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7)
- 2023(5022)
- 2022(4344)
- 2021(3945)
- 2020(3291)
- 2019(7090)
- 2018(7214)
- 2017(13291)
- 2016(6966)
- 2015(7464)
- 2014(6810)
- 2013(6411)
- 2012(5571)
- 2011(4485)
- 2010(5067)
- 2009(4862)
- 2008(4066)
- 2007(3462)
- 2006(2975)
- 2005(2641)
- 学科
- 管理(20144)
- 济(18520)
- 经济(18497)
- 业(16576)
- 企(14594)
- 企业(14594)
- 审计(12139)
- 制(8355)
- 财(7807)
- 银(7675)
- 银行(7672)
- 方法(7552)
- 行(7358)
- 中国(7245)
- 融(6964)
- 金融(6963)
- 各类(5873)
- 数学(5722)
- 数学方法(5644)
- 业经(5544)
- 农(5487)
- 务(5288)
- 财务(5275)
- 财务管理(5209)
- 体(4916)
- 企业财务(4838)
- 贸(4590)
- 贸易(4576)
- 易(4474)
- 体制(4430)
- 机构
- 学院(81066)
- 大学(77288)
- 管理(29610)
- 济(28478)
- 经济(27719)
- 理学(24976)
- 理学院(24760)
- 管理学(24327)
- 管理学院(24186)
- 研究(22240)
- 中国(21970)
- 财(17661)
- 京(16500)
- 财经(13670)
- 科学(12858)
- 江(12800)
- 经(12409)
- 中心(11831)
- 所(10935)
- 州(10496)
- 财经大学(10217)
- 农(9676)
- 北京(9485)
- 业大(9434)
- 范(9240)
- 师范(9141)
- 研究所(8986)
- 技术(8835)
- 院(8679)
- 商学(8654)
- 基金
- 项目(52762)
- 研究(41195)
- 科学(41182)
- 基金(37239)
- 家(31805)
- 国家(31524)
- 科学基金(27510)
- 社会(25668)
- 社会科(24369)
- 社会科学(24365)
- 省(21435)
- 基金项目(19492)
- 教育(19116)
- 编号(18230)
- 划(17390)
- 自然(17138)
- 自然科(16689)
- 自然科学(16687)
- 自然科学基金(16369)
- 资助(14679)
- 成果(14627)
- 课题(12367)
- 项目编号(12109)
- 重点(11972)
- 性(11445)
- 创(11421)
- 部(11275)
- 年(11130)
- 制(10900)
- 发(10875)
共检索到127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尚兆燕
在现代审计中,法律强有力地介入审计行业的监管,在审计师提供瑕疵报告时,引入了侵权原则,因此审计师承担了比契约更重的责任,审计准则也不再是审计师最后的法律底线。法律对审计行业这种介入是必要和有效的,它能够对完善准则和优化审计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法律 介入 本质 契约 侵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铭超
资金总量约在2万亿至3万亿美元的主权基金对美国银行业具有巨大吸引力。尽管出现一些松动的迹象,美国对主权基金投资银行业的法律监管依旧严格。中国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中国的主权基金在投资美国银行业时享受合情、合法、合理的待遇。
关键词:
美国 主权基金 投资银行业 法律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丽娟
香港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是较全面、较系统,香港银行业条例经历了几次大的修订和多次小的修改。“香港银行业的监管机构及其法律依据”一文有所介绍,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香港银行业是很有益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法律风险机制是资本市场约束审计师行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机制。本文以2002年至2010年7月期间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的处罚公告为研究样本,对2001年后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审计法律风险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表现为对审计失败的识别及惩罚力度都非常弱,审计师面临的实际法律风险较低,极容易诱发审计报告行为中的独立性风险。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审计 法律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勃
一是美国与欧盟审计监管法律框架。美国萨班斯法案。21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一系列著名企业的财务丑闻,包括世通、安然和泰科等,这些财务丑闻都涉及企业内部高管人员在财务记录上造假,从而掩盖内幕交易、隐匿债务、虚增资产等手段。这些财务丑闻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不仅是对美国上市公司秩序的扰乱,也是对美国的会计审计制度及其监管体系的严重冲击。针对此次严重事件,美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越华 向己兰 冯均科 冯春雨 王鑫
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期间约谈事务所提示年报审计风险是中注协一种重要的监管方式。基于此,本文以2017-2019年年报审计报告中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当事务所在年报审计期间受到中注协自律性监管后,会在年报审计报告中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而也提高了下一期年报审计的价格,即关键审计事项通过披露审计风险发挥了中介的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妍 赵杰
"金融的法律理论"是融合了法律不完备理论的一种研究范式,既包括宏观层面金融与公法秩序、私法规则的内生关系,也涵盖微观层面金融监管的成本与完善路径。"穿透式"监管是对金融新业态跨界经营、金融新产品交叉持有、以及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所进行的监管回应,但存在监管"穿透"边界划定不清、监管对象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金融的法律理论"视域下,"穿透式"监管本身可以理解为对"标准化能力"的提升,其包含法律(监管和裁判)与金融发展的内生关系、合理确定金融监管权的边界、法律的"弹性"理论。在"金融的法律理论"框架下,"穿透式"监管有以下提升路径:在法律规范层面,以法律、行政法规形式统一监管标准,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作用;在金融监管层面,完善监管机制,实现法律"弹性"适用;在技术层面,提升"标准化能力",降低监管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斌
