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8)
- 2023(11786)
- 2022(10192)
- 2021(9527)
- 2020(7897)
- 2019(18151)
- 2018(18185)
- 2017(34886)
- 2016(18993)
- 2015(21430)
- 2014(21370)
- 2013(21129)
- 2012(19515)
- 2011(17618)
- 2010(17451)
- 2009(15677)
- 2008(15171)
- 2007(13227)
- 2006(11435)
- 2005(9908)
- 学科
- 济(76505)
- 经济(76414)
- 管理(56763)
- 业(55088)
- 企(45870)
- 企业(45870)
- 方法(36920)
- 数学(31868)
- 数学方法(31492)
- 农(20245)
- 中国(19002)
- 学(18126)
- 财(17890)
- 技术(17636)
- 业经(17228)
- 地方(15130)
- 农业(14016)
- 贸(13525)
- 贸易(13520)
- 理论(13434)
- 易(13097)
- 环境(12537)
- 和(12356)
- 制(11825)
- 务(11262)
- 财务(11196)
- 财务管理(11178)
- 划(10858)
- 企业财务(10614)
- 教育(10342)
- 机构
- 大学(276573)
- 学院(273725)
- 管理(111428)
- 济(105902)
- 经济(103588)
- 理学(97674)
- 理学院(96579)
- 管理学(94866)
- 管理学院(94381)
- 研究(91034)
- 中国(64086)
- 科学(59087)
- 京(58873)
- 财(46389)
- 所(45921)
- 农(45223)
- 业大(43468)
- 研究所(42443)
- 中心(40350)
- 江(38641)
- 财经(38267)
- 范(37117)
- 北京(36890)
- 师范(36763)
- 农业(35648)
- 经(34948)
- 院(33146)
- 州(31526)
- 经济学(31314)
- 师范大学(30001)
- 基金
- 项目(196036)
- 科学(154340)
- 基金(142634)
- 研究(142040)
- 家(125206)
- 国家(124214)
- 科学基金(106483)
- 社会(88365)
- 社会科(83774)
- 社会科学(83751)
- 基金项目(76679)
- 省(76658)
- 自然(70610)
- 自然科(68995)
- 自然科学(68979)
- 自然科学基金(67743)
- 教育(65001)
- 划(64956)
- 资助(57976)
- 编号(57294)
- 成果(45797)
- 重点(43910)
- 部(43116)
- 创(41434)
- 发(41433)
- 课题(39319)
- 创新(38629)
- 科研(37549)
- 教育部(36739)
- 国家社会(36148)
- 期刊
- 济(110814)
- 经济(110814)
- 研究(78151)
- 中国(48116)
- 学报(46446)
- 科学(42847)
- 农(40344)
- 管理(39570)
- 大学(34526)
- 财(32874)
- 学学(32506)
- 教育(31488)
- 农业(28923)
- 技术(25540)
- 融(18757)
- 金融(18757)
- 业经(17969)
- 财经(17875)
- 经济研究(17414)
- 科技(15510)
- 图书(15417)
- 经(15161)
- 技术经济(14667)
- 业(14606)
- 问题(14319)
- 理论(13761)
- 版(12901)
- 实践(12817)
- 践(12817)
- 现代(12320)
共检索到383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宗然 文瑞钧 乔杰 周海江 韩保军
对2~5年生未接干泡桐修枝的研究结果表明,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是促进接干形成和生长的有效方法,最适宜修枝促接干的时期为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适宜的修枝强度为50%~70%、保留下层2~3轮侧枝;按此法修枝,接干成功率达97 5%,接干高、径、接干形率在修枝当年可分别达5 7m、10 4cm、0 59,且具有不显著影响下部径生长和材积生长,而较显著促进上部径生长和显著促进主干总材积生长、降低原主干削度的效应;在对照采用高苗干、修枝处理采用矮苗干的情况下,修枝接干后的主干高仍要高于对照71 1%;5~6年生时接干与原主干已形成通直主干,接干材积已占总材积的27 1%~32 3%,与对照相比,原...
关键词:
泡桐 修枝 接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均 周海江 胡昊
采用Li-6400光合分析系统,对修枝接干和对照泡桐不同冠层、不同方位叶片在不同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进行测定,并采用经验方程对其光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修枝接干可明显提高泡桐植株总体的光合潜力和适应强光环境的能力,其最大光合速率(Pm 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光合幅度(PR)在修枝后分别达23.93μmol.m-2.s-1、1 966.58μmol.m-2.s-1,53.88μmol.m-2.s-1、1 911.71μmol.m-2.s-1,较对照分别高11.85%、15.61%、29.06%、15.21%。(2)修枝接干对泡桐诸光合指标的影...
