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0)
- 2023(7733)
- 2022(6335)
- 2021(5625)
- 2020(4399)
- 2019(9822)
- 2018(9335)
- 2017(17719)
- 2016(9236)
- 2015(10253)
- 2014(10149)
- 2013(10076)
- 2012(9743)
- 2011(8998)
- 2010(9538)
- 2009(9131)
- 2008(8105)
- 2007(7341)
- 2006(6880)
- 2005(6724)
- 学科
- 济(44732)
- 经济(44694)
- 业(26329)
- 融(25539)
- 金融(25539)
- 管理(23376)
- 中国(23135)
- 银(23093)
- 银行(23085)
- 行(22594)
- 企(19601)
- 企业(19601)
- 地方(19435)
- 农(13643)
- 业经(12286)
- 制(11430)
- 中国金融(11036)
- 财(10584)
- 农业(10014)
- 方法(10011)
- 地方经济(9906)
- 发(9401)
- 数学(8392)
- 数学方法(8338)
- 贸(7972)
- 贸易(7957)
- 易(7643)
- 发展(7131)
- 体(7122)
- 展(7109)
- 机构
- 学院(130144)
- 大学(125670)
- 济(57875)
- 经济(56556)
- 研究(49988)
- 中国(45586)
- 管理(44786)
- 理学(36440)
- 理学院(35984)
- 管理学(35501)
- 管理学院(35259)
- 财(28192)
- 科学(27920)
- 京(27837)
- 所(25445)
- 中心(24482)
- 研究所(22566)
- 农(21629)
- 江(21375)
- 财经(21048)
- 银(19669)
- 银行(18940)
- 经(18923)
- 北京(18553)
- 州(18503)
- 范(18263)
- 经济学(18249)
- 师范(18079)
- 院(17831)
- 行(17826)
- 基金
- 项目(77941)
- 研究(61494)
- 科学(61102)
- 基金(53719)
- 家(45556)
- 国家(45062)
- 社会(39206)
- 科学基金(38371)
- 社会科(37339)
- 社会科学(37333)
- 省(32645)
- 基金项目(27700)
- 教育(26773)
- 划(26318)
- 编号(25738)
- 发(24253)
- 资助(21855)
- 自然(21592)
- 成果(21413)
- 自然科(21063)
- 自然科学(21061)
- 自然科学基金(20661)
- 发展(20210)
- 展(19848)
- 课题(19104)
- 重点(18007)
- 创(17039)
- 部(16209)
- 性(16067)
- 国家社会(15967)
共检索到227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先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专题形式在中央全会上研究全面推进法治等重大问题。法治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方式,意味着社会运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社会运行,都处于法律的调整之下。金融是经济体系的一个子系统,自然也属于这一方式调整的范畴。因此,法治的全面推进,必将对我国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谓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它要求确认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性,把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最基本方式,是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艳伟
本文从法治约束地方政府对财产权保护和契约维护干预的角度论述了我国转轨过程中投资者保护和最终决定的金融发展水平。首先从分权改革制度设计的分析入手,论证分权后一定程度上成为独立行为主体的地方政府在约束缺失的情况下,为缓解财政压力向辖区内经济体伸出了掠夺之手。并且政府的权力边界在分权后的扩张干预了契约维护质量。本文利用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伴随改革进程,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力地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促进了金融的发展。最后文章提出随着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的后改革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治建设,更好地保护私人投资,金融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
法治 地方政府 干预行为 金融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邵明波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法与金融"研究,虽然成果卓著,但极少有涉及中国的文献。本文分析中国各地区法治水平的差异对金融发展和银行贷款期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法治是影响中国金融发展和银行贷款长期化的重要因素,即法治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这些结论为"法与金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
关键词:
法治 金融发展 银行贷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利用实证数据研究社会资本与法治水平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社会资本这一因素时,法治水平的提高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这个效应有限,而转型期的社会资本对金融发展具有显著影响:(1)社会资本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2)社会资本还是对法治水平低下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法治水平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卿
笔者分析了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政府干预越多,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越严重,而地区的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法治和金融发展相比,政府干预是影响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更为基本的因素。这里的研究结果为正在兴起的"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法治 金融发展 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晓灵
信贷市场的法制建设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希望工商银行在研究发展战略时能关注法律问题。当前信贷市场是一个割裂的市场,信贷市场存在很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在修订《商业银行法》时,不应只对商业银行立法,而应对整个银行业立法,形成《银行业法》。在对信贷市场进行界定,在信贷市场行为规范及监管原则的基础上,对于完善信贷市场法律制度提供几点思考:一是根据负债业务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市场准入管理。吸收小额存款的机构是商业银行,吸收大额存款的机构即金融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明 陈正江
2006年,中共浙江省委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总结近年来依法治省的实践经验,通过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在"法治浙江"战略的制度设计中,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惠琳 倪骁然
本文从上市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背景下的"法与金融"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和法治深化均与上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而两者的交互项与上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上述发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法治深化能够通过影响债务融资结构,进而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本文的发现揭示了"法与金融"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进程中对激励企业成长的异质性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法治深化 企业风险承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惠琳 倪骁然
