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3.52.22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4)
2023(19064)
2022(15884)
2021(14737)
2020(12815)
2019(29193)
2018(28628)
2017(53818)
2016(29413)
2015(32958)
2014(32308)
2013(32127)
2012(29359)
2011(26289)
2010(26026)
2009(24499)
2008(24566)
2007(21962)
2006(18997)
2005(17232)
作者
(86511)
(72506)
(72154)
(68555)
(45999)
(34801)
(32791)
(28311)
(27351)
(25561)
(24695)
(24231)
(23018)
(22855)
(22619)
(22294)
(21902)
(21626)
(20963)
(20894)
(18054)
(17680)
(17676)
(16419)
(16301)
(16208)
(16188)
(15897)
(14513)
(14460)
学科
(125332)
经济(125191)
(108618)
管理(98202)
(96715)
企业(96715)
方法(60489)
数学(50831)
数学方法(50287)
(40943)
(36129)
业经(34971)
中国(31671)
(29984)
财务(29941)
财务管理(29889)
企业财务(28475)
(25178)
农业(25100)
(24192)
贸易(24180)
(23613)
(22218)
技术(21775)
(20431)
理论(19583)
(19515)
地方(19220)
(19201)
(18451)
机构
学院(426008)
大学(424102)
(179113)
经济(175956)
管理(167952)
理学(145191)
理学院(143710)
管理学(141428)
管理学院(140660)
研究(140334)
中国(110555)
(88907)
科学(86830)
(83130)
(79113)
(71735)
财经(66979)
业大(66728)
研究所(65207)
中心(64866)
农业(62802)
(62495)
(61134)
北京(55403)
经济学(54870)
(49903)
财经大学(49827)
经济学院(49665)
(49205)
(49165)
基金
项目(285325)
科学(225411)
基金(211138)
研究(200426)
(186788)
国家(185267)
科学基金(159255)
社会(129692)
社会科(123176)
社会科学(123138)
基金项目(111405)
(110069)
自然(105925)
自然科(103616)
自然科学(103582)
自然科学基金(101859)
(93462)
教育(91259)
资助(86837)
编号(78214)
重点(64315)
(63200)
成果(61990)
(61291)
(59946)
创新(56859)
科研(56034)
(55357)
国家社会(54798)
教育部(53900)
期刊
(191531)
经济(191531)
研究(117216)
中国(77456)
(71562)
学报(71484)
(69578)
管理(65138)
科学(64891)
大学(53623)
学学(51203)
农业(48739)
(38632)
金融(38632)
技术(37099)
财经(34074)
教育(33077)
业经(31804)
经济研究(31232)
(29601)
(29301)
问题(25387)
技术经济(23068)
(22181)
统计(21502)
(21347)
财会(20459)
世界(20285)
(19813)
国际(19389)
共检索到62313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飞  陈亚会  徐长生  
在我国强调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大背景下,法律执行效率这一软环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地市级法律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律执行效率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要素投入、产权属性等企业异质性因素以及区域差异后还发现:法律执行效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且对劳动密集型私有企业的正面效应更大;较高的法律执行效率还能通过保护技术和专利等显著提升高研发投入型企业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因较差的法制环境削弱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珊珊  
理论上,非房地产企业进入房地产行业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其作用机制在于,进入房地产行业会挤出主营业务的研发投入,从而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基于2003—201 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以三种方式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跨界投资房地产行业的行为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控制内生性之后,结果依然成立。最后,反事实分析也表明,若实际投资房地产的企业选择不投资房地产行业,其全要素生产率会显著增加;若实际未投资房地产的企业选择投资房地产行业,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平祥  李宝伟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佳   王佳瑞   郭俊汝  
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商帮文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分析表明,在法律制度环境和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商帮文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文章为评估商帮文化的影响作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证据支撑,也为探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路径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2000~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全面测算,得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的增长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仍未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摆脱依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应继续增加科研力量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对其发挥显著作用。最后,从收敛性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其中,收敛速度以西部最快,中部最慢,说明中国各个地区都存在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利用122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两个维度分析金融部门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显著促进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其提高,两者的净效应为正。在分组别研究中,高收入国家金融部门的出口竞争效应可以促进技术进步,进口溢出效应会抑制技术进步;低收入国家出口竞争效应和进口溢出效应都可以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震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姚萍  程盈莹  
国际分散化生产对参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分析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分散化生产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国际分散化生产促进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在西部,国际分散化生产却有负效应;人力资本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的生产率效应为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明霞  高珊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究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化以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农业技术不断进步而技术效率略显不足;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相较于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产出效率,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一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健  盘宇章  
基于1998—2014年期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进行测算以及对其进行分解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金融发展与TFP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正增长,年均增速为1.6%。中国的TFP增长动力源泉为技术进步(2.2%)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0.6%)。金融发展和TFP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即金融发展对TFP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发展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的54.5%时,金融发展抑制TFP的增长;当金融发展增速与实体部门经济增速之间的差异低于54.5%时,金融发展会促进TFP的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耕瑞  
本文采用我国2001~2015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相应的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增长速度最快,中部次之,东部最慢。进一步地,运用系统矩估计(SYS-GMM)方法探讨影响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因素。从全国层面来看,保险深度和证券化水平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银行贷款能力、居民储蓄能力和信贷结构却对其起抑制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的影响作用基本是与全国保持一致的,而中部和西部却是与全国有所差异的。但值得肯定的是,银行方面对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作用是较为突出的,要想提高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对银行方面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亓爱凤  
本文考察了公司治理及两种市场约束(产品市场竞争与并购接管威胁)对中国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提高,并且产品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并购接管威胁则阻碍公司技术进步;(3)从机构持股比的视角看,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替代性,而从股权集中度及管理层薪金工资视角看,并购接管威胁与公司治理的交互影响对公司技术进步具有互补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