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8)
- 2023(7426)
- 2022(6313)
- 2021(6007)
- 2020(5015)
- 2019(11594)
- 2018(11567)
- 2017(21800)
- 2016(12083)
- 2015(13691)
- 2014(14004)
- 2013(13386)
- 2012(12046)
- 2011(11007)
- 2010(11359)
- 2009(10561)
- 2008(10123)
- 2007(8937)
- 2006(7997)
- 2005(6973)
- 学科
- 济(50496)
- 经济(50437)
- 管理(30069)
- 业(24511)
- 方法(23273)
- 数学(19976)
- 企(19556)
- 企业(19556)
- 数学方法(19443)
- 中国(15424)
- 地方(12455)
- 农(12362)
- 学(11644)
- 理论(10988)
- 业经(9981)
- 制(9069)
- 财(8492)
- 农业(8143)
- 环境(7369)
- 体(7295)
- 城市(6987)
- 银(6769)
- 银行(6745)
- 和(6584)
- 融(6536)
- 行(6530)
- 贸(6529)
- 金融(6529)
- 贸易(6523)
- 发(6397)
- 机构
- 学院(171866)
- 大学(168518)
- 管理(63689)
- 济(61089)
- 研究(59620)
- 经济(59310)
- 理学(54461)
- 理学院(53731)
- 管理学(52142)
- 管理学院(51820)
- 中国(43500)
- 科学(40536)
- 京(37316)
- 所(30545)
- 农(29736)
- 研究所(28073)
- 财(27609)
- 江(26975)
- 业大(26582)
- 中心(26524)
- 范(25649)
- 师范(25340)
- 农业(23390)
- 北京(23326)
- 院(22636)
- 州(21963)
- 财经(21698)
- 技术(20905)
- 师范大学(20297)
- 经(19578)
- 基金
- 项目(118333)
- 科学(92594)
- 基金(84282)
- 研究(82726)
- 家(74814)
- 国家(74252)
- 科学基金(63503)
- 社会(51009)
- 社会科(48335)
- 社会科学(48325)
- 省(48275)
- 基金项目(44586)
- 自然(43017)
- 自然科(42034)
- 自然科学(42021)
- 自然科学基金(41194)
- 划(40524)
- 教育(38935)
- 资助(35921)
- 编号(33299)
- 重点(26802)
- 成果(26109)
- 发(25669)
- 课题(24716)
- 部(24191)
- 创(23772)
- 计划(22807)
- 科研(22434)
- 创新(22263)
- 大学(20917)
共检索到252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庄燕杰 李金昌 程开明
基于区域旅游一体化视角,文章依据泛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4年国内与入境旅游人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等分析城市旅游规模分异状况,发现国内和入境旅游规模相对差异有所缩小、分布日趋均衡,入境旅游集聚程度虽较国内旅游更高,但下降趋势表明国内和入境旅游竞争更趋激烈。其后,运用引入空间效应的位序—规模模型探究规模差异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旅游规模空间自相关性的确对城市旅游位序规模分布产生影响;泛长三角城市国内旅游规模分布由集中型转向分散均衡型,入境旅游虽保持首位型分布却在逐渐向集中型分布转变。结论对于地方政府明确自身在区域旅游体系中的定位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靳诚 徐菁 陆玉麒
文章以长三角16个市1991年以来入境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5)4个指标分析了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既而在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去探讨其背后的差异机制——规模分布。根据规模的变化,将长三角各市旅游发展划分为四类:平稳发展型、波动发展型、加速发展型和减速发展型。然后对14年的数据进行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城市职能、资源分布对差异和规模分布的影响。文章将为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旅游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磊 戈冬梅 季民河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采用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03—2008年)的专利申请授权和专利申请受理量作为创新变量对创新活动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变差系数、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系数,发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在两个专利变量上的相对差异变化均呈下降趋势,首位度指标则显示创新第二高城市距离创新最高城市——上海的差距在逐年减小;然后基于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活动规模的发展趋势,发现其模式呈分散均衡型分布。最后,归纳出促使长三角区域创新差异缩小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差异 位序规模分布 长三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敏 曹芳东
本文选取1998年、2008年两个时间断面,综合运用SPSS和Arc GIS软件定量分析泛长三角城市旅游业绩效系统空间分异特征,并对其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泛长三角城市旅游业系统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空间格局表现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绩效值较大,安徽省的旅游业绩效值较小,子系统绩效值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呈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客观地划分城市旅游业绩效类型,并基于时空尺度对城市旅游业绩效子系统进行趋势分析与拟合,表明子系统演变趋势符合线性增长模式,有着较好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毓 孙根年
在梳理"行政级别—城市规模—旅游发展"三元关系基础上,提出"行政级别—城市规模—旅游发展"关系假设模型、数理等级分布模型以及"城市规模—旅游成长"二维演进模型,将城市综合规模与旅游成长水平划分成Ⅰ~Ⅳ种基本象限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行政级别关系城市入境旅游为例,系统搜集1994—2014年统计数据,结合理论模型与测量模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结构中,行政级别越高,城市规模指数与响应系数越大,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城市行政级别背景下,城市综合规模与旅游水平梯度等级结构明显,本区省会及以上城市受政府倾向度会加速偏转;3"城市规模—旅游成长"二维演进过程中,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分布在Ⅰ类象限区,地级市及以下城市一般分布在Ⅲ类象限区;4城市分布的四类基本象限,伴随时间因素,存在转换与演变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元秀
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宝塔型"的6级城镇体系。但是与国际上发育成熟的都市圈相比较,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镇人口规模偏小导致城市的集中度不高、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偏低都市圈内部南北发展不均衡等。因此今后需要扩大中心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以进一步发挥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作为都市圈南北两翼的中心,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的人口规模需要有较大增长;同时要加速中小城市的发展和中心镇的培育。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都市圈 城镇体系 规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骏 卢凤萍 古风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是当代江南的腹地,本文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切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建构起自然环境因子、人文景观因子和社会生活因子构成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拼贴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发展策略。
