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5)
- 2023(10289)
- 2022(7756)
- 2021(6655)
- 2020(4750)
- 2019(10649)
- 2018(10213)
- 2017(19744)
- 2016(10401)
- 2015(11477)
- 2014(11470)
- 2013(11593)
- 2012(11198)
- 2011(10543)
- 2010(10455)
- 2009(9552)
- 2008(9495)
- 2007(8588)
- 2006(7957)
- 2005(7735)
- 学科
- 济(57081)
- 经济(57038)
- 业(25962)
- 管理(25555)
- 中国(19175)
- 企(18585)
- 企业(18585)
- 银(17864)
- 银行(17854)
- 地方(17698)
- 方法(17018)
- 行(16979)
- 业经(16861)
- 农(15222)
- 数学(15011)
- 数学方法(14935)
- 融(13839)
- 金融(13839)
- 制(13537)
- 产业(11243)
- 农业(10787)
- 贸(10537)
- 贸易(10523)
- 发(10263)
- 易(10150)
- 地方经济(10062)
- 信息(9521)
- 总论(9231)
- 财(9140)
- 信息产业(9063)
- 机构
- 学院(155051)
- 大学(153970)
- 济(71216)
- 经济(69813)
- 研究(58574)
- 管理(55845)
- 中国(51371)
- 理学(46169)
- 理学院(45620)
- 管理学(45059)
- 管理学院(44752)
- 财(33802)
- 京(33153)
- 科学(32293)
- 所(29365)
- 中心(27524)
- 研究所(26255)
- 财经(26153)
- 农(25803)
- 江(24687)
- 经(23794)
- 经济学(23451)
- 银(22981)
- 银行(22147)
- 北京(21602)
- 范(21579)
- 师范(21352)
- 经济学院(21279)
- 州(20934)
- 院(20840)
- 基金
- 项目(97903)
- 科学(77805)
- 研究(74573)
- 基金(70722)
- 家(60828)
- 国家(60280)
- 科学基金(51798)
- 社会(50262)
- 社会科(47981)
- 社会科学(47973)
- 省(38048)
- 基金项目(35735)
- 教育(32597)
- 划(31719)
- 编号(29784)
- 自然(29366)
- 自然科(28711)
- 自然科学(28708)
- 资助(28484)
- 自然科学基金(28193)
- 发(27543)
- 成果(24446)
- 发展(22862)
- 展(22436)
- 国家社会(22072)
- 重点(22072)
- 部(21216)
- 课题(21142)
- 创(20724)
- 创新(19385)
共检索到26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王鹏 谢姗珊
金融科技驱动下货币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私人数字货币存在无法稳定履行货币职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难以监管等问题,强烈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天然优势,法定数字货币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金融监管更为精准,各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应基于从二元信用创造机制渐进地向一体化信用机制演变这一逻辑,在演变过程中法定数字货币对传统纸币和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了替代效应。为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尽快发行与流通,应从技术层面为发行流通提供保障,同时确保法定数字货币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前
作为新兴事物,数字货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货币理论出现了"失语",需要新的解释逻辑。本文基于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范式,构建了基于交易费用与共识成本优化的逻辑框架,利用一致同意规则重新解释了物物交易、物"权"交易、商品货币、贵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到数字货币的货币演化。研究发现,货币是一致同意规则下的社会共识。让所有成员的铸币收益均等的货币方案,才能获得一致同意,成为公众广泛接受的真正货币。私人数字货币不符合货币一致同意规则,因此难以成为真正货币,更遑论取代满足一致同意规则的法定货币。展望未来,法定货币或将出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从而更好地降低交易费用和共识成本。本文探索性提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AI模型和学习算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宜
法定数字货币在提升经济交易活动透明度、便利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产生冲击和威胁,需要制定合理的发行模式与科学的监管模式。目前,诸多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在发行模式与监管模式方面取得大量研究经验,文章选择英国的Rscoin模式、加拿大的Jasper模式和新加坡的Ubin模式开展对比分析,探究值得我国借鉴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监管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稳步推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珏琰
本文从法定数字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素入手,分析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背景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央银行会计财务工作的影响。一是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后续计量对相关账户和会计科目、央行资产负债表列报、会计基本制度的影响;二是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交易对财务资金风险防范的影响;三是其对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财务成本的影响;四是其对相关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适应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数字货币 会计财务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克州 杨秀霞 李思存
货币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纸硬币为主的信用货币到电子货币的发展历程,每次形态变革都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金融高速发展背景下,为摆脱传统货币的局限性,消除电子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对法定货币地位的冲击,新一代法定货币形态——法定数字货币被推上舞台。那么新法定货币具备哪些优势,面临何种挑战,在替代过程中,新法定货币又应如何与旧法定货币同流通?这些问题正是研究重点与价值所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陈曦 曹军新
自20世纪末数字货币诞生以来,货币制度开启了从有形实物向虚拟数字过渡的新进程,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标志着数字货币由私人部门上升至国家层面。货币制度与国家货币发行权的掌控如影随形,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使我们有机会探析国家掌控货币发行权的实质。研究表明:货币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货币属性强度的结构性更迭;国家每一次统一货币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对于货币形态与属性的双重强化;依据历史逻辑,国家掌控数字货币发行权的关键在于对"价值尺度"的把握。
