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8)
2023(5598)
2022(4795)
2021(4559)
2020(3815)
2019(8353)
2018(8270)
2017(14586)
2016(8735)
2015(9811)
2014(9921)
2013(9500)
2012(9043)
2011(8494)
2010(8759)
2009(7702)
2008(7632)
2007(6817)
2006(6163)
2005(5575)
作者
(26119)
(22085)
(22056)
(20915)
(14191)
(10730)
(9915)
(8465)
(8411)
(7968)
(7744)
(7684)
(7374)
(7013)
(7002)
(6787)
(6646)
(6468)
(6404)
(6295)
(5807)
(5703)
(5348)
(5183)
(5070)
(5024)
(4881)
(4803)
(4651)
(4633)
学科
(34566)
经济(34526)
管理(20094)
(17411)
(13609)
企业(13609)
地方(13389)
方法(11061)
(10237)
(9924)
中国(9261)
数学(8940)
数学方法(8743)
地方经济(8309)
理论(8257)
业经(7843)
农业(6966)
教育(6715)
教学(5982)
(5936)
技术(5902)
(5640)
环境(5532)
(5336)
金融(5334)
(5081)
(5019)
(4479)
研究(4467)
银行(4453)
机构
学院(124060)
大学(123712)
研究(48001)
(43056)
管理(42150)
经济(41887)
理学(35809)
理学院(35177)
管理学(34317)
管理学院(34073)
中国(32763)
科学(32625)
(26974)
(26061)
研究所(24208)
(23993)
(21808)
师范(21606)
中心(20747)
(20394)
业大(19593)
农业(19096)
(18888)
师范大学(17500)
(17442)
(16725)
北京(16685)
技术(16187)
(15513)
(14895)
基金
项目(85726)
科学(66809)
研究(63710)
基金(58943)
(52806)
国家(52394)
科学基金(43296)
社会(37665)
(36205)
社会科(35500)
社会科学(35489)
基金项目(31723)
教育(31040)
(30319)
自然(27805)
编号(27219)
自然科(27131)
自然科学(27118)
自然科学基金(26600)
成果(23645)
资助(22866)
重点(20772)
课题(20159)
(19705)
(18483)
(18244)
创新(17311)
(16265)
计划(16246)
项目编号(15985)
期刊
(50346)
经济(50346)
研究(35268)
中国(30103)
教育(24186)
学报(23019)
(22266)
科学(20899)
大学(16552)
农业(15751)
学学(15268)
管理(15073)
(12987)
技术(11887)
(9248)
金融(9248)
(9167)
图书(8486)
资源(8010)
业经(7701)
职业(7425)
科技(7069)
(7052)
(6987)
论坛(6987)
财经(6909)
经济研究(6734)
问题(6673)
(6279)
业大(6197)
共检索到19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爱萍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各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这决定了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泛珠三角区域的知识产权合作项目的重点,应该是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但由于泛珠三角区域的组成成员中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导致其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参差不齐,即便是已有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基于此,本文以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选择其中发展较好的典型代表,介绍其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对云南的启示,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已共同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云南在泛珠三角地区、南贵昆经济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重大机遇,指出云南在其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上,云南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定昆  骆华松  张珺  杜双燕  
信息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在信息产业合作中,泛珠三角地区应从信息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整合、信息化合作体系建设、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等三个方面来推进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合作进程。本文在分析云南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合作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开宇  潘秋玲  陈文晖  
广东等九省提出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形式,它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极具启发性。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合作现状,提出了西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杨颖  
通过产业整合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云南要立足于区域内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现状来确定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对策。文章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总体及各省(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泛珠区域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并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定昆  骆华松  熊理然  王家文  胡燕花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云南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云南的发展远没有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本文主要从云南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制约云南区域合作的因素来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子飘  丁孝智  
根据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区域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专业改造和新专业设置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柏育红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具体而言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这里,笔者结合珠三角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探索和实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君  
加强能源合作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电力合作作为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合作的重要内容。云南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基础,有望成为泛珠三角与东盟电力合作的重要走廊。一旦该走廊建成,将对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安全体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云南应紧紧抓住当前中国与东盟关系不断改善的机遇,加快中国———东盟电力合作走廊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晓治  曹鑫  
泛珠三角各成员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有利于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这些差异的存在也会成为阻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因素。通过协调影响泛珠三角区城差异的各因素,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圣陶  吴朝建  何枚琳  
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应主动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产业对接获得更多机会。文章从湖南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三个方面入手,对湖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做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松志  肖佑兴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也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则是近期提出的,是目前热点的区域合作。作者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区域间发展关系理论是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洲的合作基础,并系统地介绍、阐述了各个理论的观点,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云南在泛珠三角洲合作中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桂芝  李建生  王文生  
中国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间紧任务特别艰巨,各级各类教育都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创新人才培养责任和使命。高等职业教育因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的相适应性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在技术型创新人才。但高职院校普遍对创新人才培养还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少教师甚至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与高职院校无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高职院校以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为切入点,是助推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