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4)
2023(3516)
2022(3047)
2021(2836)
2020(2547)
2019(5718)
2018(5710)
2017(11778)
2016(6338)
2015(7587)
2014(7512)
2013(7591)
2012(7513)
2011(6763)
2010(6838)
2009(6529)
2008(6722)
2007(6164)
2006(5334)
2005(4648)
作者
(18593)
(15719)
(15514)
(14844)
(10340)
(7685)
(7121)
(6067)
(6011)
(5774)
(5576)
(5296)
(4974)
(4972)
(4860)
(4849)
(4707)
(4656)
(4655)
(4506)
(4019)
(3900)
(3808)
(3561)
(3480)
(3479)
(3476)
(3473)
(3224)
(3091)
学科
(35217)
经济(35174)
方法(21735)
管理(21655)
(20314)
数学(20080)
数学方法(19916)
(16973)
企业(16973)
(9340)
中国(7315)
(6996)
(6213)
贸易(6210)
(6171)
财务(6163)
财务管理(6144)
(6017)
企业财务(5879)
(5755)
(5587)
金融(5587)
业经(5461)
(5260)
地方(5010)
(4713)
农业(4696)
(4691)
银行(4683)
(4405)
机构
大学(102039)
学院(99009)
(42768)
经济(42001)
管理(38348)
理学(33444)
理学院(33134)
管理学(32593)
管理学院(32413)
研究(29296)
中国(23804)
(21313)
(20494)
财经(17523)
科学(16383)
(16046)
(14548)
经济学(14433)
中心(14402)
(14230)
(14222)
经济学院(13223)
财经大学(13153)
业大(13135)
北京(12764)
研究所(12489)
(11824)
师范(11693)
(11582)
农业(11234)
基金
项目(63176)
科学(50232)
基金(48052)
研究(45453)
(40918)
国家(40591)
科学基金(35502)
社会(30630)
社会科(29180)
社会科学(29173)
基金项目(24900)
(23055)
自然(22491)
自然科(22029)
自然科学(22027)
教育(21979)
自然科学基金(21675)
资助(21400)
(19526)
编号(17237)
(15396)
成果(14871)
教育部(13852)
重点(13822)
人文(13197)
国家社会(13156)
大学(12904)
(12560)
科研(12318)
(12241)
期刊
(44538)
经济(44538)
研究(28994)
中国(17286)
(17049)
学报(16149)
管理(14193)
科学(13604)
大学(12890)
(12510)
学学(12174)
(11250)
金融(11250)
财经(10235)
教育(9244)
(8685)
农业(8211)
技术(8143)
经济研究(7342)
(6281)
问题(6230)
业经(6154)
统计(6066)
技术经济(5482)
(5279)
理论(5102)
国际(5030)
决策(4901)
(4749)
商业(4555)
共检索到145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彭中礼  
传统的法教义学和司法三段论理论在研究法律适用(适法)问题时,存在忽视法律论证的多元形式,以及忽视司法裁判的价值承载等问题,这需要通过修辞论证来弥补。修辞论证的意义在于通过有助于司法目的实现的语言、可接受的交流方式和对争议点的解决,来实现准确适法。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自由裁量适法以及价值衡量适法等情形都需要修辞论证。案例研究表明,通过对特定事实的价值判断、主流话语的行为定性、情感唤起实现认同以及使用模糊语言等方式是修辞论证适法的基本方式。恰当的修辞论证有助于司法目的的实现。但是,修辞论证作为论证的方法,也可能受到共识困难、过度修辞以及直觉感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正峰  
委托合同制度具有如同信托制度的财产管理功能,但现有金融法制未对财产管理委托实行准入管制。信托公司以外的各类受托人依托委托合同经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不同主体经营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实质具有同一性,现有法制对这实质同一的社会关系依主体性质不同分别适用信托法制与委托合同法制,蕴涵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信托法制较委托合同法制有着显著的比较优势,证券资产管理关系应统一适用信托法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洪新  
预期性是法治的一项重要德性,但充分的预期既不可能也不可欲。预期的适度性要求法理论必须回答预期性价值与法律究竟如何关联。传统法理论中法律与预期性主要存在两种结构性关联,即法现实主义者将预测作为法律界定性特征的“强预测”与自然法学者将预期作为法律的一项构成性条件的“弱构成”,对法律预期性价值的阐述,既非充分也不令人满意。从制度修辞视角看,法律的预期性价值并非旨在保护个人自治,而是创造使交互性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得以可能的制度性条件。只有满足权威性、争辩性与有效假定性等要求,预期性价值在法律上才能得到最佳的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冷建兵  
国家制定法律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民众的行为并对违法犯罪进行惩处,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效力的发挥要建立在充分的法律论证基础上,目的是保证法律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在这一过程中,法律论证的过程及效果对法律效力的发挥影响显著。基于此,研究法律论证的逻辑特性对于深入认识法律论证具有重要作用,而要获得科学的研究结果,可参考《法律与逻辑:法律论证的批判性说明》一书,从而为法律论证的实践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孝柏  
