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
2023(1299)
2022(1075)
2021(876)
2020(777)
2019(1676)
2018(1658)
2017(3305)
2016(1721)
2015(1949)
2014(1829)
2013(1836)
2012(1634)
2011(1496)
2010(1552)
2009(1543)
2008(1622)
2007(1461)
2006(1209)
2005(1141)
作者
(4703)
(3882)
(3778)
(3700)
(2488)
(1798)
(1773)
(1484)
(1423)
(1400)
(1323)
(1255)
(1206)
(1206)
(1199)
(1180)
(1179)
(1111)
(1099)
(1088)
(975)
(951)
(884)
(881)
(873)
(872)
(825)
(800)
(764)
(761)
学科
管理(7134)
(6469)
经济(6466)
(5824)
(5688)
企业(5688)
(3175)
(2540)
方法(2446)
(2202)
财务(2202)
财务管理(2201)
企业财务(2036)
业经(2031)
(1782)
数学(1743)
数学方法(1725)
理论(1673)
教育(1471)
中国(1409)
(1310)
(1275)
(1222)
金融(1222)
法令(1198)
(1164)
贸易(1164)
理法(1146)
管理法(1146)
(1145)
机构
学院(25812)
大学(25645)
管理(8845)
(8542)
经济(8353)
理学(7633)
理学院(7548)
管理学(7447)
管理学院(7393)
研究(7133)
中国(5680)
(5242)
(4611)
科学(4275)
财经(3818)
(3753)
(3752)
师范(3735)
(3599)
(3421)
北京(3317)
中心(3099)
研究所(3094)
(3066)
师范大学(2997)
业大(2976)
法学(2781)
财经大学(2780)
(2764)
(2754)
基金
项目(15924)
研究(12433)
科学(12402)
基金(11391)
(9767)
国家(9663)
科学基金(8216)
社会(8084)
社会科(7555)
社会科学(7554)
(6009)
基金项目(5771)
教育(5726)
编号(5192)
(5153)
自然(4928)
自然科(4770)
自然科学(4769)
自然科学基金(4699)
成果(4470)
资助(4452)
重点(3571)
课题(3557)
(3506)
项目编号(3464)
(3369)
(3361)
国家社会(3337)
(3290)
(3252)
期刊
(10397)
经济(10397)
研究(7274)
中国(4790)
(4731)
学报(3997)
教育(3734)
管理(3504)
科学(3382)
大学(3066)
学学(2874)
(2504)
财经(2330)
业经(2163)
(2108)
金融(2108)
(1938)
技术(1755)
农业(1679)
经济研究(1662)
财会(1629)
商业(1406)
(1405)
会计(1386)
(1360)
问题(1340)
国际(1272)
图书(1242)
资源(1181)
(1100)
共检索到37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亚飞  
人性假设是关于人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秦诸子学说、西方基督教思想以及近现代思想家等,都对人性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法律属于一种规范人之行为的规章制度,对于人性的窥探与研究,实乃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对人性议题具有共同的理论旨趣,推导出类似的法律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而中西人性预设的差异性则导致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构架和法律文化特点。对人性的诸般言说,其真正的意义并非对人性之善恶有所定论,而在于发现人性作为价值维度在法律创制、实践过程中的解释力量。人性不仅是法律产生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法律得以发展、存续的价值根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道宽  
将看待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理论前提设定为功利主义的人性基础,即是在法治人性基础之上对此问题的一个理论回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本能是基于生理反应的结果,它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而"性"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类的活动才是社会性的,因此,"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既然"性"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就不是天然的,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本"性。通常所谓的"本性"实际上是对先天的"本能"或后天养成的"人性"的误用,这也意味着不存在"性恶"或"性善"之说。同时,虽然人具有先天的本能,但生活在群体中的人的本能必然会受到一定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因而,人的本能就会逐渐让位于后天养成的人性。另外,人性具有多层次性,它是不断演进的,具有社会认同精神的超我是人性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佘少峰  
国际海运服务环境保护不仅是国际环境法律问题,而且更是国际服务贸易法律问题。各国在国际海运服务环境保护中应该谨慎行使国家主权,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审慎利用生命例外原则,不应妨碍国际海运服务贸易自由化,并通过国际合作和真正落实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来提高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参与国际海运服务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国际海运服务环境保护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建华  何玉杰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学生状告高校诉讼案件反映出高校学生管理规范所存在的缺陷:高校学生管理规范的内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管理规范制定的程序缺失、学生的合法权益救济途径不畅是高校学生管理规范失范的具体表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规范法治化是推进依法治教、矫正失范权力、保障基本权利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要遵循法律法规原则,要完善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程序,健全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关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的渊源,一直有争论。WTO一揽子协议是WTO法律渊源的根基,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至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报告能否成为WTO法律渊源,一些学者主张纳入。笔者认为这将可能损害WTO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因此主张不宜纳入。另外,参照国际法的渊源,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均有可能成为WTO法律的渊源,但权威国际法学者的学说,是不能作为WTO法律的渊源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瑞芳  
