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6)
2023(11729)
2022(10132)
2021(9587)
2020(8405)
2019(19473)
2018(19478)
2017(37168)
2016(20254)
2015(23187)
2014(23229)
2013(22933)
2012(21409)
2011(19082)
2010(18980)
2009(17677)
2008(17669)
2007(15689)
2006(13294)
2005(11668)
作者
(59162)
(49841)
(49657)
(47535)
(31405)
(24184)
(22767)
(19721)
(18840)
(17668)
(17147)
(16787)
(15655)
(15584)
(15478)
(15395)
(15388)
(14681)
(14299)
(14289)
(12336)
(12256)
(12109)
(11488)
(11196)
(11191)
(11029)
(10992)
(10140)
(10001)
学科
(83169)
经济(83070)
管理(58456)
(55158)
(45824)
企业(45824)
方法(43054)
数学(38082)
数学方法(37520)
(23446)
(22249)
中国(20120)
(19479)
业经(16433)
(15240)
贸易(15233)
(15067)
地方(14860)
(14777)
(14687)
财务(14635)
财务管理(14590)
农业(14458)
企业财务(13834)
理论(13374)
(12689)
(11783)
银行(11746)
技术(11606)
环境(11402)
机构
大学(292549)
学院(289880)
(115237)
管理(113594)
经济(112728)
理学(98342)
理学院(97249)
管理学(95257)
研究(94959)
管理学院(94710)
中国(72123)
(61286)
科学(60485)
(54042)
(50999)
(48287)
中心(45741)
业大(45617)
研究所(44013)
(43893)
财经(43210)
农业(40304)
(39235)
(38057)
北京(37919)
师范(37632)
经济学(35193)
(34426)
(34368)
财经大学(32228)
基金
项目(198284)
科学(155784)
基金(145384)
研究(140375)
(128035)
国家(127017)
科学基金(108715)
社会(88395)
社会科(83693)
社会科学(83666)
基金项目(77200)
(76673)
自然(72772)
自然科(71103)
自然科学(71082)
自然科学基金(69798)
(65524)
教育(65517)
资助(60130)
编号(56690)
成果(45778)
重点(45040)
(44284)
(41326)
(40693)
科研(39147)
课题(38184)
创新(38092)
教育部(37768)
大学(37393)
期刊
(120629)
经济(120629)
研究(79038)
中国(53613)
学报(48915)
(44744)
科学(44353)
(44285)
管理(39681)
大学(36880)
学学(34835)
农业(30024)
教育(28279)
技术(26295)
(23189)
金融(23189)
财经(21417)
业经(19228)
经济研究(18749)
(18343)
(16781)
问题(16516)
图书(15920)
统计(15313)
(15133)
技术经济(14709)
资源(13740)
(13590)
理论(13407)
(13153)
共检索到41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涧  张金航  
研究目的:探究法院在集体土地征收案件中审查“公共利益”要件的实然状态及其形成原因。研究方法:回归建模、文献分析。研究结果:法院对公共利益要件的实质审查持克制主义态度;对公共利益要件的接纳性呈现两极化;对公共利益理由的支持力度与被告行政级别呈负相关性;法院高度认可“征补协议”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联性;其他因素对法院裁判结果的影响轻微。研究结论:法院在土地征收案件中并未实质性审查公共利益,存在显著的形式化与程序性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诉讼机制与立法意涵的非弥合性、行政规划与公共利益的非对等性、司法审查考量因素的非法律性以及传统法院职能定位的非能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  李伟芳  钱忆露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莉  赵汴  刁丽琳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引发了大量的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导致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被泛化,征地补偿机制极不合理。要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清晰地确认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晓  
本文从征地制度的现状出发,引出“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同时,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分析现有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优缺点之后,设计出改革的第四种方案——征购返还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茂福  杨哲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土地收益权界定,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访谈方式对安徽白湖Y村进行调研,研究发现:法律上明确界定土地收益权取决于土地的所用权和使用权,但在调研中发现土地使用权预期、土地经营承包权确定、村民认知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确定对土地收益权界定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合理界定土地收益权,从而能够有效消除征地款发放的外部性和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岳鹏  
联盟作战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国家通过组建联盟争夺霸权或抗击敌人,以此来实现战略或战术目标。既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某一方面分析联盟在国际冲突中取胜的原因,这种片面的角度并不能给出联盟在国际冲突中取胜或失败的完整解释,也无法说明联盟如何在国际冲突中取胜。因此本文通过梳理之前学者对联盟在国际冲突中取胜因素的研究成果,对影响国际冲突结果的可能性因素进行选择和赋值,并通过对1792年~2012年间出现的47场有联盟参与的国际冲突进行多值集和多元回归分析双重检验,最终发现当联盟内有大国主导,并成功阻止了对手国家获得来自其他大国的军事援助,或者当联盟为非正式同盟,成员不具有共同文化,但联盟的性质为进攻性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建伟  李海伟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研究结果:土地征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社会选择,是政府替代市场直接配置土地资源,但需要满足一个经济条件(市场失灵)和三个法律要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研究结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是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土地征收后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可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补偿土地被征收者的损失并改善他们的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祖辉  汪晖  
本文讨论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侵害 ,指出了土地分区控制对土地发展权侵害与非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土地发展权侵害的差别 ,分析了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由于侵害土地发展权带来的后果 :损失土地配置效率、延迟土地开发时机 ,降低征地效率。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涨价归公”的错误理念导致了非公共利益征地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两种可选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莉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谢保鹏  
如何"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我国从立法层面始终坚持"公共利益"征地的原则,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均有相应界定,即"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而且,政府遵循"公共利益"原则行使土地征收权,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纪江  
城市化进程中,围绕土地征用产生了很多土地利益主体,包括失地农民、村组干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用地企业、城市居民等。这些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分歧。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城市居民是土地需求和利用主体,前两者是得利者,后者是失利者。农民是土地供给主体,属于失利者。土地由农业用途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产生了巨大利益增值,利益主体在这些增值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基于各自势力的不同而获得或多或少的份额。利益矛盾由此不断演变,日趋尖锐。要化解这些土地矛盾纠纷,则必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框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东恺  施国庆  
城市 建 设征 地和 拆 迁中 政府 与 失地 农 民 / 拆迁 人 之 间 存在 问 题 的 根源 是 利 益 冲突 , 主 要 表现 在 征 地 与失被地、土地 增值 与 征地 补偿 、城 市扩 张 与失 业、宏 观目 标 与 微 观目 标 、长 远 利 益 与当 前 利 益 等五 个 方 面 。本 文 通 过 对城市建 设征 地 和拆 迁的 利 益相 关者 进 行分 析,为 更 好地 揭 示 和 认识 城 市 建 设征 地 和 拆 迁中 的 利 益 冲突 提 供 前 提,在 此基础 上,提出 政 府角 色定 位 :规范 公 权力 ;制 度 创 新 ;征 地 制度 与 市 场 经济 规 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小勇  何海燕  赵飞  
一般而言,公共利益是指一国的整体利益,法律作为公共产品,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依归,反倾销法也不例外。传统的反倾销立法往往只注重保护进口国生产商的利益,而忽视对包括消费者、工业用户等其他利害关系方利益的维护,这可能导致一项反倾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军  龙娟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和农业人口生活方式转变、解决"三农问题"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需要的增加,却也在另外一方面使征地加剧,造成严重的失地现象,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在征地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对农民权益保护,使必要性征地顺利进行而又不损害农民权益。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我国征地现状和政府征地行为,可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