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9)
- 2023(13411)
- 2022(11308)
- 2021(10552)
- 2020(8667)
- 2019(19136)
- 2018(19226)
- 2017(37011)
- 2016(19972)
- 2015(22598)
- 2014(22522)
- 2013(22335)
- 2012(20822)
- 2011(19218)
- 2010(19721)
- 2009(18990)
- 2008(18272)
- 2007(16714)
- 2006(15524)
- 2005(14090)
- 学科
- 济(100984)
- 经济(100879)
- 业(54600)
- 农(50682)
- 管理(50525)
- 农业(33584)
- 企(32526)
- 企业(32526)
- 方法(29242)
- 中国(27742)
- 数学(25479)
- 数学方法(25213)
- 业经(24684)
- 地方(24377)
- 学(21940)
- 制(21272)
- 财(19980)
- 银(16175)
- 银行(16152)
- 体(15810)
- 行(15620)
- 贸(15495)
- 贸易(15484)
- 发(15455)
- 易(15034)
- 融(14792)
- 金融(14784)
- 地方经济(13443)
- 环境(12958)
- 策(12921)
- 机构
- 学院(295262)
- 大学(289671)
- 济(129495)
- 经济(126785)
- 管理(106871)
- 研究(104652)
- 理学(89894)
- 理学院(88926)
- 管理学(87452)
- 管理学院(86930)
- 中国(83633)
- 农(64167)
- 京(61269)
- 科学(60821)
- 财(60403)
- 所(53728)
- 农业(49043)
- 中心(48662)
- 研究所(47666)
- 江(47099)
- 财经(46452)
- 业大(45646)
- 经(41752)
- 范(39963)
- 师范(39623)
- 经济学(39520)
- 北京(38699)
- 州(37063)
- 院(36458)
- 经济学院(35319)
- 基金
- 项目(181206)
- 科学(141360)
- 研究(139674)
- 基金(128368)
- 家(110549)
- 国家(109498)
- 科学基金(92157)
- 社会(89457)
- 社会科(84200)
- 社会科学(84180)
- 省(72308)
- 基金项目(66926)
- 教育(62737)
- 编号(59633)
- 划(59126)
- 自然(54581)
- 自然科(53162)
- 自然科学(53148)
- 自然科学基金(52130)
- 资助(51645)
- 成果(49702)
- 发(41853)
- 课题(41374)
- 重点(40640)
- 部(40360)
- 创(36913)
- 国家社会(36804)
- 性(36274)
- 农(35286)
- 制(34995)
- 期刊
- 济(163420)
- 经济(163420)
- 研究(94446)
- 农(67020)
- 中国(65743)
- 农业(44865)
- 财(44863)
- 学报(44306)
- 科学(41514)
- 管理(37404)
- 融(34578)
- 金融(34578)
- 大学(34288)
- 教育(32656)
- 学学(32500)
- 业经(30699)
- 技术(25111)
- 经济研究(24858)
- 财经(23703)
- 问题(22711)
- 业(20630)
- 经(20599)
- 世界(16151)
- 农村(16098)
- 村(16098)
- 贸(15993)
- 农业经济(15779)
- 版(15545)
- 经济问题(15249)
- 技术经济(15132)
共检索到471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峥嵘 杨省庭
法律经济学认为,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的。农村集体土地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要使其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应当以其权属形式的特殊方式,在建立好现行市场法治的框架内,进行新的模式构建,有效整合并且自由流通。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分离,农民对集体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私产化"。
关键词:
法律经济学 土地权流转 公平与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玉瑶
为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政策,面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成员权的保护问题,从农民相关权益受损现状、原因着手分析,为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完善权利保护救济机制,做出相关提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新明 侯泽福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必然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然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本文认为,从法律视角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建设,能有效引导、完善、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使用权流转 承包经营权 物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虹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实 张锦洪
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具有权利启蒙作用,能够增强农民的权利意识,提高集体土地流转的速度和效率。但是,与城市土地的产权登记相比,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主要原因在于集体土地因为农业的弱质化缺乏足够的经济激励。集体土地的流转,必须在积极推进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产权整合,集聚集体土地的经济激励,同时弱化集体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步还原集体土地的要素属性,发挥市场对土地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集体土地流转 土地产权登记 经济激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卫民
加强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农地流转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认为农地流转中一定要让利于民,遵循平等保护和确保收益的价值理念,健全法律法规是前提,规范政府职责是核心,构建市场机制是关键,完善社保体系是保障。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土地权益 平等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珂 周荣伟 王春平 吴德富 李国栋
集体林地流转应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分析了农民林地流转中所涉及的相关权益;指出当前农民林地流转中存在着选择权受到限制和收益权遭受侵害的表现;从林权制度存在缺陷等5个方面分析农民林地流转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从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及林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辛一 高伟