国际合作办学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适用。我国高校海外办学也会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适用问题,包括东道国的市场准入、教育服务质量监督与保障、学历学位的认可等领域。国际法层面主要涉及多边贸易协定和我国缔结的双边贸易投资协定;国内法层面涉及我国高校海外办学东道国和我国的对外投资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国际合作办学的经验表明,完善国内法制、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的海外办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因投资仲裁具有处理"条约请求"与"合同请求"双重诉因之特点,其法律适用问题体现为一定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本文主要讨论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于程序事项和实体争议的各类法律涉及的具体问题,重点论述国际法与东道国法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实际效果以及两者的适用关系等,并特别讨论国家合同的法律适用与投资协定适用中的解释问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孝柏  
国际合作办学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适用。我国高校海外办学也会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适用问题,包括东道国的市场准入、教育服务质量监督与保障、学历学位的认可等领域。国际法层面主要涉及多边贸易协定和我国缔结的双边贸易投资协定;国内法层面涉及我国高校海外办学东道国和我国的对外投资与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立法。国际合作办学的经验表明,完善国内法制、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推进我国高校的海外办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天林  
询证函既为审计常用程序和审计证据之一,也是诉讼证据,具有相应法律效力。询证函在实务操作中表现形式各异,其法律效果也迥然不同。准确定性其法律属性,正确适用法律,有利于防范和控制实务操作法律风险,最终实现合法利益保护最大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东  张婧  
证券消费者是金融消费者的一种,在区别于一般消费者的同时,基于行业的特殊性,又有区别于银行消费者、保险消费者的特殊权利。但我国对证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明显不足。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针对证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策略给我们带来启示,可以通过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一立法、设立专门的金融纠纷解决机构等措施完善我国对证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厚臻  
一、证券发行的内涵及证券的特点证券发行是发行主体通过证券市场向社会不特定多数应募人出售证券,以筹集资金可供长期周转使用的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证券一词含义极广,单就其主张权利的性质而言,就可以划分为所谓商品证券和价值证券两大类.其中以按货币额表示为共同特征的价值证券,还可以再细分为代表对一定收益请求权的资本证券和代表对一定货币请求权的货币证券.我国目前发行的证券,除国库券外,还有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和企业股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向祖荣  
证券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定位的调整。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可分为职能定位和主体定位两个方面。职能定位决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体定位决定监管机构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关系。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应当是担当证券市场的"交警",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主体定位呈现朝向独立机构发展的明显趋势。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尴尬、独立性不强、审批权力过大,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其法律定位需要重新厘清和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张学诞  程瑜  
一、PPP法律位阶较低,已有政策文件中缺乏对PPP项目构成要件的完整准确界定。由于我国尚未有PPP立法,目前有关:PPP的法规多为部门和地方制定,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高,有些法规还存在着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等问题,且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由于PPP政策文件中缺乏对PPP项目构成要件的完整准确界定,实践中打着PPP旗号做变相融资的项目已然出现,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的项目已屡见不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