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8)
2023(10988)
2022(9046)
2021(8169)
2020(6652)
2019(14862)
2018(14529)
2017(27277)
2016(14696)
2015(16338)
2014(16488)
2013(16070)
2012(15431)
2011(14089)
2010(14707)
2009(14067)
2008(12969)
2007(11985)
2006(10916)
2005(10391)
作者
(43546)
(36057)
(35921)
(34100)
(22927)
(17257)
(16394)
(13997)
(13878)
(13136)
(12271)
(12158)
(11759)
(11659)
(11479)
(11214)
(10626)
(10535)
(10387)
(10260)
(9335)
(8876)
(8787)
(8312)
(8185)
(8146)
(8118)
(8020)
(7416)
(7370)
学科
(64100)
经济(64027)
管理(41700)
(40877)
(32414)
企业(32414)
(27535)
金融(27528)
中国(27130)
(24825)
银行(24799)
(24205)
地方(21844)
(18415)
方法(18312)
(17713)
(16342)
业经(16166)
数学(15348)
数学方法(15234)
农业(12969)
(12159)
(11772)
财务(11732)
财务管理(11714)
(11399)
企业财务(11302)
中国金融(11226)
地方经济(11056)
(10989)
机构
学院(208264)
大学(204489)
(85900)
经济(83836)
研究(77121)
管理(72963)
中国(65669)
理学(60193)
理学院(59476)
管理学(58498)
管理学院(58119)
科学(45114)
(44938)
(43085)
(40125)
(36869)
中心(36364)
研究所(35702)
(33891)
财经(32576)
北京(29339)
(29279)
业大(28747)
农业(28434)
(28261)
(28234)
(28176)
师范(27832)
经济学(25894)
(25162)
基金
项目(128786)
科学(99950)
研究(97393)
基金(89802)
(77889)
国家(77101)
科学基金(64942)
社会(60585)
社会科(57453)
社会科学(57443)
(52543)
基金项目(46511)
教育(43786)
(43200)
编号(40685)
自然(39698)
自然科(38713)
自然科学(38701)
自然科学基金(37962)
资助(37114)
成果(34230)
(33523)
课题(29840)
重点(29191)
发展(27267)
(27252)
(26908)
(26817)
(25175)
创新(25144)
期刊
(107708)
经济(107708)
研究(68844)
中国(52167)
(38505)
金融(38505)
(35816)
(33509)
学报(32281)
管理(29613)
科学(28836)
教育(26990)
大学(24490)
农业(23512)
学学(23111)
业经(19170)
技术(18279)
经济研究(17230)
财经(16698)
(14341)
问题(13677)
(11929)
国际(11747)
(11502)
商业(10232)
世界(10151)
理论(9759)
(9730)
论坛(9730)
现代(9485)
共检索到349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钰新  
法与金融的研究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近年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在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的基础上 ,对其两个主要观点分别加以探讨。首先 ,其投资者保护这一核心概念因为忽略了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激励 ,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通过法律对合约的维护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其次 ,在法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上 ,无论是基于司法体系本身还是基于法系起源的政治经济分析都忽视了政府管制对法律体系的补充作用。最后 ,针对处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汉平  
有效的金融体系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目前存在两类典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市场化”是20世纪后期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而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是全球金融体系市场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传统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社会经济变革存在明显不适应,因此,进一步壮大机构投资者规模,加快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基础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劲松  
本文关注近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条件,特别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背景下法规和公司章程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情况。从纸面立法的角度看,对投资者的保护自清代末期以来呈现出由弱变强的变化趋势;但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实施效果并未出现相同趋势。同时,法律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水平并没有呈现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联。这一发现证伪了法律环境对金融发展水平有决定作用的论断。在整理档案的基础上,本文发现近代商人在公司法对投资者保护普遍缺失的制度环境下,通过与政治力量结合、依赖家族纽带等形式获得相对安全的产权保护,这使近代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直接金融市场发展较为落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许琳  
公司上市后长期业绩不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异象”,主流的理论解释集中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两个问题上,可见投资者保护的增强有利于缓解这种“异象”。为此,本文基于法和金融理论,以1991-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发展对公司上市后长期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发展,公司上市后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异象”有所缓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新宝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巨大的缺陷,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效率,我们需要找出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效率背后的其他因素,比如在殖民统治期间形成现在仍有国家在遵守的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分组的t检验分析发现,法律制度是一个影响金融体系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辉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了国内外金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得到了推广,要在中国成功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从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信贷机制、支持环保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磊  邵兴宇  王宇  
各国金融机构特征及金融体系发展路径有着显著差异,看清这些差异并探究其主要决定因素有助于理解中国近30年来金融发展路径背后的逻辑并为今后的金融制度设计提供参考。纵观历史,一个高效的金融结构必然是金融演进客观规律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下的适应性选择,各国金融结构的差异也普遍来自于其不同发展阶段及经济特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金融资产负债表存量角度分析了中国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特征,并总结出这些经济体的共性与差异及其背后的决定因素。具体来说:第一,总体视角看,各国金融体系普遍呈现规模增大、多元化、关联化的趋势,尽管中国金融结构仍以银行为主导,但复杂性同样大幅提高;第二,部门视角看,各国金融资产与负债结构存在巨大差别,中国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是所有比较样本中唯一政府净金融资产为正的国家,反映了特有的所有制结构及政府职能;第三,工具视角看,中国金融部门对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而债券工具则过度集中于金融部门。中国金融结构仍需要进一步强化工具和组织的多样性,同时缩短金融资源最终使用者与最终供给者的距离,抑制金融体系内部过度关联的倾向,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英霞  
慢走规则是证券法规范投资行为的规则之一,但法律责任的不完善导致慢走规则使用率较低,近乎成为大额持股信息披露的附属规则。基于此,有学者提出取消慢走规则,也有学者基于权利保护的视角提出完善慢走规则法律责任的建议。慢走规则的设立有其立法意图,但通过对慢走规则法律条文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其目的并非是权利的保护,而是对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因此,慢走规则行政责任中"责令改正"的内容应当以对秩序的修正为目的,确立慢走期限顺延的限制交易规则;违反慢走规则只是对秩序的破坏,未必会造成权利的损害,因此不应单独设立民事责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宏元  文博  
金融体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两种金融体系的形成原因,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和思考。认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应以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为导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骏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交通运输结构是导致我国严重污染和大量碳排放的经济学原因。为此,必须改变污染性的经济结构,而改变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是改变投资结构,增加绿色投资。应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建立绿色担保机制、构建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等12种渠道,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得性,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及其融资可得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面临重构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发展路径将围绕几个基本趋势展开随着全球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重新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体系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面临重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为标志,而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金融事业。1932年2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先霞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金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外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文章从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特征着手,分析了银行、证券、保险不同金融部门对人才需求的必要性及其特点,最后提出了未来我国金融业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明确了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期尽快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水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 ,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 ,加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上资产交易量的迅速增加 ,意味着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 ,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演进和变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毅  
中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金融体系,金融行业怎么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如何设置,监管体系如何分工,这些问题目前很难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思考中国金融体系,首先要了解金融体系演变的动因。从西方金融历史来看,16世纪,地中海沿岸商人之间的信贷拆借需求催生了第一家商业银行,英国金匠的放贷和存管业务成为了第一家央行的前身。这主要是自然演变的结果。但有些学者认为,这也和政策制定者的有意引导有关。如主张自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