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3)
- 2023(9537)
- 2022(7244)
- 2021(6238)
- 2020(4926)
- 2019(10817)
- 2018(10274)
- 2017(20160)
- 2016(10595)
- 2015(11400)
- 2014(11276)
- 2013(11208)
- 2012(10119)
- 2011(9229)
- 2010(8867)
- 2009(8343)
- 2008(8389)
- 2007(7293)
- 2006(6272)
- 2005(5768)
- 学科
- 济(43556)
- 经济(43514)
- 业(32501)
- 管理(29523)
- 企(24535)
- 企业(24535)
- 方法(21480)
- 银(20020)
- 银行(19874)
- 数学(19805)
- 数学方法(19712)
- 行(18508)
- 制(15695)
- 业经(13221)
- 中国(13168)
- 融(13115)
- 金融(13115)
- 财(11993)
- 贸(11391)
- 贸易(11380)
- 易(11005)
- 险(10854)
- 保险(10763)
- 农(10238)
- 业务(10221)
- 度(10057)
- 制度(10052)
- 产业(9910)
- 信息(9039)
- 总论(8733)
- 机构
- 大学(153661)
- 学院(151299)
- 济(66513)
- 经济(65310)
- 管理(60731)
- 理学(51926)
- 理学院(51427)
- 管理学(50693)
- 管理学院(50441)
- 中国(49659)
- 研究(48548)
- 财(33246)
- 京(30862)
- 农(30756)
- 科学(28697)
- 财经(26808)
- 中心(24922)
- 农业(24777)
- 经(24660)
- 业大(24622)
- 银(24470)
- 所(24022)
- 银行(23441)
- 研究所(22023)
- 经济学(21975)
- 行(21690)
- 融(21662)
- 江(21603)
- 金融(21356)
- 财经大学(20587)
- 基金
- 项目(105537)
- 科学(83119)
- 基金(80379)
- 家(71868)
- 国家(71301)
- 研究(70211)
- 科学基金(61428)
- 社会(48671)
- 社会科(46457)
- 社会科学(46443)
- 基金项目(42445)
- 自然(40749)
- 自然科(39892)
- 自然科学(39878)
- 自然科学基金(39237)
- 省(39128)
- 划(33704)
- 资助(32646)
- 教育(30419)
- 编号(25711)
- 重点(23312)
- 部(23021)
- 创(22465)
- 国家社会(21579)
- 科研(21170)
- 创新(21132)
- 发(20829)
- 计划(20223)
- 教育部(19880)
- 人文(19331)
共检索到227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崔婕 孙志岳
运用支付投资组合模型和金融中介模型,分析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2007—2020年344家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存款的挤占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并通过银行放贷能力、流动性水平和银行盈利能力的中介机制发挥作用。此外,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会影响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强度,并且该调节效应具有门槛特征,即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之后,正向促进法定数字货币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作用会减弱,从长期来看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了解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相关风险敞口特征、探寻防范化解法定数字货币风险对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星 李颖 封思贤
将法定数字货币引入DLM模型,阐述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17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动性创造水平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U型关系;法定数字货币总体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对上述U型关系起调节作用,其中法定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监管工具时的调节效应强于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工具时的效应;银行数字化水平越高,法定数字货币的调节作用越显著。这些发现可为我国央行进一步优化法定数字货币设计、调控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帮助银行降低风险承担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鑫 刘孟鑫
基于货币结构重塑视角,将法定数字货币引入DLM模型,理论证明法定数字货币会通过挤出银行存款引致货币结构重塑效应。进一步实证检验货币结构重塑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结构重塑会抑制银行风险承担,且影响程度存在银行产权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货币结构重塑通过提高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与竞争程度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货币结构重塑—负债结构/银行竞争—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金融数字化会增强货币结构重塑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银行收入多元化会减弱货币结构重塑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陈学彬
本文基于1998~2010年期间59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验证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假说。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收入和估值效应、收益搜寻动机、竞争效应3种子机制均存在;(2)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3)与传统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结论不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为避免银行体系风险的过度积聚,政策当局可考虑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与宏观经济环境,搭配使用传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加快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充足率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晋斌 李博
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周期是非中性的。宽松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促进了(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发现,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数量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弱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价格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强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货币政策周期中商业银行存在"估值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与央行交流和沟通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措施的改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货币工具 商业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晋斌 李博
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周期是非中性的。宽松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促进了(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发现,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数量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弱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价格型货币工具调控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强于货币紧缩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在货币政策周期中商业银行存在"估值效应"、"追逐收益效应"以及"与央行交流和沟通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措施的改进,具有较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倾向于承担更多的风险,银行特质与风险承担逐步相匹配。此外,A股市场的繁荣会显著促进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货币工具 商业银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解成锋 吴嘀
本文利用恰当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实证研究政治关联、货币政策和市场力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政治关联、狭义货币供应量、当年和上年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准货币供应量、再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治关联与市场力结合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市场力结合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卫国 尹智超 吴昌银
文章运用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和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是否会因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结果显示:货币政策越宽松,或者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越多;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会因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高,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 资本账户开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流闻 彭静静
本文通过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风险承担渠道即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也依赖于银行资本充足率、自身特征以及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基于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风险承担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勇 邓坤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3年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越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强,但是该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弱,两者的交互项对商业风险承担行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勒纳指数 系统GM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裕坤
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和金融环境,修改了D-L-M模型的假设条件,引入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重新定义了商业银行预期利润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并分别从信贷评估效应、预期效应、竞争效应、资金成本粘性效应以及保险效应五个方面阐释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论证了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低利率会提升银行风险偏好,增加风险承担。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丽丽 李勇
鉴于现有文献对于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争议,本文基于Blum(1999)和Kopecky and Vanhoose(2004)构建了双重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门槛效应。本文认为:严格的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一方面会降低商业银行杠杆率和利润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会通过优化资产组合的方式增加收益。那么,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将取决于二者的净效应。如果杠杆率降低和成本压力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大于优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正效应,货币政策、资本监管将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反之,则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在此基础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本文纳入资本充足率要求、惩罚力度和货币政策变量来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拓展模型,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周期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能有效防范监管范围内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具有互补性,随着资本监管压力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风险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协调机制得以加强,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雅洁 王伟涛
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金融市场稳定。本文以我国5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宽松(从紧)的货币政策促使商业银行承担更高(更低)的风险水平。第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宽松货币政策的激励效应强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第三,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且约束强度越大,监管约束的调节作用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要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关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第二,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重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效应强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这一现象,强化逆周期引导,抑制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信贷扩张冲动,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雄华 罗瀛 解宇
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已广泛被众人熟知,而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预期则会对其信贷行为造成影响。文章选取Z值作为银行风险承担指标,引入货币政策预期变量(EMP),建立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预期与风险承担的联动关系模型,最后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在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二者的关系,并得出最后的结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预期 风险承担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