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6)
2023(8399)
2022(7011)
2021(6177)
2020(5128)
2019(11608)
2018(11207)
2017(21747)
2016(11475)
2015(13099)
2014(13172)
2013(13069)
2012(12350)
2011(11557)
2010(11860)
2009(11545)
2008(11214)
2007(10380)
2006(9547)
2005(9074)
作者
(34329)
(28921)
(28843)
(27569)
(18523)
(13544)
(12992)
(10979)
(10979)
(10324)
(10063)
(9646)
(9546)
(9388)
(9296)
(8926)
(8468)
(8452)
(8360)
(7938)
(7409)
(6947)
(6913)
(6736)
(6528)
(6527)
(6440)
(6110)
(5909)
(5578)
学科
(73325)
经济(73241)
管理(40173)
(32397)
(27858)
企业(27858)
方法(23325)
数学(20668)
数学方法(20514)
地方(16866)
(15783)
中国(15227)
(15203)
业经(13508)
地方经济(12265)
(12248)
(12189)
(11724)
(11446)
金融(11444)
(10524)
银行(10515)
(10163)
环境(9764)
体制(9112)
(8988)
贸易(8979)
(8634)
(8627)
财务(8612)
机构
大学(181773)
学院(180279)
(91071)
经济(89456)
管理(67512)
研究(65213)
理学(56932)
理学院(56340)
管理学(55603)
管理学院(55249)
中国(51767)
(43968)
(37197)
财经(33966)
科学(33803)
(32326)
(30645)
经济学(30389)
中心(28860)
研究所(28396)
(27898)
经济学院(26848)
财经大学(25118)
北京(23769)
(23556)
(23194)
(21366)
业大(21040)
(20618)
师范(20449)
基金
项目(110210)
科学(88304)
基金(83122)
研究(81582)
(70950)
国家(70424)
科学基金(61221)
社会(56547)
社会科(53810)
社会科学(53796)
基金项目(42860)
(41025)
自然(36972)
教育(36680)
自然科(36107)
自然科学(36100)
自然科学基金(35492)
资助(34409)
(33933)
编号(30553)
(26275)
成果(25714)
(25606)
重点(24918)
国家社会(24473)
(24174)
教育部(22877)
(22518)
人文(22137)
课题(21983)
期刊
(111831)
经济(111831)
研究(62617)
中国(37419)
(35192)
管理(29096)
科学(23361)
学报(23253)
(22895)
金融(22895)
(21871)
财经(19361)
经济研究(18988)
大学(18924)
学学(18232)
(16778)
技术(15385)
业经(14771)
问题(14069)
农业(13664)
教育(12418)
(11243)
技术经济(10746)
国际(10248)
世界(10155)
统计(9587)
理论(9014)
经济问题(8810)
经济管理(8746)
改革(8712)
共检索到292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美云  
文章通过阐述法治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契合、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关联、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的链接、制度实施与制度变迁等内容,建议在深刻认识法治、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法治体系构建和完善中的继承、移植和本土化创新的关系,注重法治实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注意制度实施和制度变迁中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和完善中,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等阶段推进法治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经过37年的改革(1978—2014年),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改革本身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从企业(特别是改革初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逐渐转变为政府改革更关键;在市场化的主要推进领域上,从商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市场化)为主逐渐转变为要素市场化(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专利、环境等市场化);在城乡二元经济转型的方式上,从城乡分别推进逐渐转变为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在市场经济培育的真正难点上,从突破传统计划经济束缚拓展市场作用空间,逐渐转变为完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淑波  
市场秩序是影响交易成本、交易风险的重要因素。目前,法律归责制度的不完善,弱化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要探讨法律责任的完备构成,惩戒行政不作为。对隐匿、损毁抵押物的行为,应在法律上明确为违法犯罪。对不履行债务的人要采取交易限制措施。除监管部门对其要提出警示以外,还要严禁其进行与国有资产直接相关的信用交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扬明  
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中法治与德治存在着不对称性。因此应实施法治与德治并举及标本兼治的方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闭明雄  
自吴思的《潜规则》一书面世以来,"潜规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本文认为潜规则是区别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第三种制度,它既依附于正式制度又逾越正式制度,造成多元规则并存,同时腐蚀非正式制度。尽管它增进了实施者的利益,却限制了经济竞争原则的发挥,损害了经济社会秩序。要压缩潜规则运行的空间,就必须减小"公"的领域,充分发挥私权的作用,同时促进制度代理人与公共利益的共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堡骏   张洪平  
现代市场经济空间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空间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经济秩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经济秩序是相同的,同时也有很多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这些经济秩序的不同才使二者相区别.因此,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理论必须拓广思维空间,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重新学习和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谷  黄英  冯勤  
一、经济伦理特性与经济秩序样式 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又称“意识形态”。用诺斯教授的话说,是一种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的行为方式。它的主要作用表现为:有效率的经济伦理或意识形态,具有确认并强化现行秩序符合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替代或辅助产权界定,以克服经济秩序运行中的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现象。 一致的有效率的伦理基础,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正是在这个立场上,日本政府在1884年经济白皮书中强调了伦理精神使资本和法规运转起来的重要性,指出:“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代光  
本文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应避免陷入西方学者的“市场万能论”等误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我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也是适用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文章首先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并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的角度分析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论述了当前经济秩序混乱对宏观调控政策调控力度的抑制作用 ,最后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两条基本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建设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目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壁垒、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等手段以构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焕东  
政府采购,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和管理的特殊方式。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系统地认识和有效地发挥这种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国荣  
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提高政府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基于面板VAR模型,利用全国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政府管制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管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违法行为的发生,促进市场经济秩序好转,但是长期效果不佳,会促使违法行为发生反弹,因此,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治理违法行为,需要加强管制创新,改进政府管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