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6)
- 2023(16263)
- 2022(14091)
- 2021(13119)
- 2020(11104)
- 2019(25384)
- 2018(25020)
- 2017(48444)
- 2016(25698)
- 2015(28962)
- 2014(28291)
- 2013(27627)
- 2012(25146)
- 2011(22484)
- 2010(22233)
- 2009(20050)
- 2008(19752)
- 2007(17302)
- 2006(14847)
- 2005(12147)
- 学科
- 济(100967)
- 经济(100862)
- 管理(79158)
- 业(73449)
- 企(62257)
- 企业(62257)
- 方法(50998)
- 数学(44804)
- 数学方法(44215)
- 财(27905)
- 农(26688)
- 中国(26430)
- 业经(22787)
- 地方(20518)
- 学(19963)
- 技术(19681)
- 务(18447)
- 财务(18368)
- 财务管理(18330)
- 农业(18055)
- 理论(17537)
- 制(17535)
- 企业财务(17401)
- 贸(17299)
- 贸易(17290)
- 易(16747)
- 和(15987)
- 环境(15918)
- 银(15783)
- 银行(15745)
- 机构
- 大学(353072)
- 学院(351567)
- 管理(144322)
- 济(138791)
- 经济(135818)
- 理学(125651)
- 理学院(124352)
- 管理学(122093)
- 管理学院(121441)
- 研究(109298)
- 中国(83650)
- 京(73560)
- 科学(67046)
- 财(65360)
- 财经(52690)
- 中心(52070)
- 所(51765)
- 农(51379)
- 业大(51325)
- 江(50228)
- 经(48112)
- 研究所(47113)
- 北京(45957)
- 范(45440)
- 师范(44959)
- 经济学(42106)
- 州(41138)
- 院(40768)
- 农业(39688)
- 财经大学(39556)
- 基金
- 项目(248211)
- 科学(196087)
- 研究(183047)
- 基金(180731)
- 家(156043)
- 国家(154737)
- 科学基金(135112)
- 社会(115792)
- 社会科(109798)
- 社会科学(109771)
- 省(96826)
- 基金项目(96022)
- 自然(88020)
- 自然科(85911)
- 自然科学(85889)
- 教育(85303)
- 自然科学基金(84344)
- 划(80785)
- 编号(74423)
- 资助(74211)
- 成果(59126)
- 重点(54933)
- 部(54901)
- 创(53027)
- 发(51582)
- 课题(50800)
- 创新(49548)
- 教育部(47853)
- 国家社会(47675)
- 科研(47543)
- 期刊
- 济(142420)
- 经济(142420)
- 研究(100326)
- 中国(64930)
- 管理(53479)
- 学报(52791)
- 财(50757)
- 科学(48344)
- 农(45148)
- 大学(41412)
- 教育(40960)
- 学学(38662)
- 技术(34076)
- 融(31466)
- 金融(31466)
- 农业(31306)
- 财经(25442)
- 业经(24124)
- 经济研究(22969)
- 经(21560)
- 图书(20128)
- 问题(18426)
- 科技(17377)
- 理论(17332)
- 技术经济(17255)
- 业(16027)
- 实践(15977)
- 践(15977)
- 统计(15934)
- 版(15903)
共检索到502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甄红线 李佳
强化投资者保护是新《证券法》的立法核心。本文基于新《证券法》审议通过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法治建设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审议通过显著降低了公司债信用利差。进一步分析发现,提升债券流动性与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是主要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从债券特征看,当债券融资依赖度高、债券契约条款少、承销商声誉差时,法治建设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更强;从公司层面看,这一影响在投资者交易意愿低、投资者保护力度弱、信息披露质量差以及违法违规风险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证券法 法治建设 信用利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岩 吴芳
2019年《证券法》的修订是我国证券市场法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大幅提高了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和威慑力度。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新《证券法》实施对审计定价影响的结果表明,新《证券法》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显著提升,且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越差的公司,其定价提升幅度越大。机制检验表明,新《证券法》实施后,审计工作的时长显著增加、审计定价过低的现象得到缓解、高风险以及治理水平较低公司的审计风险溢价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新《证券法》实施后,相比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公司的盈余质量提升幅度和财务重述概率下降幅度均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为企业管理者应对严格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启示。
关键词:
证券法 审计定价 审计质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洪艳蓉
2019年资本市场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历经五年四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2019年4月、2019年12月对《证券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四次审议,至新法正式实施,历时已超过五年),最终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下称"新《证券法》")。尽管新法2020年3月1日才正式实施,但基于《证券法》作为资本市场基本法的权威地位,其早已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昊宇 温慧愉
实现经济增长和"双碳"生态目标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重要的资源配置导向作用,也离不开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本文基于我国中级人民法院环保法庭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三重差分方法检验生态法治建设对我国信用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法庭设立后,当地高污染行业企业面临环境政策转型风险,其债券融资成本相对低污染行业企业显著增加。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中级环保法庭设立的诉讼风险效应、维权监督效应、经营成本效应和决策制约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环保法庭设立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法律环境更好、政府环境治理激励更强的样本中更大。在考虑环保法庭设立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后,主要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补充了地区环境司法能力提升促进资本市场绿色导向功能的经验证据,拓宽了"法与金融"的研究视角,为生态法治建设和市场主导下的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牛
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债券融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作用。但由于企业债券资信度低于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成本普遍较高,有效控制债券融资成本、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成为企业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受证券法修正与支持诉讼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证券法修正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支持诉讼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证券法修正能够增强支持诉讼与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证券法修正 支持诉讼 债券融资成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屹
