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3)
- 2023(3615)
- 2022(3032)
- 2021(2466)
- 2020(1965)
- 2019(4230)
- 2018(3888)
- 2017(6770)
- 2016(3849)
- 2015(4157)
- 2014(4077)
- 2013(3837)
- 2012(3614)
- 2011(2853)
- 2010(3328)
- 2009(3276)
- 2008(2804)
- 2007(2528)
- 2006(2244)
- 2005(2100)
- 学科
- 管理(16751)
- 济(12887)
- 经济(12883)
- 审计(12092)
- 业(11204)
- 企(10124)
- 企业(10124)
- 环境(8369)
- 财(6159)
- 各类(5853)
- 方法(5469)
- 划(5120)
- 务(4707)
- 财务(4699)
- 中国(4638)
- 财务管理(4635)
- 企业财务(4455)
- 规划(4007)
- 环境规划(3903)
- 数学(3899)
- 数学方法(3850)
- 法(3468)
- 学(3429)
- 业经(3264)
- 农(3006)
- 地方(2925)
- 资源(2844)
- 技术(2752)
- 融(2679)
- 金融(2679)
- 机构
- 学院(52771)
- 大学(52418)
- 管理(19769)
- 济(19631)
- 经济(19178)
- 理学(17167)
- 理学院(17023)
- 管理学(16795)
- 管理学院(16715)
- 研究(15396)
- 中国(13179)
- 京(11928)
- 财(11379)
- 财经(9254)
- 科学(9111)
- 江(8480)
- 经(8348)
- 中心(7774)
- 所(7741)
- 财经大学(6844)
- 农(6808)
- 北京(6772)
- 州(6713)
- 业大(6680)
- 研究所(6346)
- 院(6244)
- 范(6148)
- 会计(6138)
- 师范(6090)
- 商学(6084)
- 基金
- 项目(36162)
- 科学(28401)
- 研究(26804)
- 基金(26189)
- 家(22911)
- 国家(22742)
- 科学基金(19823)
- 社会(17839)
- 社会科(17050)
- 社会科学(17043)
- 省(14257)
- 基金项目(13708)
- 自然(12488)
- 自然科(12084)
- 自然科学(12082)
- 教育(11894)
- 自然科学基金(11835)
- 划(11509)
- 资助(10586)
- 编号(10533)
- 成果(8605)
- 重点(8337)
- 部(7898)
- 国家社会(7685)
- 制(7517)
- 课题(7479)
- 发(7459)
- 科研(7373)
- 创(7183)
- 项目编号(6984)
共检索到82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司艳萍 杨长青
近年来会计造假丑闻越演越 烈,既涉及到美国的安然、 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国际 性的大型上市公司,也有中国的银 广夏、蓝田股份、东方电子等上市 公司,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注册会 计师行业一度面临诚信危机和发 展危机,也使许多人开始对注册会 计师行业“经济警察”的作用产生 质疑。当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有 很多方面,诸如我国注册会计师从 业数量不足,专业胜任能力不强, 独立性不高,政府干预严重,审计 市场关系失衡等问题,但是笔者认 为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约束环 境弱化才是审计质量不高的深层 次原因和动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诚 郑江淮
一、引言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公司金融成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中最热门的研究对象。在研究方向上,公司金融研究在20世纪末经历了一次转变,即从关注公司金融行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转向对公司金融行为的法律约束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法系下行为模式的比较,诞生了"法与金融"研究方向。本文拟对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焕民 谢盛纹
审计师轮换违规行为是目前我国审计服务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本文采用2008-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审计师轮换违规行为对审计报告决策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审计师轮换违规行为会导致审计报告激进,损害审计结果的公允性;超时审计期越长,审计报告激进度越高;而轮换之后的冷却期越长,越有助于恢复并保持审计独立性,降低审计报告激进度。此外,法律约束环境的强化能够缓解轮换违规行为对审计结果的负面影响。由此,我国应重点完善审计师执业行为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审计职业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小奕
以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2 700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作为观察样本,考察了税收征管和法制环境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税收征管的"掠夺之手",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良好地区法制环境能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而且健全法制环境还能改善税收征管的"征税效应"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弱化税收征管、融资约束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划分不同企业规模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因此,构建良好法制环境,规范地方税务机关征管行为,压缩征管活动"自由裁量权",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法制环境 税收征管 倾向得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钢特木尔
税务代理是一种专项代理,是民事代理中委托代理的一种。因此,税务代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务委托或劳务提供,而是负有法律责任的契约行为。但过去税务代理行使的结果只是通过民法通则等法律条款进行约束。2002年9月7日颁布、10月1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第98条明确规定:“纳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青梅 张原 冯苒