基于互联网征信电子授权业务发展实际,从法律视角分析电子授权行为效力问题,进而分析对征信监管带来的挑战,提出政策建议:完善征信电子授权业务制度规范,确保身份识别技术的法律有效性,强化对电子授权行为全流程监管。
关键词:
征信 电子授权 法律 监管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敏
[目的/意义]在实施国家大数据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大数据交易刚起步就显示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但因并未形成规范的交易规则以及大数据交易内在的交易风险,愈发显示出法律监管的必要性。[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大数据交易的实践情况和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规则的基础上,认为大数据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着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大数据交易平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主体。[结果/结论]基于大数据交易之商事交易的本质特征,认为大数据交易应以交易安全为终极价值目标,以交易安全和数据自由流通为原则,并通过行政法规确立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并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林春 项剑
全球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如何加强对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已成为我国当前证券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后,通过对全球在加强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方面的透视,指出我国今后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会志 刘建
对互联网理财的监管应体现适当的风险容忍度,既要防范重大风险,又要避免过度监管,对互联网理财进行全面与客观的评价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余额宝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理财热潮,微信理财通则以其6亿用户的社交平台备受瞩目,二者引领的互联网理财成为最受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截至2014年2月18日,余额宝用户数超过了6100万,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理财通于2014年1月22日上线,当天募得资金8亿元,6个工作日规模就超过了百亿元,余额宝和理财通所对应的货币基金份额已超过全国居民存款规模的1%。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丽瑛 韩伟
动产质押监管业务是物流企业顺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会同银行开发的金融物流服务项目,成为近年物流业争相开拓的一项创新业务。从法律属性来看,首先,在业务名称的规范使用上,要排除仓单或提单等权利出质方式;其次,在业务担保方式的约定及履行上,要遵循物权法定原则,动产存放于监管人仓库模式属于动产质押的担保方式,动产不发生位移而存放于债务人仓库的模式应属动产抵押担保方式,而动产存放于第四方仓库模式则不产生物权担保权能,仅可通过合同来约定各方义务;再次,要注意区分监管与保管的区别,明确监管人的监管义务内容,避免承担过重责任,导致收益与风险的失衡。
关键词:
动产质押 监管 融资 金融物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斌彬
随着民间财富的迅速增加,私募基金在我国的规模不断扩大,但至今其仍处于灰色地带,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考察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已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国不仅应顺势而为,及早承认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而且在今后立法上应着眼于投资者人数与资格、发行方式、管理人与发起人条件、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范,使之在法律监管的框架下健康发展。
关键词:
私募基金 法律监管 合法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戚庆余
多层嵌套资管产品是资本市场上参与者与监管方多年博弈的结果,也是国家监管的重点,部分原因产生于我国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现状。应重视这种多层嵌套造成的资本市场上风险积聚的效应,对现有监管体制和监管法规进行完善,整合监管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建立统一的资管产品平台,抓住重点,实施穿透监管,加强信息披露,明确法律责任,并且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监管,防范监管俘虏现象,有针对性地化解监管难题。
关键词:
多层嵌套 资管产品 规避 监管 法律规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祝丽丽 周雨 吴瀚然
商事制度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倒逼市场监管体制作出调整。单纯依靠政府监管难以适应新时代下市场主体的变化,借助信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推行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改革和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北京、上海和广东信用行业协会通过搭建关联性平台、聚焦行业政策和共享信用信息三条路径,在辅助政府、维系行业和服务企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值得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