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0)
- 2023(9844)
- 2022(8050)
- 2021(7352)
- 2020(5968)
- 2019(12854)
- 2018(12423)
- 2017(23677)
- 2016(12445)
- 2015(13373)
- 2014(12595)
- 2013(12284)
- 2012(10851)
- 2011(9951)
- 2010(10193)
- 2009(10024)
- 2008(8865)
- 2007(8025)
- 2006(7415)
- 2005(6646)
- 学科
- 农(48811)
- 济(48311)
- 经济(48265)
- 业(43538)
- 农业(32750)
- 管理(28863)
- 融(26075)
- 金融(26074)
- 银(23982)
- 银行(23978)
- 行(23318)
- 企(22648)
- 企业(22648)
- 中国(20360)
- 业经(18909)
- 制(15168)
- 方法(13517)
- 财(13333)
- 地方(13270)
- 农业经济(12483)
- 数学(11928)
- 数学方法(11825)
- 中国金融(11103)
- 发(10069)
- 贸(10062)
- 贸易(10050)
- 体(9868)
- 易(9855)
- 村(9407)
- 农村(9388)
- 机构
- 学院(165206)
- 大学(154866)
- 济(70349)
- 经济(68877)
- 管理(61125)
- 研究(52799)
- 理学(52399)
- 理学院(51960)
- 中国(51180)
- 管理学(51106)
- 管理学院(50837)
- 农(47348)
- 农业(35584)
- 财(31751)
- 京(30476)
- 科学(29606)
- 业大(29352)
- 中心(28987)
- 江(25644)
- 所(25544)
- 财经(24760)
- 研究所(22585)
- 经(22493)
- 银(22264)
- 银行(21512)
- 农业大学(21416)
- 州(21181)
- 经济学(20832)
- 行(20377)
- 范(20116)
- 基金
- 项目(107540)
- 研究(85345)
- 科学(84656)
- 基金(76914)
- 家(65275)
- 国家(64555)
- 科学基金(55822)
- 社会(55681)
- 社会科(52376)
- 社会科学(52368)
- 省(44725)
- 基金项目(40429)
- 编号(37519)
- 教育(36545)
- 划(34825)
- 自然(32271)
- 自然科(31499)
- 自然科学(31496)
- 自然科学基金(30938)
- 资助(29645)
- 成果(29472)
- 农(28691)
- 发(25602)
- 课题(24571)
- 重点(23596)
- 创(23218)
- 部(23175)
- 国家社会(23160)
- 性(23016)
- 制(22819)
共检索到258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筱君 王蓉
农村金融出现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用缺失。本文在法律语境下分析了如何理解信用的含义,如何应对信用缺失,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法律语境 农村金融 信用缺失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龙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试图在农村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协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变迁并未根本实现预期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主体缺位、治理缺失、结构失调、逆向效应等诸方面的配置缺陷。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才能根本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强制性制度变迁 配置 逆向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育民 罗拥华 梁阿莉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导致的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在制度层面剖析了这些缺失因素,并从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补偿这些制度缺失的一些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这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太后 张红伟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具有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多元化但覆盖率较低、农村金融工具单一,农村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不强,农村金融制度外部强制供给等特性,导致金融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无法有效分散风险、农村金融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通过健全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农村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农村金融结构 功能缺失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科 王钊
以重庆市为例,对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现象进行了考察,构建了一个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来分析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生成机理,发现模型中贷款利率管制、农村项目成功概率低、担保抵押难、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低效利用等因素导致信贷交易合约无法完成,从而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变信贷合约中贷款利率、农村项目成功概率、担保抵押、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等变量来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缺失 生成机理 重庆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映文 田维礼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是价值观念迷失下的服务缺损、体系缺失和相对缺失。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影响。培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树立系统改革思想,重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与农村金融需求相协调的金融供给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 社会信用 金融供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亦平
为了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业已存在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强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主体的有序竞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1月颁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并在部分省(区)开展了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状况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普遍存在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暂行规定》基本规范的分析,认为该规范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营运资金来源渠道、股权结构设计、注册资本限额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几个方面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在此规范的制度框架下,这一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是不会有任何前途的。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基本制度规范 缺陷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菊香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失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变化和农村金融改革"非农化"倾向,造成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价值取向模糊、服务功能缺损、市场供求失衡。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中各金融机构的作用,重新构造各金融机构的功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缺失 功能再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邛崃、大邑、新津、彭州支行课题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杨联华
通过对上饶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既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低效率均衡的出现——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转向民间以及资金外流,而低水平均衡的问题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的制度制约。通过制度重构实现高效率均衡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资金供求 均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煜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诸多不适应,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这种不适应进一步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贫血”、功能“弱化”、生态“不良”和服务“缺失”,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的根源,并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功能缺失 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桂堂 闫盼盼 董薇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变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是随之增长,反而趋于相对萎缩的态势,说明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存在缺陷,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层面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单纯性机构扩张是其与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改革深化路径应当是功能优先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缺陷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红霞
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普遍面临着养老、疾病和贫困等诸多难题,而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却不断弱化,使得农民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来解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严重缺失且立法滞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而有必要立足农村新形势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艳红
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的内核。当前我国成长中的金融信用在转型经济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成因亦是多方面的,既是转型经济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是经济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选择的结果,又存在金融信用制度约束的真空。基于此,寻求金融信用法律规范、良好的信用意识形态以及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的现实进路来建构金融信用,以促进我国金融信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关键词:
金融信用 法律制度 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