关键词:
泡桐 修枝接干 光合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孙志强 文瑞钧 乔杰 茹广欣 李宗然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在造林后第3年对5种处理(4种处理和对照CK)泡桐的枝基径(Db)和基部断面积(Sb)(包括单枝、冠层和全株)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R ichards函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为适宜的留枝量,这可使上冠层接干枝的Db和Sb年生长量分别达12.16~12.25 cm、117.550~120.786 cm2,同时使下冠层的Db年生长量不致过大、而其冠层Sb年生长量达107.748~113.291 cm2,从而使其全株Sb年生长量达228.535~230.841 cm2,均明显高于CK和其它处理,其Sb总量亦达...
关键词:
泡桐 修枝 接干 枝生长动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乔杰 文瑞钧 周海江 孙志强 李宗然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采用全株测定方法对4年生修枝促接干和对照泡桐叶片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修枝促接干对泡桐叶片生长的影响极为明显,表现在从单叶到单枝、冠层和全株等各级层面.①使单叶的干重和面积明显提高,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26.54%、28.78%,在树冠上层分别提高19.93%、23.71%,且有减小上下冠层间差异性的趋势.②使单枝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在树冠下层分别提高48.59%、99.62%和98.51%,而在树冠上层分别降低33.29%、20.56%和17.59%,冠层间的差异性明显降低.③使树冠上层的叶片数、叶干重和叶面积分别降低62.30%、...
关键词:
泡桐 修枝促接干 叶片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平 李吉跃 文瑞钧 乔杰 周海江 李宗然
该研究以确定促进接干生长的最适修枝强度为目的 ,对 3年生修枝接干泡桐 ,分别 7种处理 ,对其 8项重要生长指标的年动态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其年生长过程均可用Richards函数曲线进行可靠描述 ,并分别确定了速生点、速生期开始及结束时间、速生期、生长期、最大连日生长量、平均连日生长量和最大年生长量等 8个生长参数 .分析了修枝接干对各项指标诸生长参数的影响 ,表明在修枝后保留下层 3~ 6枝具有相对较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 ,较高的平均连日生长量、最大连日生长量和最大年生长量 .从而不显著降低原主干的下部径生长 ,并一定程度的促进其上部径生长 ,同时使接干的高、径生长和接干形率达相对较高水平 ...
关键词:
泡桐 修枝 接干 生长节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娄季松 徐运丽 陈永红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别对兰考泡桐林分、四旁树和孤立木样木(包括依靠不定芽自然接干的150株和人工接干的30株)与接干有关的生长因子进行实测,并建立兰考泡桐接干形率与主要生长因子的数学模型;不同栽植方式对接干形率、第一接干高均有显著影响;第一接干高与苗高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以3~4a对接干形率的影响最佳,5a以后接干效果较差.同时对兰考泡桐不定芽接干各种树形图谱及其在各栽植条件下所占的比例、兰考泡桐第一接干发生时的树龄分布及林分、四旁树、孤立木条件下的相应接干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兰考泡桐,不定芽,自然接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建军 李芳东 乔杰 刘昌勇 夏辛 黄琳
以白花泡桐优树‘白优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和试管嫁接方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萌发的嫩芽为最适合的接穗;‘建始桐3号’为试管嫁接较合适的砧木;采用劈接进行;MS+NAA 0.3 mg.L-1+蔗糖30 g.L-1为试管嫁接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6.0 mg.L-1+NAA 0.3 mg.L-1+蔗糖20 g.L-1和1/2MS+NAA 0.1 mg.L-1。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优树 组培快繁 试管嫁接 幼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国强 王安亭 王国周 翟晓巧 郑建伟
研究了接干和施肥对苗高为 3.0、3.5、4 .0、4 .5、5.0m初植的 3年生和 4年生泡桐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 3.0、3.5m苗的 3年生泡桐幼树的高生长 ;2次接干能明显促进苗高为 4 .5m的 4年生泡桐的高生长 ,并且苗高为 4 .0、4 .5、5.0m的 4年生泡桐幼树的高和胸径生长量都明显比 3.0m和 3.5m苗的大 ;施肥能明显促进苗高为 4 .5、5.0m的 1次接干泡桐幼树的高生长。 2次接干处理后 ,对高为 4 .0m的苗培育高干良材 (主干达 6.0m以上 )有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
泡桐 接干 施肥 主干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The overwinter terminal buds of Paulownia elongata seedlings,tranplanted in February or before the mid of March in Zhengzhou of Henan Province were not able to flush due to water lost from the buds,and the bud died from the dry within 15~20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Supplementary measures would be...