由于我国目前关于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等问题在立法和司法上尚无完善的规定,造成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和与土地不能分离的农民房屋的拆迁安置问题,已成为最易产生矛盾的主要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试图从物权法角度探讨农地征用拆迁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从司法角度考察当前征地拆迁中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保护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设想和思考,以期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保护有所裨益。
关键词:
征地拆迁 土地权益 司法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建勋
计划经济时代沿用至今的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土地一级市场征地与二级市场供地之间形成巨大利差,诱导地方政府乐此不彼地过度行使征地权。在国家作为土地权形式上的管理者缺位,农民又无权维护自身土地权益的制度安排下,造成了耕地资源流失的难以遏制。对此,及时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让农民能真正维护自己的土地权益,成为从源头上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的最佳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 权益维护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青贵 王祎
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事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权和发展权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制度惯性等因素引致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缺失。重振互助合作文化,健全公平配置的法律保障机制、损害救助与转移机制以及实现配置行为的可归责性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权益配置失衡的制度矫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健雄 郭泽喆
"三权分置"思想发端于承包地,而后针对宅基地阐发,体现出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全局改革中的理论兼容和制度弹性。当前,"三权分置"研究呈现块状化特点,有必要开启全景视角,审视和应对推行"三权分置"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此,可在自物权和他物权二分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土地权利体系再解构为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担保权三个层次,结合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三类主要农村集体土地特殊性的分析,提炼能够反映、重构和化简农村集体土地生产关系复杂性的立法思路。具体而言,所有权是原权利,农村集体土地的次级权利和各项权能均由其衍生。作为次级权利,使用权的实现包括初次分配和复次流转两种形态。担保权是次级权利的延伸,其存在基础是使用权的可流转性。立法远景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代理人"均应逐渐过渡为一元化,国家应克制对所有权的僭越以及垄断同类土地市场的冲动,方能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名实相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立法和实践经验表明,复次流转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去身份化和对价化;通过物权化方式保护复次流转取得的权利是可行路径,使用权流转的行政管制逐步退出是大势所趋。若以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担保属性为立法意旨,则其复次流转取得权利的物权化立法方向务必坚持,今后立法的关键在于创设符合规律的、科学的担保权利实现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凯
基于土地资源的稀缺,现如今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在与日俱增,因此土地供需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缺口。这也激发了政府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而牟取巨额利益的冲动,使得土地征收项目越来越频繁,而这期间呈现出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突显出了传统的关于土地的法律法规面对与目前的土地改革形势的不适应和消极制约,因此只有修改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相关法律制度,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政府征收 法律困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农村土地权属问题看似一个显问题,实质不然。尽管学术界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高度关注,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从调查结果看,样本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同以"国家所有"为主。这一结果固然与样本的本身阅历肤浅有关,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样本农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高度关注的,他们的"明知故犯"式的矛盾选择是有其特定原因的,也是符合理性行为准则的。农村土地权属法律界定的模糊化与实践操作的国家意志化是导致样本农民做出这一"明知故犯"结果的根本动因。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国家的法律规定固然重要,实践操作更重要。一个不把农民土地所有权益放在相应位置的管理制度,是不会得到农民认可的,由抗争引发的农地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远风
农村空心化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土地闲置、产业空洞等农村凋敝的经济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农村经济机会的缺乏。土地权利配置不当是导致农村经济机会缺乏的核心原因。治理农村空心化就是要增加农村经济机会,改变生产要素单向度向城市流动的格局,遏制农村的全面衰退,恢复或增强农村经济社会活力。由于土地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农村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留住甚至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因此,治理农村空心化应从激活附着在土地上的经济机会入手,调整和完善各类土地权利,为农村土地的充分有效使用开创制度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