本文从上市企业风险承担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背景下的"法与金融"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和法治深化均与上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而两者的交互项与上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上述发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法治深化能够通过影响债务融资结构,进而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本文的发现揭示了"法与金融"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进程中对激励企业成长的异质性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法治深化 企业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滨 全先银
本文将中国金融法治置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系统总结了30年来中国金融法治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展望了中国金融法治化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法治 金融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朱健齐 李天成 曾靖 孟繁邨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rivate-public-partnership,PPP)模式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地方政府法治水平和金融环境不同使社会资本的进入模式有明显区别,进而影响项目的PPP模式。选取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全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的30个省级行政单位8 051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地方政府法治水平和金融发展对PPP模式私有化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结构和潜在的计量问题,使用OLS模型考察PPP规模问题,并在省级层面进行聚类,使用稳健标准误的方法纠正异方差;在考察PPP模式特征时,使用Order probit回归和Order log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地方政府法治水平与运用PPP模式的项目投资额和PPP模式私有化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法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社会资本参与PPP的合法权益被肆意侵犯的风险,降低了契约成本;②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越少,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方式多元化;③地方政府法治和金融发展均为社会资本参与运用PPP模式的项目提供更大的融资规模,进而增加运用PPP模式的项目投资中社会资本一方所占的份额。因此,政府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是相互作用、同向变化的两个因素,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对扩大运用PPP模式的项目的投资额和提高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私有化程度具有互补效应。以法与金融的视角理解地方政府法治和金融发展水平对PPP的影响,并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是研究地方政府治理能否高效合理利用PPP模式的重要视角。有利于为财政部门减轻财政负担,有效进行公私风险控制,提高财政能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煜宇 何松龄
制度金融学理论是把金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所关注的是"真实的金融世界",强调分析金融制度应坚持实践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摒弃先验的、孤立的、静止的制度价值观,将制度与特定的制度环境相联系。金融交易费用、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变迁共同构成了制度金融学的理论支柱。在理论内核上,制度金融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耦合;在理论应用上,制度金融学理论迎合了我国金融法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制度金融学理论在我国将有较好的发展土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煜宇 何松龄
制度金融学理论是把金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所关注的是"真实的金融世界",强调分析金融制度应坚持实践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摒弃先验的、孤立的、静止的制度价值观,将制度与特定的制度环境相联系。金融交易费用、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制度变迁共同构成了制度金融学的理论支柱。在理论内核上,制度金融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耦合;在理论应用上,制度金融学理论迎合了我国金融法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制度金融学理论在我国将有较好的发展土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明桂 潘红波
本文分析我国各地区的政府干预、法治和金融发展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地区的法治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这个结果与"法与金融"文献的理论预期和实证结果相反。本文的证据表明,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通过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而法治和金融发展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贷款支持效应。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通过干预银行的信贷决策给国有企业提供的贷款支持是低效率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法与金融 国有企业 银行贷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皮天雷
在以政府主导甚至干预经济发展为特征的转型经济中,政府行为会影响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1995-2005年中国省级单位的数据研究了政府行为和法治水平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考虑政府行为这一制度因素时,法治水平的提高对地区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这个效应有限。转型期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明显具有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对法治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产生部分"挤出效应",甚至是完全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结论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政府行为主导金融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法治与金融发展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也对主流"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法治水平 政府行为 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