信用利差是信用债券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很多文献表明,违约风险只能解释信用利差的一小部分,而税收、流动性及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公司债券月度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系统风险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系统风险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信用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收益有一定的联动性。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系统风险 违约风险 流动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鸣
“执法重要假说”和“法条重要假说”是近年来法律与金融研究的热点。随着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和新《证券法》的颁布,多层次代表人诉讼和金融司法专业化改革在“纸面上”提升了民事责任的强度,但司法裁判能否在边际上提升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仍存在不确定性。利用首份证券代表人诉讼判决带来的外生冲击检验上述假说,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违法上市公司的股票组合在“五洋案”一审判决后获得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且其超额收益率与上市公司所在省(市)的司法环境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执法重要假说”提供了支持性证据,对于落实证券违法零容忍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晶 李筱婧
文章利用我国2009—2013年间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相关数据,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标准,研究了发债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债券信用评级越高、信用利差越低。结合路径分析的结果说明,内部控制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了债券信用利差,同时,还通过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产生了间接影响。在考虑了产权性质因素后,发现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信用利差的关系更为显著,表明国有产权性质弱化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平 付文燕
从时间和数量两个维度研究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CRM)的息差和企业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时间上的领先滞后关系时,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分析结果表明,信用衍生品市场可以向债券市场传递微弱的价格信号,从而具备一定的风险信号器功能,但信号器的功能非常小,对于大多数样本这种功能不存在。在研究定量关系时,发现CRM价格与信用利差差别较大,也就是说,除信用利差外还存在其他影响CRM价格的因素。因此引入债券种类、信用评级、流动性、剩余期限等变量来解释CRM价格,发现信用评级和剩余期限与CRM价格的关系与理论预...
关键词:
CRM 信用利差 VAR 流动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洁 王梓臣
《证券法》是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信息的制度性保障。利用201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以新《证券法》修订为契机,研究法律基础建设对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新《证券法》的适用显著增强了资本市场对业绩预告的反应,提高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信息质量,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不变;新《证券法》的信息效应受业绩预告性质和执法力度的影响,且通过影响投资者法律意识来实现威慑效应;新《证券法》适用后,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质量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测,定量业绩预告信息质量显著高于定性业绩预告。研究结论从法律角度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曙光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中国资本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基础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现行《证券法》的修改已是当务之急《证券法》的修改背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决定》提出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改革指导思想。以"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尹长萍
放松卖空管制后,投资者可通过挖掘公司"坏消息"在资本市场投资获利,在允许被卖空情境中,公司内部股东和管理层面临股价下行压力增大,会积极采取行动以规避被卖空的风险。借助中国证券市场2010年开始逐步放松卖空管制的准自然实验,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卖空压力对企业债券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债券期限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管理层市场压力更大时。进一步分析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表明放松卖空管制会促使企业缩短发行债券的期限。研究结果显示,面对放松卖空管制引起的股价下行压力,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为了规避被卖空风险,会积极选择缩短发行债券期限以传递信号,证实了卖空机制对改善市场信息环境的积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卖空机制制度建设和监管,推动企业调整行为决策,降低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鲲 梁红漫
本文运用等价鞅理论建立了一个信用风险的混合定价模型,在该模型中,违约风险与公司资产负债表密切相关,具有结构模型的典型特征,同时引入刻画违约强度的损失大小、发生速度等变量,承继了简约模型的构建思想。本文也对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资本结构、信用等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信用利差及其期限结构,对信用债券定价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信用债券 等价鞅 混合定价模型 信用利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绿色金融如何影响绿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于绿色债券发行的准自然实验
基于联合估计法的债券信用利差期限结构拟合及应用
债券“刚性兑付”该一破了之吗?——兼评《证券法》修订草案
论中国公司债券制度的立法重构——以《公司法》《证券法》联动修改为背景
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
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来自《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经验证据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证券法研究现状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券信用利差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影响公司价值吗?——基于新《证券法》修订事件研究的证据
中国城际高铁与商业信用供给——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