关键词:
兰考泡桐 顶芽萌发 顶芽接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苏燕 范国强 赵振利 邓敏捷 董焱鹏
以不同种(品种)泡桐叶片为材料,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泡桐小RNA(sRNA)文库,并对其microRNA(miRNA)靶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得到的87 066 707条高质量reads中,能与泡桐转录组完全匹配的有41 399 208条,占高质量序列的47.55%。sRNA长度主要分布在20~25 nt之间,其中,长度为24 nt的数量最多,其次为21 nt的sRNA。鉴定出的44个保守miRNA分属于14个不同miRNA家族,并且不同miRNA家族的miRNA成员数量也存在差异。对鉴定出的27个新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为阐明miRNAs在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翟明普
在我国北方泡桐栽培区由于泡桐顶芽在冬季枯死,通过假二叉分枝的方式进行自然接干,造成出材率低,尖削度大,树干形数小,给泡桐的木材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我国的泡桐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年的努力,对泡桐干形进行了遗传改良,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干形培育对泡桐的高干壮苗、人工接干、修枝、栽培密度与干形、混交与干形及其上述栽培管理措施与泡桐丛枝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我国泡桐干形培育的上述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泡桐干形培育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震 耿晓东 秦素玲 蒋建平
该文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下侧芽萌发成枝与上侧芽萌发接干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高密度林分的接干单株中,上侧芽萌发成枝接干与下侧芽萌发成枝间关系密切.接干侧芽的对生侧芽萌发不利于接干枝高生长,并降低接干形率;接干处向下数第1对侧芽萌发成枝倾角越小接干形率越高,第1、2对侧枝长度和粗度仅与胸径生长正相关;第3对侧枝倾角与接干处主干直径和接干基径呈负相关.增加成枝数量,减少单枝生长量,而枝长、基径合计不减少,能增大接干高度和接干处主干直径;第4对侧枝长度、粗度与主干、接干粗生长正相关;第5对侧枝长度、粗度与胸径生长正相关,而其以下侧枝对主干和接干的生长影响较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邓建军 张悦 刘昌勇
为了探索白花泡桐的幼化技术,以13个白花泡桐优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嫩芽为最适合的外植体;MS+BA 4.0 mg.L-1+NAA 0.3mg.L-1为初代芽诱导最佳培养基;1/2 MS+BA4.0 mg.L-1+NAA0.3 mg.L-1为继代培养幼化的最合适的培养基;12个白花泡桐优树材料成功得到幼化。1/2 MS+NAA0.1 mg.L-1或1/2 MS+IBA0.1 mg.L-1+NAA0.1 mg.L-1为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炼苗在室内进行,炼苗一个月后大棚壮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优树 组织培养 幼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强 乔杰 付建敏 董溯权 王光军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1995年泡桐大袋蛾发生和防治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可分为蔓延期(1985~1990年)、高峰期(1991~1992年)和破产消亡期(1993~1995年).在发生蔓延期,大袋蛾年扩散速率平均为115%;在发生高峰期,全县受害,扩散速率接近0;在破产期,大袋蛾种群趋于灭亡.根基注射甲胺磷防治效果较好,飞机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是控制大面积大袋蛾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不同虫口密度下大袋蛾损叶量没有显著差异,幼虫前4龄平均损叶量为191.71cm2.不同虫口密度条件下饲养的幼虫,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有显著差异,其中密度为400头/百叶时,百叶损耗平均用时为31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安智 杨途熙
根据8年生泡桐胸径、树高和材积等性状的早晚期相关系数建立的回归方程算出的年选择效率表明:以3年生胸径估计12年时胸径和材积;以3年生胸径和树高估计15年时材积,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857~0.6360)和最高的选择效率(1.90~2.54),说明当泡桐无性系树龄达3年时即可根据胸径和树高进行早期选择;材积早晚期相关不显著,不宜作为早期选择的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