关键词:
江南文化 长三角城市 旅游吸引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长丰
本文以安徽16个地市为研究单元,对安徽旅游空间规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波动较大,相对差异相对稳定,旅游规模首位度较小,分散分布明显;安徽省城市旅游位序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理论,高位序规模城市和低位序规模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位序规模比较稳定,中位序城市位序规模变化较大,呈波动状态。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体系 安徽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调霞
旅游中心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构建旅游中心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通过计算长三角各城市的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对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旅游中心地旅游综合实力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等级体系可以划分为国家级旅游中心地、省域级旅游中心地、区域级旅游中心地和地方级旅游中心地四个等级。其中,上海为第一等级,其旅游综合实力指数达到182.365,杭州、南京和苏州为第二等级,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分别为69.582、65.354和59.665,无锡、宁波、绍兴、温州、常州为第三等级,旅游综合实力指数分别为49.234、44.257、41.2...
关键词:
旅游中心地 等级体系 长三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丽芹
旅游合作是旅游系统本身的关联要素,是其客观属性和发展的必然。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文章在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体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戈冬梅 吴玉鸣
文章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西省11个市(1997-2006年)国内、国际旅游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西省各市的国内、国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的变化都呈下降趋势;但绝对差异的变化有所不同,国内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国际绝对差异表现不明显。为进一步揭示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借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该省的旅游规模规律,发现江西省各城市的国内、国际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由集中向分散均衡转变,国际旅游规模呈首位分布发展,但有集中发展的趋势。此外从影响江西旅游差异和规模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分布 江西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磊 王永刚 张雷
通过运用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相关指标,对江苏省13个地市(2000-2009年)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绝对差异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国内旅游规模相对差异先上升后下降,而入境旅游规模相对差异则逐渐下降。为探究产生上述差异的背后机制,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江苏省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的位序规模分布,发现江苏省国内与入境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主要呈现集中型分布与首位型分布,尚未进入分散均衡型,集中化现象仍然明显;入境旅游规模呈现首位型分布,入境旅游规模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入境旅游位序规模变化表现出由首位型向集中型、甚至分散均衡型方向演变的趋势。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体系 江苏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鹏 罗艳
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一百多个城市1999~2009年的入境旅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赫芬达尔系数等4个指标分析了十大城市群之间旅游规模存在的差异;然后对11年的数据进行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发现十大城市群的旅游规模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十大城市群旅游规模及位序规模分布的重要因子;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规模存在着非均衡性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光霞 余吉祥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实证检验了到中心城市的距离对长三角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到南京和杭州两个次中心城市的距离对长三角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显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预测的"∽"型规律,但到上海的距离对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并不存在这一规律。这表明,省会在塑造城市体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分割是优化区域城市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
长三角 “中心—外围”模式 经济集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佳 刘贤明 安珂珂 侯佳佳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分异及其关联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科学评估承载能力和制定空间管控政策是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以200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统筹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生态要素并将其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系统,建立基于DPSIR理论模型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偏微分分解方法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整体保持波动上升态势,并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旅游环境承载力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与关联特征,空间关联强度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M”字型变化趋势。(3)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每增长1%,将带动邻近城市增长0.637%。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环境规制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对本地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直接效应,对邻近城市存在不同程度溢出效应。为有效挖掘新时期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潜力,应重视城际之间旅游环境承载力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城际之间合作联动作用,推动旅游环境复合系统要素的空间合理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