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0)
2023(14789)
2022(12806)
2021(12078)
2020(10029)
2019(23493)
2018(23193)
2017(44659)
2016(24378)
2015(27767)
2014(27844)
2013(26907)
2012(24654)
2011(21915)
2010(21651)
2009(19174)
2008(18501)
2007(16067)
2006(13712)
2005(11152)
作者
(67659)
(56156)
(55738)
(53211)
(35873)
(26963)
(25395)
(22203)
(21686)
(19956)
(19395)
(18749)
(17791)
(17479)
(17437)
(16988)
(16962)
(16697)
(16191)
(16029)
(13785)
(13677)
(13546)
(12934)
(12590)
(12492)
(12456)
(12284)
(11334)
(11149)
学科
(92893)
经济(92795)
管理(66769)
(61264)
(50754)
企业(50754)
方法(45063)
数学(38867)
数学方法(38317)
中国(27406)
(26076)
地方(22192)
(21936)
业经(21012)
(19879)
理论(18275)
农业(17398)
(15509)
环境(15220)
(14797)
贸易(14791)
技术(14753)
教育(14522)
(14436)
(14274)
(13973)
财务(13897)
财务管理(13869)
企业财务(13131)
(12799)
机构
大学(329929)
学院(329772)
管理(132269)
(123229)
经济(120212)
理学(115321)
理学院(113999)
管理学(111762)
管理学院(111159)
研究(105396)
中国(75966)
(70514)
科学(67478)
(54452)
(51958)
业大(50772)
(50695)
中心(49661)
(48030)
研究所(46599)
(46421)
师范(45976)
财经(44654)
北京(43905)
(40831)
农业(40448)
(39568)
(39503)
技术(37119)
师范大学(37065)
基金
项目(237459)
科学(186174)
研究(174713)
基金(169933)
(147316)
国家(146040)
科学基金(126493)
社会(108031)
社会科(102214)
社会科学(102186)
(93937)
基金项目(91401)
自然(83218)
教育(82398)
自然科(81287)
自然科学(81266)
自然科学基金(79736)
(79008)
编号(72909)
资助(69383)
成果(57961)
重点(52968)
(51781)
课题(50298)
(50038)
(49338)
创新(45890)
科研(45324)
大学(44796)
教育部(44615)
期刊
(129916)
经济(129916)
研究(93314)
中国(64147)
学报(52371)
科学(47486)
管理(46748)
(46490)
教育(46182)
大学(40454)
(40419)
学学(37617)
农业(32562)
技术(31820)
(23343)
金融(23343)
业经(22524)
财经(20707)
图书(20441)
经济研究(19532)
问题(18594)
(17668)
(16167)
科技(16076)
(15525)
理论(15488)
资源(15448)
技术经济(14919)
(14568)
实践(14425)
共检索到469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聪  
建设法治城市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其中,法治文化培育是内在要求。法治文化体现在市民思想观念体系、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等方面,是城市法治水平的内在体现。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法治城市,不仅要完善法律制度和硬件设施,更要促进法治文化与法治城市相结合。本文基于武汉城市法治建设市民调查,实证分析武汉市政府、相关社会组织、市民在法治文化培育与法治文化培育与法治城市建设中的行动举措、取得的成绩及尚存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武汉法治城市建设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从意识、制度、普法教育三大层面培育法治信仰,丰富法治文化内涵;二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梅昀  邓胜华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径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4638、0.0251、0.0511,人口增长分别为0.3149、0.1535、0.5317,城市化进程分别为0.4400、0.0365、0.5236;(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3)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主要驱动商住工用地扩张,城市化则侧重公共用地。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胜华  梅昀  陈曲  黎孔清  张信者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稀缺程度可想而知,能否节约集约用地对理性增长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至关重要。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因素由外因和内因组成。外因包括由国民经济宏观总量部分和国民经济总消费部分组合的经济发展维度、由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综合的人口增长维度、由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集成的城市化发展维度以及其他因素维度。内因划分为公共用地和商住工用地;②商住工用地扩张是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方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是其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公共用地扩张主要由其他因素驱动;③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武汉市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慎重提出的成都市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深化,也表达了成都市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背景下,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深化,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需要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卫华  朱晨  
本研究选取智慧公共信息服务相关内容,结合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武汉市洪山区进行走访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市民对智慧公共信息服务的接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被调查地区市民对智慧公共信息服务的接纳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征地因素对市民智慧公共信息服务接纳程度影响显著;个体因素显著影响市民智慧公共信息服务接纳。相关结论为政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莹  
低碳城市建设是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国内外许多城市均开展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文章从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入手,论述武汉建设低碳城市拥有的基础,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高  朱景萍  刘懿光  
土地市场包括土地一级市场和土地二级市场,其中:土地一级市场主要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和出让,还包括以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有偿方式从政府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土地二级市场主要是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二级市场作为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市场体系、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汉市在培育发展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廷武  张露  张俊飚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形成的以供给侧改革为特征的"123456"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表明,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强组织与管理,精准选择培育对象,配套跟进扶持政策,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海锋  
法治思想几经嬗变而成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国家治理法治化已是世界共识,世界法治化也成为潮流。此时的中国,既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又着力培育法治价值观。培育法治价值观的意义已超越内政而惠及外交,有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概言之,培育法治价值观能讲好中国维护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乐于合作共赢的故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峰  杨开忠  
游憩商务区及其相关概念是城市旅游空间利用的重要形式,本文在明晰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试图厘清RBD、TBD和CTD之间的衍生关系,探讨游憩商务区体系发展演化的驱动机制和演进模式,并以武汉市为例系统地研究了在城市整体背景下如何面向市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RBD体系,以期为城市理性、科学地开发利用旅游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俊  宋斌文  寿厉冰  张敏  
法治财政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财政部门积极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强化法治思维,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法治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学法用法,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除每年定期举行全市较大规模的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等常规活动外,还将法治教育纳入财政干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曦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意义重大。法律认知程度低、法律信仰不足、权责把握失衡、程序意识滞后、法律践行"知行"脱节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大学生法治意识明显不足。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应通过明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主阵地、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等举措,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小路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城市,在政治、经济、人口各方面相较于其他省内城市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拥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但作为一个核心城市并没有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本文通过研究武汉市的红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武汉市发展红色文化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在文化认同中的优势作用,增强武汉市的文化软实力,将红色文化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中部六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部崛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英伟  
文化的形成是各种因素汇集的结果,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如此。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同样要遵循文化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入剖析法治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是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继承党的历代领导核心有关法治建设的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借鉴中国近代法律变革的思想。惟其如此,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才会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形成更具中国风格的理论和制度,在人类法治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立民  
中国正在转型,这是一次社会转型,即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这一转型有以前两次转型作为铺垫,即经济转型和治理方式的转型。正在进行的转型还得到经济和法治的保障。在当前的转型中,法治遇到了三大困难,分别是:法治文化的匮乏、引进的西方法制与中国国情不完全吻合、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解决这些困难要从多方面下手。转型时期法治建设的任务很艰巨,包括要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推进依法治国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