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8)
- 2023(6714)
- 2022(5753)
- 2021(5345)
- 2020(4639)
- 2019(11020)
- 2018(10861)
- 2017(21456)
- 2016(11920)
- 2015(13308)
- 2014(13684)
- 2013(13838)
- 2012(13225)
- 2011(11959)
- 2010(12143)
- 2009(11511)
- 2008(11612)
- 2007(10735)
- 2006(9192)
- 2005(8371)
- 学科
- 济(52625)
- 经济(52583)
- 管理(32105)
- 业(31019)
- 方法(25944)
- 企(24785)
- 企业(24785)
- 数学(23037)
- 数学方法(22848)
- 农(14541)
- 财(14271)
- 中国(13468)
- 学(11957)
- 制(10818)
- 地方(10245)
- 业经(10193)
- 贸(9861)
- 贸易(9860)
- 易(9563)
- 农业(9385)
- 务(8866)
- 财务(8853)
- 财务管理(8827)
- 银(8335)
- 银行(8308)
- 企业财务(8304)
- 融(8262)
- 金融(8260)
- 和(7949)
- 行(7859)
- 机构
- 大学(179310)
- 学院(176869)
- 济(72645)
- 经济(71056)
- 管理(64832)
- 研究(60197)
- 理学(55595)
- 理学院(54912)
- 管理学(53903)
- 管理学院(53563)
- 中国(45843)
- 科学(37778)
- 京(37771)
- 财(33957)
- 农(32642)
- 所(31585)
- 研究所(28624)
- 中心(28079)
- 江(27468)
- 业大(27345)
- 财经(27057)
- 农业(25906)
- 范(24675)
- 经(24446)
- 师范(24394)
- 北京(23925)
- 经济学(23199)
- 州(21358)
- 院(21267)
- 经济学院(21120)
- 基金
- 项目(114302)
- 科学(88515)
- 研究(83061)
- 基金(81759)
- 家(71466)
- 国家(70882)
- 科学基金(59314)
- 社会(51800)
- 社会科(49036)
- 社会科学(49017)
- 省(44522)
- 基金项目(43079)
- 教育(38787)
- 划(37911)
- 自然(37557)
- 自然科(36605)
- 自然科学(36592)
- 自然科学基金(35949)
- 编号(34398)
- 资助(33715)
- 成果(28916)
- 重点(26283)
- 部(25914)
- 发(24814)
- 课题(23642)
- 创(23129)
- 科研(22255)
- 教育部(21928)
- 创新(21698)
- 大学(21610)
共检索到259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舒国滢
帝俄时期的法学家科尔库诺夫在《法的一般理论》一书中曾以专门的篇幅讨论过与"法律规范的结构"相关的主题。他的理论后来被苏联法学界改造成了"三要素说",这个学说在我国法学理论上也一直占主导地位。然而,我国法学界对于"法律规范的结构"之"三要素说"的理论谱系缺乏了解,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没有进行有价值的理论辨析。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在逻辑上应当包含4个要素,即"行为条件""行为命令""行为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并在这4个要素之间建立起一个两规则(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结构方式,从逻辑上刻画出联结法律规则诸要素的6个表达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舒国滢
主持人语:作为法理学的经典问题之一,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既涉及到法律规范的本体论问题,也关涉到法律推理、法律适用、规范逻辑等认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法教义学、立法学、法概念论、法学方法论以及部门法理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国内法学界已经形成了多次学说的轮替:"三要素说"(假定、处理、制裁);"二要素说"(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新三要素说"(假定、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新二要素说"(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
关键词:
法律规范 基本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锐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问题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法理学问题。学者们大多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条件式的,其前件由"行为模式"构成,后件由"后果模式"充当。但其实,法律规范的结构不只是假言式的,而且包括全称式,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确规定义务或授予权利的全称规范,二是规定因违反前述义务或侵犯前述权利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的条件式规范,故其逻辑形式通常表现为"全称+假言"形式。由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问题衍生了一系列元理论问题,如法律规范是否具有真假值?规范逻辑是否可能?等等。为避免上述元理论的困扰,最好以"法律规范命题的逻辑结构"替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通过分析法律规范命题的逻辑结构,又发现:"法不禁止便允许"、"凡应当的都是可能的"等法谚并非总是正确的。这说明,封闭、静态、形式化的规范逻辑系统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法律规范体系的某些特点,但它与开放、动态、现实性的法律规范体系之间仍有较大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秦勇 韩世鹏
金融科技不仅承继了传统金融风险,更是在法律层面对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审慎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逐渐式微,无法适应科技跃迁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现状。因此,有必要重视以数据为驱动的监管科技的作用。具体规范路径方面,首先,应强化穿透性监管理念;其次,完善相关监管法律的顶层设计;最后,构建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为技术底层架构的监管科技体系。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合规科技 穿透性监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秀
排污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抵押贷款形式出现,是排污权体制改革和探索的新成果。由于排污权抵押贷款中企业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存在三个特殊性,即:权利与部分义务的时序性、权利产生与部分先履行义务的相关性、不得存在第三方因素使得权利与义务相关性消失,这导致在现有的法律规制该行为时需从一般性要求和特殊性要求出发考虑。基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关注前提条件中的对企业获取排污权抵押贷款的特殊性要求,在法律后果中融入惩罚性赔偿,以期实现现行法律对排污权抵押贷款的更好规制。
关键词:
法律规范逻辑 排污权 抵押贷款 规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向来有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等不同角度的争论,其争论又对职业教育政策供给、学校管理理念、教育教学设计等产生重大影响。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因此,如果用"白马非马"的思维方式将之从培养人的大教育中剥离出来,并过于强调用技术和工具价值去审视,既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实际,又不符合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现实背景下,必须用技术理性与人文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考量职业教育,并据此采取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诸多措施。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工具理性 人文理性 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旭光
是否存在一种独立于法律规则的规范范畴即法律原则,是原则理论成败的关键。许多法学家都会将逻辑结构当作规则与原则的重要区分标准,但却很少给出细致的分析。中国学界既有的讨论多聚焦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而对于法律原则所言不多。根据语用学观念,规则和原则作为规范语句的意义,来自于这些陈述的使用实践,是由它们在法律推理中的角色决定的。因此,规则与原则在逻辑结构上的差异,也是与我们运用它们进行推理的方式相关的。这种差异主要不是逻辑表述的形式问题,而是服务于正确法律推理目的的实质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晖
在高校法律教学和实践中’逻辑一直没有缺位’且作用重大。传统法理论狭义逻辑观和实践论导向的缺失,使逻辑在法律工作和教学中长期处在边缘。在我国,"逻辑和法律进行交叉研究"被称为"法律逻辑"。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将法律逻辑看成形式逻辑对法律领域的渗透与应用’将"形式逻辑体系+法律例证"视为法律逻辑研究的起点和内容。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小天 李天元
进入新千年以来,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已成为旅游研究中广泛讨论的热点课题。但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这一概念,人们的认识和界定实际上并未实现统一。本文在回顾已有各种定义的基础上,分别从语言、逻辑和认识论的视角对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辨析,旨在探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运动与作用,并尝试运用系统论思想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之形成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目的地 竞争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登地
教育界历时20多年的争论仍不能就素质教育概念形成共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往的争论没有重视借助逻辑学工具。虽然逻辑学本身不出教育概念,但教育概念的建立和表述必须合乎逻辑学揭示的思维形式结构。要正确掌握素质教育概念,就需要借助逻辑学工具厘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事物的特有属性和非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概念与各自反映对象的关系以及两者内涵与外延的关系;素质教育概念与应试教育、全面教育、片面教育等概念的关系。给素质教育概念下定义,只需揭示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思想的完整表述是理论的任务而不应该也不可能由概念来承担。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逻辑学 概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惠山
连续出版物概念逻辑理论与方法探析黄惠山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andstudiesbymeansofapplyingthetheoryandmethodologyofconceptuallogictosuchproblem...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严进 邓靖松
本文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作了系统的考察,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发展,并提出对其发展趋势的展望,为建构系统的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概念 发展历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 赵先德 简兆权
近年来,电子服务(e-service)蓬勃发展,但电子服务研究才刚刚起步。通过梳理现有电子服务研究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学者们主要遵循商品主导逻辑,依据电子服务的服务站点形态、服务传递渠道形态以及所涉及商品的形态三个维度来界定电子服务概念,并且因对各维度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视角。本文在评判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服务主导逻辑对电子服务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然后提出了一个电子服务概念模型并识别了电子服务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电子服务研究机会,希望能为国内学者开展电子服务研究、国内企业开展电子服务业务提供些许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之兵
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经济活动环节的二重性是资本的特性,这种二重性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负两方面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会对资本行为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元素与系统、微观与宏观、客体与主体三大关联视角,指出资本行为会通过影响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力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当前,我国资本扩张的方式、资本流动的方向、资本竞争的格局都已出现明显异化现象,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在明确资本的流动比静止重要、资本的流向比流动重要、资本的监管慢于资本创新等三点认识的基础上,应采取以系统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起点、以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为重点、有效破解数字经济的监管难点、加强与资本政策相关部门间沟通等措施来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喜峰 沈大军
国内水资源经济学多被认为是国外资源环境经济学与中国水资源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然而,研究显示两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制度特征。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学理论体系,辨析了水资源经济学相关概念,认为国外的水资源经济学和国内的水资源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梳理了国外水资源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发展逻辑,认为国外水资源经济学遵循于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外部性、外部性内部化、生态价值的逻辑。微观机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成为国外宏观研究的基础。再次,成本—宏观收益是国内研究的基础,其发展逻辑符合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实践,发展逻辑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导向。最后,从产权层面、管理层面、规划层面分析了这种差异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