为检验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文章在考虑法律环境的基础上以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控审计之前与之后的数据作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对样本企业进行纵向追踪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与较好的法律环境均可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前者影响程度更强,且通过二者交互项进一步研究发现,二者存在相互削减作用,相比未实施内控审计的企业,法律环境对已实施的企业盈余操纵抑制作用较弱,随着法律环境的改善,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减弱。文章从法律环境约束角度细化了内部控制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效果,也为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政策改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盈余质量 法律环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傅绍正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控制事务所转制政策对审计质量的系统性影响,从事务所层面考察转制是否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以及法律环境是否影响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改善。研究发现,事务所转制后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转制前;地区法律环境越好,事务所转制后,审计质量的改善程度越大。本文为评价监管部门推动事务所转制提供了更直接、更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提示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强化宏观法律环境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俊民 刘孟迪 石玉
本文实证研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审计行业的外部风险约束因素,包括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对提高审计市场效率的有效性及差异性。首先结合我国特殊制度环境的分析,构建决定审计师最优努力和审慎程度的审计成本模型,然后选取2007-2012年被提起法律诉讼或受到政府管制主体处罚的审计师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检验法律约束程度和政府管制力度的提高是否显著改善审计师执业质量。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外部风险约束主要由政府管制主导,法律约束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部和中注协责令整改要求、行业内通报批评的管制措施并未显著加强审计师执业质量,但"多头监管"显著加强了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国宇 王善平
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较大法律责任压力时将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也应该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无论是采取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制,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合伙制事务所并没有表现出更加谨慎的态度。但无论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制下,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审计收费越高,审计质量越低,上市公司通过付出更多的审计费用获得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关键词:
法律责任 合伙制 审计质量 审计收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建 李维安
近十年来,交叉上市约束效应的研究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体现为将约束效应进行了法律约束和声誉约束的细分。根据此研究趋势,本文将相关文献分为两类:一类集中探讨交叉上市的法律约束效应,这类研究强调法律制度的合规性,是早期研究的主流;另一类集中探讨交叉上市的声誉约束效应,这类研究重视市场监督的有效性,正在逐步兴起。本文的文献梳理将有助于理解交叉上市约束效应的作用机理,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交叉上市 约束效应 法律约束 声誉约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光勇 曹建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表明,不同法律惩罚方式和损失计量模式对审计师的工作激励将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审计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从社会成本与最佳投资水平两个角度来判定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优劣与否是适当的,并且不同审计法律制度安排对社会成本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因而,能够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实现最佳审计师努力程度和社会最佳投资水平的法律惩罚方式和损失计量模式,是一个社会所应追求的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中国现行审计法律制度安排的调整与修订需要以此作为基本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健 魏春燕
基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以来陆续从有限责任公司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转变的制度背景,利用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事务所转制对审计经验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事务所转制强化了审计经验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这表明由事务所转制引起的法律风险提升有效地约束了注册会计师个人行为,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利用经验积累来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也表明,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经验的利用程度可能是法律风险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之一。针对以往审计经验与审计质量影响关系文献不一致的研究结论,我们从法律风险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并验证了事务所转制对促进审计质量提高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事务所转制 法律风险 审计经验 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广飞
并购重组是银行业扩大资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提升竞争能力、谋求迅速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并购重组建立具有超强竞争力的金融超市或银企集团是世界潮流。我国目前还没有规制银行并购行为的商业银行并购法,现存的《民法通则》《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业并购有一定涉及和调整。总体说来,我国法律对银行并购问题的规范过于简单、有关规则残缺不齐、并购规则在监管有效性和合理性方面的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良根
对本案的判决依据保险条款的解释。保险条款解释的效力来源于保险条款的效力 ,由于保险条款与法律法规有着本质区别 ,所以其效力来源于保险合同双方的约定。因为 ,即使是监管部门制定的保险条款在被裁入保险合同前 ,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关键词:
保险条款 条款解释 法律效力 无效驾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