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1)
2023(11232)
2022(8553)
2021(7499)
2020(5635)
2019(12262)
2018(11603)
2017(21985)
2016(11816)
2015(12801)
2014(12414)
2013(12093)
2012(11156)
2011(10239)
2010(9948)
2009(9041)
2008(8853)
2007(7644)
2006(6655)
2005(5776)
作者
(36988)
(31126)
(30992)
(29365)
(19673)
(14867)
(13848)
(12067)
(11851)
(10738)
(10720)
(10363)
(9889)
(9662)
(9540)
(9458)
(9449)
(9188)
(9185)
(9073)
(7842)
(7528)
(7492)
(7242)
(7136)
(6937)
(6872)
(6569)
(6239)
(6224)
学科
(50721)
经济(50656)
管理(34220)
(32655)
(25106)
企业(25106)
方法(22583)
数学(20132)
数学方法(19954)
业经(15703)
(15392)
(12548)
中国(12426)
(11753)
贸易(11749)
(11452)
农业(10942)
产业(10790)
(10267)
信息(9544)
总论(9033)
信息产业(8993)
(8588)
银行(8545)
(8356)
金融(8354)
(8269)
(8182)
环境(7730)
地方(7189)
机构
大学(178962)
学院(178518)
(73483)
经济(72243)
管理(67593)
研究(60377)
理学(59911)
理学院(59223)
管理学(58159)
管理学院(57857)
中国(45788)
科学(38937)
(36753)
(35848)
(32523)
业大(30788)
(30775)
农业(29456)
研究所(28680)
中心(27501)
财经(27223)
(24994)
(24798)
经济学(23553)
(22621)
师范(22236)
北京(21691)
经济学院(21635)
(21480)
财经大学(20584)
基金
项目(129599)
科学(102482)
基金(96900)
研究(88192)
(87515)
国家(86793)
科学基金(73703)
社会(59628)
社会科(56695)
社会科学(56678)
基金项目(51320)
(49585)
自然(48409)
自然科(47363)
自然科学(47344)
自然科学基金(46534)
(42766)
教育(39595)
资助(37802)
编号(33700)
重点(29191)
(28044)
(27577)
(27341)
国家社会(26101)
创新(25811)
成果(25666)
科研(25427)
计划(25007)
教育部(23843)
期刊
(74254)
经济(74254)
研究(46715)
学报(35554)
(32516)
科学(30393)
中国(28497)
大学(25924)
学学(24965)
(22643)
管理(22147)
农业(21768)
(18896)
金融(18896)
经济研究(13657)
业经(13272)
财经(13183)
教育(12856)
技术(11606)
(11254)
(11142)
(10254)
业大(9818)
商业(9771)
问题(9563)
科技(8584)
(8429)
农业大学(8406)
理论(8050)
技术经济(7909)
共检索到246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露蔓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居民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开始了数字化的转型发展。在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纸质货币也在新时代迎来了形态发展,数字货币逐步开始作为居民消费中的价值流通工具,具有经济发展稳健性和良好货币发行信用的国家所推出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未来的主流。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对居民消费行为重塑的影响与影响的路径,即回答法定数字货币为何、如何改变居民消费行为这两个问题。本文首先整理了法定数字货币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功能,并简要回顾各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进展,其次从货币形态发展和居民-政策联动角度解释法定数字货币为何重塑居民消费行为,再而从风险负担、流通数据源归属、促进跨境消费三个角度讨论法定数字货币如何重塑居民消费行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边  潘启娣  
通过梳理数字货币相关文献,本文发现数字货币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二者有根本的区别。为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对金融经济的渗透与冲击,发展本国法定数字货币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共识。从实践看,各国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确立了中心化的发行路径,但交易技术路线选择上尚未达成共识。已有研究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将可能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金融机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内在关系,对确保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风险可控、促进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体系有效运行、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探索性提出我国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源源  李政磊  夏旭  
数字经济在全球迎来全面发展,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布局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与试点。本文在厘清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演变与特征基础上,从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营收能力、营运成本等多维度深入探究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对银行体系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对商业银行存在“双刃剑”效应,但整体而言“利”大于“弊”:(1)通过对公众现金需求和第三方平台资金吸纳产生替代效应以改善商业银行揽储环境;(2)通过推动央行征信体系改善和大数据风控成熟应用以促进商业银行审贷效率、放贷精准度及意愿提升;(3)通过提升货币创造能力和缓解金融摩擦程度而降低商业银行息差收入;(4)通过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营以降低商业银行营运成本。鉴于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应推动金融创新以充分把握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带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须谋划业务转型以积极应对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引致的负面挑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聂琳峰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开始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以互联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动力、以数据信息为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集成融合,重构了经济发展业态模式。根据2021年2月公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对GDP贡献率接近七成。这场“数字革命”引发了“经济革命”,也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法律革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鑫   刘孟鑫  
