(34791)
- 课题(33452)
- 科研(32961)
- 创新(32395)
- 计划(31848)
- 大学(30885)
共检索到315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跃军 孙向阳 王保平 韩保军
该文从水势和水量两个角度,在正常水分状况下,对泡桐叶片的水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序列叶片绝对含水量(Wd)呈抛物线变化,即嫩叶>老叶>成熟叶,叶片间相对含水量(Wr)无差别.在叶片的吸水过程中,成熟叶和老叶具有明显的稳定期,嫩叶却不明显,吸水速率为成熟叶>老叶>嫩叶.从开始浸泡至拐点的时间嫩叶为3h54min,成熟叶3h42min,老叶3h48min.在失水过程中,老叶和成熟叶之间无差别,嫩叶的失水速度却明显快于成熟叶和老叶,但到达拐点的时间最短为成熟叶(3h24min),嫩叶和老叶无差别(3h34min,3h33min).泡桐序列叶片水势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成熟的功能叶片处有明显的...
关键词:
泡桐 序列叶片 水分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钧 周海江 孙志强 李宗然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采用全株测定方法对4年生修枝促接干和对照泡桐叶片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叶片生长的影响极为明显,表现在从单叶到单枝、冠层和全株等各级层面.①使单叶的干重和面积明显提高,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26.54%、28.78%,在树冠上层分别提高19.93%、23.71%,且有减小上下冠层间差异性的趋势.②使单枝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48.59%、99.62%和98.51%,而在树冠上层分别降低33.29%、20.56%和17.59%,冠层间的差异性明显降低.③使树冠上层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分别降低62.30%、...
关键词:
泡桐 修枝促接干 叶片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素艳 孙向阳 胡昊
研究了河南省商丘市2年生泡桐一个生长季节的养分变化情况及不同冠层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在自然状况下,从出叶到落叶的整个生长过程中:①N元素的浓度是呈锯齿状下降趋势,最高值出现在5月末,为42.0g·kg-1,最低值出现在11月中旬,为21.5g·kg-1;P元素浓度是在生长季开始时较高,最高为2.5g·kg-1,到6月份以后基本趋于平稳,到10月份,又呈现下降趋势直到落叶,最低为1.2g·kg-1;K元素浓度在生长季开始时较高,最高为14g·kg-1,到6月份以后基本趋于平稳,直到9月底。10月份呈现下降趋势,从11月开始又基本稳定直到落叶,最低值为6.6g·kg-1;②整株树的养分积累状况中,...
关键词:
泡桐 冠层 叶片 养分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国强 蒋建平
本文分别对楸叶泡桐、兰考泡桐、鄂川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同品种、同方位和同高度的同一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株叶片的蛋白质进行了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其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感病泡桐植株的叶片内都出现了一条健康植株叶片内没有的、分子量为12KD的蛋白质谱带,并且同一病株病叶内该蛋白质的量较病健叶的量多。此外,楸叶泡桐和台湾泡桐病株病叶、病健叶和健株叶片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随叶片感病程度的加深,胱氨酸含量逐渐增多,而苯丙氨酸则逐渐减少。泡桐叶片内的这些变化可能与丛枝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蛋白质,氨基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国强 翟晓巧 蒋建平 刘心诚
在确定 5种泡桐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为MS的基础上 ,筛选出了毛泡桐 (Paulowniatomen tosa)、南方泡桐 (Paulowniaaustralis)、白花泡桐 (Paulowniafortunei)、兰考泡桐 (Paulowniaelongata)和豫杂一号泡桐 (P .tomentosa×P .fortunei)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分别为MS +0 .5NAA +4BA、MS +0 .3NAA +2BA、MS +0 .5NAA +4BA、MS +0 .3NAA +6BA和MS +0 .3NAA +8BA) ,然后 ,从 18个不同浓度NAA和BA组合的MS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素艳 胡昊 孙向阳 王保平 乔杰
With the method of long-term experi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ime variation of leaf trait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in a whole growth season were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1) leaf area increased with growth time prolonging and the curve took on S pattern.Its relationship could be described w...
关键词:
泡桐 叶形态特征 相关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宗然 乔杰 周海江
为确定泡桐修枝强度的适宜表示方法,对4年生泡桐枝叶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泡桐侧枝的长度(BL)与基径(BD)间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随着泡桐侧枝BD的增大,其BL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②在侧枝干重(BDW)与其BD,BL,BD2BL间的回归关系中,以BDW与BD关系最为显著,因此BD适用于建立BDW的预测模型.③泡桐侧枝的叶柄干重(PDW)和叶片干重(LDW)的比值为常数0.1400,泡桐叶片单位干重的叶面积(LA)为常数122.91cm2·g-1.④LDW或LA与侧枝参数之间关系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泡桐侧枝LA与各侧枝参数间回归关系紧密的顺序为BDW与LA>BD2BL与LA>BD与L...