现代社会的"在家上学"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强制入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各国的应对并不相同。作为"在家上学"较为活跃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州逐渐承认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但其法律渊源较为复杂。本文考察了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的立法状况,试图厘清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并认为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呈现出"重权利、多选择、渐进而行"的特点。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奎  
确定性是语言在特定条件或语境下相对具体化的展现。法律规范的适用,是规范语词的模糊性和确定性相互调适和转化的过程。由此,阐释成为架通二者的必经桥梁。阐释中,应注重以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背后最小意义单元的价值为原点,通过意向性活动对蕴含着丰富内涵的价值进行多维度的勾连和整合,进而,在阐释者与被阐释者的视域融合中形成同构共相体。同时,在众多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围绕相互趋同的价值轴心,通过多数议决或综合折洽机制,形成有机共识,从而获取具备社会整合功能的建构性结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浩楠  
借助需要层次理论剖析人性可知:人性中的"善"与"恶"有差别地分布在每种基本需要中。一定时间内,人性总体倾向于仅呈现出"善"或"恶"的一面。"善"是人性的最终趋势。这客观上要求立法者创制的法律不仅要能"弃恶",更要能"扬善"。微观层面,立法者可以"倾斜保护"为手段,以"实质正义"为目的,针对性设置行为模式和法律结果。宏观层面,立法者应积极回应法律关系中可能彰显之人性"善"。立法者应从社会整体高度,合理判断当前社会关系之"优势需要",并注重以奖励性规范为基础设置法律结果。此外,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法律人性假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浩楠  
借助需要层次理论剖析人性可知:人性中的"善"与"恶"有差别地分布在每种基本需要中。一定时间内,人性总体倾向于仅呈现出"善"或"恶"的一面。"善"是人性的最终趋势。这客观上要求立法者创制的法律不仅要能"弃恶",更要能"扬善"。微观层面,立法者可以"倾斜保护"为手段,以"实质正义"为目的,针对性设置行为模式和法律结果。宏观层面,立法者应积极回应法律关系中可能彰显之人性"善"。立法者应从社会整体高度,合理判断当前社会关系之"优势需要",并注重以奖励性规范为基础设置法律结果。此外,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法律人性假设对社会法和经济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建芳  陈辉发  蒋义宏  
本文以全球38个主要股票市场2000至2007年间199667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以股票市场审计师规模和审计定价为基础,采用整体质量指数法构建了一个用于评价股票市场整体审计质量的综合指标——审计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法律渊源、投资者保护与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英美法系国家(地区)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审计质量显著高于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在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范围内,斯堪的纳维亚大陆法系国家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审计质量最高,法国大陆法系国家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审计质量次之,而德国大陆法系国家(地区)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整体审计质量最低。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小宾  霍帆帆  霍朝光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政策是国家引导和调控信息公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要规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政策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761条信息公开政策进行多维度测量,解析我国信息公开政策中的权力主体、法律渊源和政策工具使用情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公开政策相关权力主体,虽然涉入有一定滞后性,但是整体参与度很高,权力协同较深;相关法律渊源关系切实反映出我国由企业信息公开向政府信息公开转变的历程,以及企业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发展的特色;基于内容维度和工具维度的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发现我国信息公开政策存在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欠佳等问题,未来应该加强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甲国  
文章通过对监管型政府崛起的理论回顾,总结三个特点:(1)政府有较强的监管规则;(2)激励企业依法合规;(3)政府监管加诉讼优于单一诉讼。政府监管是事后诉讼、事前监管、两者兼备和撒手不管这四种选项中最佳的选择。并据此提出法律合规制度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其保证企业以较低成本实施监管提升绩效,避免违规处罚达成社会责任,避免违规导致商誉减损和商业机会丧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北生  
教育是属人的世界,人性是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坚实基础。教育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为了人的发展和人自身素质提高的实践活动。教育必须以人性为基础,真正开展人性化教育,具体做到:教育要以人性为基础,关注"育人"与"成人";教育人性化要克服"人的空场",并善用"惩罚";教育人性化要坚持鲜明的生命立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的第八至十一条对劳动合同领域的竞业限制进行了规制。但从法、理、情三重视角来审视,这一规定存在缺陷,原因在于其混淆了"经济补偿"与"经济补偿条款"、合同履行与合同效力的概念,其对于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很可能导致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