关键词:
货币发行权 货币制度 历史逻辑 数字货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陈曦 曹军新
自20世纪末数字货币诞生以来,货币制度开启了从有形实物向虚拟数字过渡的新进程,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研发标志着数字货币由私人部门上升至国家层面。货币制度与国家货币发行权的掌控如影随形,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使我们有机会探析国家掌控货币发行权的实质。研究表明:货币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货币属性强度的结构性更迭;国家每一次统一货币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对于货币形态与属性的双重强化;依据历史逻辑,国家掌控数字货币发行权的关键在于对"价值尺度"的把握。
关键词:
货币发行权 货币制度 历史逻辑 数字货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孙会亭
中国人民银行的央行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EP)研究始于2014年。目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设计、发行和落地实验已进入公众视野,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化法定货币(以下称"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发行既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强央行的宏观审慎管理和货币政策调控职能的前瞻举措,亦是应对当前不断涌现的各类虚拟数字货币和智能化金融工具对现有货币和金融体系冲击和影响的积极响应。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志杰 李一丁 李付雷
本文回顾了数字货币的起源,分析了非法定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特点,并展望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2017年3月10日"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技术会产生不容易预测到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此前,中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分布式 比特币 区块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封思贤 张雨琪
我国正在试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机遇。研究发现,法定数字货币将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降低国内金融市场风险、促进人民币币值稳定等方面增强国际主体对人民币的信心;从提升中国传统国际贸易与数字贸易竞争力、推进人民币金融与资本项目有序开放等方面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空间;从自贸区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石油数字人民币”体系构筑、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丰富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场景;从增强人民币国际化转向动力、提升国际主体对人民币的需求等方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分享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先行经验、参与跨境支付系统规则协议制定等方面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为充分发挥法定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我国应稳妥确定数字人民币的改革次序,不断强化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研发,健全数据治理和信息保护制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强化监管协调。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前
如何实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核心命题。理论分析表明,在支付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为银行间支付清算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优化零售端传统法定货币的支付功能;若与其他更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央行数字货币还有助于社会节本增效。在货币政策方面,基于合理的机制设计,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中性",而且可成为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金融稳定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银行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的摩擦和成本,避免"狭义银行"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我国银行系统和金融结构的冲击可控,长期看有助于提高经济产出,与稳态时的经济产出相比,可提升经济增速0.01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效应正面。实证结果还证实,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创造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在宏观经济调控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 DSGE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边 黄叶苨 周舒鹏
为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货币结构及金融机构的影响,本文从货币结构重塑的角度出发,构建包含现金、线上支付、法定数字货币在内的支付理论模型,证明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现金的使用范围和场景,使M_0比重上升,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对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影响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本文进一步实证探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M_0比重的提高会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金融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有利于缓解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艳 王立荣 张琴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出现和发展,很多中央银行开始探索把数字加密技术运用到法定货币当中,这是货币理论演进、技术条件改善、时代场景变迁的耦合结果,或将成为人类社会货币历史的新阶段。本文即是在目前主要国家货币当局对法定数字货币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法定数字货币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现有货币政策工具、法币发行体系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冲击与挑战,并兼论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持及相关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