关键词:
泡桐,侧枝,叶面积,相关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响保 乔杰 李芳东 袁德义
通过加入乙酸钠优化DNA提取方法,针对泡桐ITS的高GC含量模板,在反应体系中加入DMSO优化PCR反应体系,有效扩增了泡桐ITS序列。采用PCR直接测序和pGM-T载体克隆测序的方法相互验证序列,提高所得ITS序列的准确性,为采用泡桐ITS序列对泡桐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等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泡桐 ITS序列 特征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玮 王鑫梅 潘庆梅 谢锦忠 张劲松 孟平
[目的]研究雷竹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水分敏感波段,筛选与叶片水分指标相关性较高的光谱指数,为雷竹叶片水分的非破坏性估算提供参考。[方法]以重要笋用竹种雷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然失水法研究叶片反射光谱对叶片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常用反射光谱指数对叶片水分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对不同反射光谱指数与叶片相对含水量进行了回归方程拟合。[结果]雷竹叶片含水量与其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呈负相关关系;光谱反射率敏感性分析表明,在1 400~1 600、1 800~2 000 nm波段附近,光谱反射率对叶片水分变化较其他波段敏感;不同光谱指数与叶片水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所选光谱指数中水分胁迫指数MSI(R_(820)/R_(1600))、比值指数SRI(R_(1300)/R_(1450))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雷竹叶片水分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尤其1 400~1 600、1 800~2 000 nm波段附近呈负相关关系,水分胁迫指数MSI(R_(820)/R_(1600))、比值指数SRI(R_(1300)/R_(1450))对雷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估算精度较其它光谱指数更高。
关键词:
雷竹 冠层叶片 水分 反射光谱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聂爱社 常丽若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 ,具有较强的保水力 ;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 ,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 ;侧芽RWC与枝条RWC较顶芽RWC与枝条RWC为相关 .水分胁迫可能是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 ,对不同条件下兰考泡桐苗木顶芽和顶端苗干不同条件下的失水速率 ,与顶芽有关的物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兰考泡桐 顶芽 水分生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贾黎明 富丰珍
为探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水分特征及其与蒸腾作用的相互关系,利用二氧化碳变量法、烘干法、压力平衡法等对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林叶片蒸腾速率、含水量、水势、水容等水分特征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叶片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日变化,与之相反,其叶片绝对含水量(CLAW)、相对含水量(CLRW)、水势(Ψ)、水容(C)等呈"V"型。Tr与CLAW、CLRW、Ψ、C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时段其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不同。由于树体水容充、放水特性,CLAW、CLRW、Ψ、C与Tr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和影响树木蒸腾。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蒸腾 水势 水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睿智 马景永 梁椿烜 田赟 贾昕 查天山
【目的】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的水分传输过程依赖于一套有效的调控机制,研究典型沙生植物对土壤干旱的响应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包裹式茎流仪于2017年5—10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液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期间选择天气晴朗的19 d测得黎明前叶水势与正午叶水势,同步连续监测林冠上方太阳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含水量。【结果】(1)短期内土壤水势与枝条液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5—6月、7—9月),整个生长季内液流密度与土壤叶片水势差(ΨL-ΨS)呈正相关。(2)叶片水势(ΨL)、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均对叶片蒸腾速率(EL)有调控作用,小于阈值呈正相关,大于阈值呈负相关。VPD对EL调控阈值为1.9 kPa,ΨL对EL调控阈值为-3.7 MPa。VPD对叶片导度(g L)有显著调控作用,调控阈值为0.9 kPa,小于阈值呈正相关,大于阈值呈负相关。(3)沙柳木质部栓塞脆弱性曲线呈"r"形,引起枝条50%导水率损失的压力值(P50)为0.73 MPa。(4)整体上看,正午木质部传导度(Ks)与正午叶片传导度(g L)是正相关的。K_s与黎明前叶水势(ΨS)呈现正相关关系,而g L受VPD影响较大导致其与Ψ_S相关性弱。g_L与K_s对于土壤干旱(Ψ_S降低)的相对敏感性(?)为1.03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重,木质部在水势较高时便通过降低导水率来减少水分丧失,木质部栓塞到一定程度也不关闭气孔,而是能保持一定的气孔开度。这些适应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沙柳最大化蒸腾和同化速率的一种机制,对正确认识干旱地区沙柳的水分利用特征有明显的理论意义,为深入研究沙柳的水力限制补偿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强 乔杰 付建敏 董溯权 王光军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1995年泡桐大袋蛾发生和防治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可分为蔓延期(1985~1990年)、高峰期(1991~1992年)和破产消亡期(1993~1995年).在发生蔓延期,大袋蛾年扩散速率平均为115%;在发生高峰期,全县受害,扩散速率接近0;在破产期,大袋蛾种群趋于灭亡.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效果较好,飞机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是控制大面积大袋蛾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袋蛾损叶量没有显著差异,幼虫前4龄平均损叶量为191.71cm2.不同虫口密度条件下饲养的幼虫,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有显著差异,其中密度为400头/百叶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为31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应霞 张玉洁 董小云 李书民
泡桐材色在树干或侧枝圆盘年龄上从里向外呈现"深 浅 深"的径向变化形式。在不同高度上,泡桐材色随树高增加逐渐变浅,在靠近梢部时又有变深的趋势;泡桐枝材的材色变化规律与干材相似,可以用6年生的成熟枝材来评估干材材色。
关键词:
泡桐材色 变异规律 毛泡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