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3)
- 2023(17237)
- 2022(14285)
- 2021(13119)
- 2020(11064)
- 2019(24893)
- 2018(24523)
- 2017(47106)
- 2016(25645)
- 2015(28549)
- 2014(28151)
- 2013(28250)
- 2012(25606)
- 2011(22841)
- 2010(22523)
- 2009(20995)
- 2008(21363)
- 2007(18450)
- 2006(16175)
- 2005(14404)
- 学科
- 济(107384)
- 经济(107267)
- 业(97935)
- 企(88641)
- 企业(88641)
- 管理(86521)
- 方法(50061)
- 数学(39810)
- 数学方法(39473)
- 业经(35104)
- 财(33713)
- 农(32068)
- 贸(27490)
- 贸易(27477)
- 易(26711)
- 务(25801)
- 财务(25742)
- 财务管理(25714)
- 企业财务(24203)
- 中国(24016)
- 农业(22562)
- 技术(20437)
- 学(19717)
- 理论(19677)
- 制(18944)
- 地方(18458)
- 和(18334)
- 划(17195)
- 策(16382)
- 环境(15438)
- 机构
- 学院(371373)
- 大学(367419)
- 济(151967)
- 管理(150483)
- 经济(149051)
- 理学(130284)
- 理学院(128980)
- 管理学(127022)
- 管理学院(126392)
- 研究(118520)
- 中国(91539)
- 京(77229)
- 科学(73722)
- 财(71001)
- 农(66549)
- 所(60150)
- 业大(58635)
- 财经(56623)
- 研究所(54330)
- 江(54047)
- 中心(53386)
- 农业(52823)
- 经(51484)
- 北京(47966)
- 经济学(44779)
- 州(43536)
- 范(43041)
- 院(42815)
- 师范(42526)
- 财经大学(41863)
- 基金
- 项目(251550)
- 科学(196806)
- 基金(183073)
- 研究(180387)
- 家(160624)
- 国家(159230)
- 科学基金(137033)
- 社会(114204)
- 社会科(108466)
- 社会科学(108438)
- 省(98776)
- 基金项目(97680)
- 自然(90544)
- 自然科(88463)
- 自然科学(88438)
- 自然科学基金(86910)
- 划(82041)
- 教育(80752)
- 资助(75038)
- 编号(72811)
- 成果(57072)
- 重点(55781)
- 部(54517)
- 创(54445)
- 发(53050)
- 创新(50242)
- 业(49647)
- 课题(48679)
- 科研(48597)
- 国家社会(47032)
- 期刊
- 济(163298)
- 经济(163298)
- 研究(104725)
- 中国(64266)
- 学报(60903)
- 农(60399)
- 财(59447)
- 管理(56859)
- 科学(53837)
- 大学(45484)
- 学学(43521)
- 农业(41901)
- 融(32582)
- 金融(32582)
- 技术(31009)
- 教育(30466)
- 业经(28701)
- 财经(27799)
- 经济研究(26177)
- 业(24097)
- 经(23760)
- 问题(22390)
- 贸(21063)
- 会计(19731)
- 技术经济(19653)
- 财会(19107)
- 国际(18709)
- 版(18206)
- 科技(18110)
- 商业(17820)
共检索到539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祎林 吴雅琴
外贸企业目前已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因2019年至今的全球新冠疫情,实体经济受到重创,尤其是外贸企业在世界经济下滑的压力下,除疫情有关的防护物资、疫苗企业走势看好外,大多外贸企业会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外贸企业经营风险也因此增加。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对外贸企业会计实务的影响出发,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防范措施。
关键词:
法定货币 数字货币 外贸企业 会计核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炳
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加密数字货币以密码学原理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具有交易效率高、数据难以篡改等优势。但其去中心化架构难以与传统货币发行支付系统匹配,推广成本巨大。并且,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大幅波动、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等问题。综合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私人加密数字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研究中所提出三类不同开放程度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方案。由中央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联盟,共同建立数字货币发行网络,由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提供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兑换的发行模式。此外,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关乎整个货币发行、支付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关键词:
区块链 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属性 发行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姚利民
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常常遇到不同货币的选择和换算。在不同的货币换算原则指导下,企业会作出不同的货币换算汇率选择和决策。汇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之间一般相差1‰~5‰。外贸企业,如果在对外报价和签订合同时,对货币换算原则和汇率选择不当,计算不精,合同条款订得不明确,就会遭受损失。选择买入价还是卖出价作为货币换算的汇率,这依赖于决策者所依据的货币换算原则。选择正确的货币换算原则是正确选择货币换算汇率的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饶华春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即日升值2%。2006年11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83,人民币升值3.47%。人民币持续升值必然对我国外贸企业带来影响。其影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释放:一是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其经营业绩;二是因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的提升将在长期内重新赋予企业不同的成长速度,并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克 张泽栋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纷纷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工作。我国也先后在多地试行数字人民币“红包”实验,各界围绕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信用基础及潜在影响展开了广泛讨论。