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9)
- 2023(16978)
- 2022(14657)
- 2021(13527)
- 2020(11339)
- 2019(26126)
- 2018(25906)
- 2017(49267)
- 2016(26539)
- 2015(29844)
- 2014(30038)
- 2013(29636)
- 2012(27405)
- 2011(24883)
- 2010(25108)
- 2009(23434)
- 2008(22614)
- 2007(20017)
- 2006(17922)
- 2005(16103)
- 学科
- 济(121451)
- 经济(121304)
- 管理(78644)
- 业(70186)
- 企(59200)
- 企业(59200)
- 方法(45410)
- 数学(38779)
- 数学方法(38305)
- 中国(29308)
- 地方(28720)
- 农(28305)
- 财(27972)
- 学(26408)
- 业经(25687)
- 制(23678)
- 农业(18921)
- 贸(18607)
- 贸易(18589)
- 理论(18356)
- 易(17908)
- 环境(17886)
- 和(17790)
- 体(17754)
- 融(17128)
- 金融(17123)
- 银(16841)
- 银行(16792)
- 务(16633)
- 财务(16556)
- 机构
- 大学(382601)
- 学院(379954)
- 济(156920)
- 经济(153505)
- 管理(145923)
- 研究(134005)
- 理学(125224)
- 理学院(123761)
- 管理学(121585)
- 管理学院(120881)
- 中国(98551)
- 京(82239)
- 科学(81421)
- 财(73026)
- 所(67674)
- 研究所(61316)
- 江(60928)
- 农(59994)
- 中心(59320)
- 财经(57299)
- 业大(55407)
- 经(51809)
- 北京(51733)
- 范(50822)
- 师范(50342)
- 院(49126)
- 经济学(47663)
- 农业(46347)
- 州(45849)
- 经济学院(42463)
- 基金
- 项目(255717)
- 科学(200427)
- 研究(187865)
- 基金(184601)
- 家(160873)
- 国家(159576)
- 科学基金(136379)
- 社会(118635)
- 社会科(112239)
- 社会科学(112208)
- 省(99796)
- 基金项目(97671)
- 自然(87801)
- 教育(85858)
- 自然科(85651)
- 自然科学(85628)
- 自然科学基金(84053)
- 划(83417)
- 编号(75836)
- 资助(75787)
- 成果(62693)
- 重点(57741)
- 部(56368)
- 发(54725)
- 课题(53344)
- 创(52631)
- 创新(49202)
- 国家社会(48597)
- 制(48518)
- 教育部(48444)
- 期刊
- 济(183497)
- 经济(183497)
- 研究(118251)
- 中国(76811)
- 学报(60398)
- 管理(57272)
- 财(56432)
- 科学(55317)
- 农(54674)
- 大学(46224)
- 教育(43457)
- 学学(43405)
- 农业(37059)
- 技术(34317)
- 融(33945)
- 金融(33945)
- 经济研究(29058)
- 财经(29008)
- 业经(27720)
- 经(24885)
- 问题(23132)
- 技术经济(18875)
- 业(18835)
- 图书(18590)
- 科技(18117)
- 理论(17881)
- 贸(17458)
- 现代(17403)
- 版(17387)
- 资源(16581)
共检索到579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子江 何琼隽 张成科
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9+2)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成员在经济制度、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提出泛珠经济区合作机制研究的制度性框架与设计理论方法,通过对参与程度的分析,建立泛珠经济区的激励机制,探讨泛珠经济区的运行机制,进而从商业流程、技术等七个方面研究如何维持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途径,为泛珠经济区的成功运作提供良好的决策分析框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作新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975亿元,1979--199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银行存贷款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产业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国同类地区相比,都是绝对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全国全方位的开放,地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清泉
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发展状况,揭示了城市群发展的圈层结构,探讨了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势态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照宇 欧阳婷萍 邓清禄 周厚云 匡耀求 黄宁生 乔玉楼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 ,计算了该区各市 2 0 0 2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各行业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 ,提出了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 (相对承载力 )指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评价了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 ,认为三角洲用水问题严重 ,尤其是东莞、深圳和广州 ,其水资源承载力较其他城市弱。并指出了工业结构性缺水、生活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三大问题和矛盾 ,提出了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3种模式 :外引型模式、外调型模式、内调型模式。研究认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水资源要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 ,应当有流域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代友
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环境容量相当有限。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资源利用粗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和叠加,形成了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扭转这种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从建立合作管治体制、统一规划和建设、联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化的生态化改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寻找解决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清和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因素 珠江三角洲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创下了高增长的辉煌成就,90年代依然保持着外向型、高增长的发展势头。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形成东西两大板块,一边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一边以顺德、中山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见长。然而,珠江三角洲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所暴露的弱点和90年代以来所面临的外部新挑战,严重阻碍着该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正逐步从劳动密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森林
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加快广东实现现代化广东省省长朱森林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不久前作出了规划和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决策。这是广东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实施这一新的战略构想,对于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聪 谭政勋
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区域①内具有代表性的广东、湖南、贵州三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变弹性生产函数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分析三省的经济差距及其原因。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制度变革及由此吸收了更多的投资、形成了更多的固定资本是拉开经济差距的关键因素。文章最后在总结广东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基础上,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竞争的路径选择: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及成因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卓慕宁 吴志峰 王继增 刘平 朱立安
本文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为基础 ,构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分析和阐述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可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可持续发展 空间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杰 王雨飞
以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具体考察了2000-2009年间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外商直接投资外,其他五项因素对经济增长均有正面效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政府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人力资本等经济要素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
珠三角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协整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泛珠江三角经济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体制最复杂的区域组合。从当前泛珠江三角洲整合的现状来看,归纳起来有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行政体制的制约;二是金融资源流动的制约。本文认为,要加速泛珠江区域经济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变,也要围绕这两大制约因素进行体制的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琦,魏清泉
经济区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每个经济区都是客观存在的拥有一定的由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地域范围和相对独立的生产地域单元。经济区划不是简单的划区分界,而是要明确各个经济区在全国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专业化发展方向、区域经济结构、各个经济中心的规模及其生产力布局,因此,经济区的划分并不是可以任意的,而应遵循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烈
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走过的历程回顾,可以看到走外向型经济道路的正确性。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定位相当高,可从国际贸易的平衡、分工及市场复盖等找到差距。经济区走向国际化的环境良好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并存。为使经济区尽快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就外经贸方面提出六点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学文,夏洪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