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5)
2023(5031)
2022(4403)
2021(4256)
2020(3450)
2019(7898)
2018(7693)
2017(14872)
2016(8510)
2015(9564)
2014(9814)
2013(9438)
2012(9042)
2011(8214)
2010(8616)
2009(7995)
2008(8122)
2007(7317)
2006(6909)
2005(6517)
作者
(24047)
(19890)
(19707)
(19309)
(13094)
(9502)
(9047)
(7598)
(7572)
(7512)
(6737)
(6703)
(6599)
(6599)
(6435)
(6203)
(5959)
(5906)
(5857)
(5840)
(5161)
(4931)
(4851)
(4653)
(4545)
(4542)
(4451)
(4429)
(4089)
(3986)
学科
(29707)
经济(29660)
管理(25088)
(23213)
(18207)
企业(18207)
(11374)
中国(10955)
(9927)
方法(9002)
(8670)
地方(8301)
(8283)
数学(7719)
数学方法(7437)
农业(7201)
业经(7058)
(6898)
贸易(6892)
理论(6823)
(6690)
及其(6568)
(6469)
银行(6466)
(6396)
(6380)
(6201)
政策(6081)
税收(6048)
(6004)
机构
学院(118514)
大学(115258)
(48104)
经济(46806)
研究(43618)
管理(42968)
中国(35373)
理学(35234)
理学院(34806)
管理学(34079)
管理学院(33834)
(25867)
(25302)
科学(25146)
(22761)
(21132)
中心(20095)
研究所(19916)
财经(18530)
(18305)
(17161)
师范(17051)
北京(16683)
(16572)
(16563)
(15978)
(14581)
业大(14511)
技术(14029)
农业(13821)
基金
项目(69397)
研究(54890)
科学(54393)
基金(47664)
(40549)
国家(40163)
科学基金(34093)
社会(32361)
社会科(30544)
社会科学(30539)
(27994)
教育(26494)
编号(23996)
基金项目(23747)
(23580)
自然(21446)
成果(21376)
自然科(20927)
自然科学(20923)
资助(20896)
自然科学基金(20530)
课题(18337)
重点(16150)
(15650)
(15403)
(15260)
(14880)
(14244)
项目编号(14015)
规划(13610)
期刊
(62276)
经济(62276)
研究(42090)
中国(29136)
教育(19990)
(19735)
管理(17783)
(17563)
(16821)
金融(16821)
科学(14346)
学报(14098)
技术(12142)
农业(11583)
大学(11065)
业经(10396)
学学(10074)
经济研究(9367)
财经(9097)
问题(8100)
(7899)
(7502)
职业(6933)
国际(6655)
(6306)
论坛(6306)
(5868)
理论(5796)
(5760)
现代(5670)
共检索到202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淑妮  
目前泛珠三角区域内存在技能人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高级技能人才缺失、合理开发和系统整合欠缺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技能人才资源分布状况,探究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泛珠三角技能人才结构分布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莉  
共建"泛珠三角"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适时之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要先行。文章在客观分析"泛珠三角"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症结所在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凌  
构建泛珠三角合作平台是9+2各方谋求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合作要建立在利益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一个关键性的举措就是实现香港与深圳的经济一体化和同城化,建设一国两制下的双子城,进而充分发挥香港既面向内地,又面向国际的“两个扇面的作用”,构建泛珠三角的核心区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环  肖苏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得数据,剖析了珠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薪酬待遇偏低是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主因,职业素养欠缺是制约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的个体主因。本文依此给出了当前可行的建议:校企合作、在企业内部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是现实而可行的路径;同时职业教育要切实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政府层面要在社会制度层面为高技能人才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赵从芳  李苗  
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格局和资源禀赋存在的差异性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提供了基本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泛珠三角"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区域经济关系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对政府间关系选择的影响,推测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竞合的基本态势,进而提出建立在基于利益和信任基础之上的区域内政府竞合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钰媛  孙绍荣  
人才分布不均是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博弈均衡理论为基础,考察了人才对于工作区域的选择规律,发现当前人才分布不合理的实质是博弈混合均衡,而这种均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了导致这种混合均衡的原因,提出改变这种混合均衡为合理的分离均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公平水平。文章进一步研究了人才分布实现分离均衡的参数条件,提出了改变这些参数以促进分离均衡实现的可操作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杨丰  麦仲山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必将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而掀起高潮。本文首先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然后探讨了其对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制约,最后提出推进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包括建立高层次、有效的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采取分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建立区域性金融市场,打造区域金融信息统一平台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已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作为“9+2”的一员,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湖南省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文章在对湖南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优势条件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层面、领域及环境方面提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定昆  骆华松  熊理然  王家文  胡燕花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云南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云南的发展远没有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本文主要从云南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制约云南区域合作的因素来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小平  江娜平  
在对现代服务业集聚测度指标适用性讨论并改进的基础上,着重对珠三角区域及城市之间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专业化水平和行业集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从引导现代服务业差异化集聚发展、构建同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优化现代服务业区域共生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亦名  
珠三角地区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延续多年,并有扩大化的趋势,成为制约珠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影响供给的制度缺陷等角度分析了造成珠三角地区技能型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河清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需要"9+2"各方和国家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借鉴博弈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方法和模型,厘清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协作机制,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制定差别灵活的旅游产业政策,从而实现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状态——区域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已共同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云南在泛珠三角地区、南贵昆经济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重大机遇,指出云南在其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上,云南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温锋华  
利用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就业密度分布情况。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就业密度核心区均集中在三角洲沿岸的重要城市,由核心区往外就业密度分布呈圏层结构递减。此外,两大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单中心就业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强于集聚效应,就业密度核心区向西北方向扩展;珠三角则表现出以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为中心的多中心就业空间结构,在空间收缩中呈现密集化,集聚效应明显。由此可见,长三角就业中心的辐射与带动效应强于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呈现出"单中心扩散"和"多中心集聚"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