基于货币结构重塑视角,将法定数字货币引入DLM模型,理论证明法定数字货币会通过挤出银行存款引致货币结构重塑效应。进一步实证检验货币结构重塑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结构重塑会抑制银行风险承担,且影响程度存在银行产权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货币结构重塑通过提高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与竞争程度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货币结构重塑—负债结构/银行竞争—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金融数字化会增强货币结构重塑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银行收入多元化会减弱货币结构重塑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炳  
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加密数字货币以密码学原理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具有交易效率高、数据难以篡改等优势。但其去中心化架构难以与传统货币发行支付系统匹配,推广成本巨大。并且,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大幅波动、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等问题。综合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私人加密数字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研究中所提出三类不同开放程度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方案。由中央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联盟,共同建立数字货币发行网络,由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提供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兑换的发行模式。此外,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关乎整个货币发行、支付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胡思慧  柳青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现代货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支付工具的发展抢先一步回应,替代传统货币部分功能。私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新型数字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借鉴,但应考虑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交易性能以及不同共识算法产生的资源成本。不同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模式主要对两个问题产生不同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地位,二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私人数字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近年来,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我们见证一种新型货币——数字货币的诞生。像纸币的演变一样,电子支付方式的革新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并带来全新的经济互动。理论界对于加密货币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主要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加密数字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克  张泽栋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纷纷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在多地试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实验,各界围绕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信用基础及潜在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发行模式下,法定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基础货币,其信用基础为主权信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改变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创造体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是数字货币利率可成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强化对存款市场利率的影响;二是付息数字货币可能挤占存款准备金在基础货币中的份额,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率的敏感性将随之上升;三是央行可借用数字货币的可编程、可追踪特性,进一步提升对专项资金用途的把控能力。应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发行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完善交易机制、探索跨境数字货币交易等方式完善货币发行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星  封思贤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法定数字货币将成为各国未来的重要货币形式。与现行电子货币、纸币等相比,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体系将蕴含"条件触发机制"等大量的货币政策创新。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宜采用"二元体系"。发行和流通法定数字货币将会对我国货币供给中的基础货币数量、现金通货、准备金数量、货币乘数、货币供给总规模产生显著影响,但存在不同的影响路径且在不同兑换模式中存在显著差异。法定数字货币也会冲击现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兰虹  杨雯  魏东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央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经济结构性调整。随着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其凭借相较于私人数字货币、第三方移动支付以及纸质法币的诸多优势,势必会从多个角度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同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央行对货币体系控制力下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资金流向不确定以及政策时滞危害增强等问题,未来应当进一步提升法定数字货币运行技术、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提高法定数字货币监管力度、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范围,以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金黄  
2015年以来,"区块链热"进一步引发了对虚拟数字货币的热捧,造成各种数字货币(有时也称数字资产)泛滥。以所谓数字资产作为众筹标的的ICO(初始代币发行)创新,犹如雨后春笋般兴盛。在学术界,关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分布式记账数字加密货币,与目前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官方发行流通的法币孰优孰劣的争论十分引人注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金黄  
2015年以来,"区块链热"进一步引发了对虚拟数字货币的热捧,造成各种数字货币(有时也称数字资产)泛滥。以所谓数字资产作为众筹标的的ICO(初始代币发行)创新,犹如雨后春笋般兴盛。在学术界,关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分布式记账数字加密货币,与目前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官方发行流通的法币孰优孰劣的争论十分引人注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