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发行模式下,法定数字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形式的基础货币,其信用基础为主权信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改变基础货币结构,并影响货币创造体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是数字货币利率可成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强化对存款市场利率的影响;二是付息数字货币可能挤占存款准备金在基础货币中的份额,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率的敏感性将随之上升;三是央行可借用数字货币的可编程、可追踪特性,进一步提升对专项资金用途的把控能力。应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发行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完善交易机制、探索跨境数字货币交易等方式完善货币发行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星 封思贤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法定数字货币将成为各国未来的重要货币形式。与现行电子货币、纸币等相比,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体系将蕴含"条件触发机制"等大量的货币政策创新。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宜采用"二元体系"。发行和流通法定数字货币将会对我国货币供给中的基础货币数量、现金通货、准备金数量、货币乘数、货币供给总规模产生显著影响,但存在不同的影响路径且在不同兑换模式中存在显著差异。法定数字货币也会冲击现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胡思慧 柳青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现代货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支付工具的发展抢先一步回应,替代传统货币部分功能。私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新型数字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借鉴,但应考虑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交易性能以及不同共识算法产生的资源成本。不同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模式主要对两个问题产生不同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地位,二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私人数字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近年来,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我们见证一种新型货币——数字货币的诞生。像纸币的演变一样,电子支付方式的革新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并带来全新的经济互动。理论界对于加密货币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主要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加密数字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莘
自2005年7月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上升的趋势。人民币的稳步增值,无疑提高了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力。我国的企业只有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差异化 品牌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稳步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源源 李政磊 夏旭
数字经济在全球迎来全面发展,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布局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与试点。本文在厘清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演变与特征基础上,从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营收能力、营运成本等多维度深入探究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对银行体系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对商业银行存在“双刃剑”效应,但整体而言“利”大于“弊”:(1)通过对公众现金需求和第三方平台资金吸纳产生替代效应以改善商业银行揽储环境;(2)通过推动央行征信体系改善和大数据风控成熟应用以促进商业银行审贷效率、放贷精准度及意愿提升;(3)通过提升货币创造能力和缓解金融摩擦程度而降低商业银行息差收入;(4)通过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营以降低商业银行营运成本。鉴于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应推动金融创新以充分把握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带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须谋划业务转型以积极应对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引致的负面挑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边 潘启娣
通过梳理数字货币相关文献,本文发现数字货币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二者有根本的区别。为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对金融经济的渗透与冲击,发展本国法定数字货币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共识。从实践看,各国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确立了中心化的发行路径,但交易技术路线选择上尚未达成共识。已有研究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将可能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金融机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内在关系,对确保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风险可控、促进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体系有效运行、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探索性提出我国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宜
法定数字货币在提升经济交易活动透明度、便利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产生冲击和威胁,需要制定合理的发行模式与科学的监管模式。目前,诸多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在发行模式与监管模式方面取得大量研究经验,文章选择英国的Rscoin模式、加拿大的Jasper模式和新加坡的Ubin模式开展对比分析,探究值得我国借鉴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监管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