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7)
- 2023(19222)
- 2022(16670)
- 2021(15445)
- 2020(13186)
- 2019(30009)
- 2018(29714)
- 2017(57288)
- 2016(31797)
- 2015(35517)
- 2014(35923)
- 2013(35484)
- 2012(32941)
- 2011(29656)
- 2010(29601)
- 2009(27401)
- 2008(27216)
- 2007(24546)
- 2006(21203)
- 2005(18941)
- 学科
- 济(123025)
- 经济(122875)
- 管理(87562)
- 业(82927)
- 企(67627)
- 企业(67627)
- 方法(57659)
- 数学(50352)
- 数学方法(49804)
- 农(33698)
- 财(32787)
- 中国(32469)
- 学(30051)
- 制(29329)
- 银(26859)
- 银行(26711)
- 地方(26307)
- 业经(26164)
- 行(25226)
- 贸(23031)
- 贸易(23021)
- 农业(22467)
- 易(22329)
- 融(22134)
- 金融(22125)
- 务(20891)
- 财务(20806)
- 财务管理(20760)
- 理论(20335)
- 企业财务(19660)
- 机构
- 大学(453979)
- 学院(451760)
- 济(174906)
- 管理(171655)
- 经济(170889)
- 研究(156715)
- 理学(148257)
- 理学院(146474)
- 管理学(143674)
- 管理学院(142870)
- 中国(120620)
- 科学(102435)
- 京(97435)
- 农(89565)
- 所(82197)
- 财(81426)
- 研究所(75453)
- 业大(75432)
- 中心(72206)
- 农业(71256)
- 江(68032)
- 财经(65220)
- 北京(61151)
- 范(59359)
- 经(59208)
- 师范(58587)
- 院(56293)
- 州(55150)
- 经济学(52829)
- 技术(49486)
- 基金
- 项目(311293)
- 科学(241153)
- 基金(223813)
- 研究(218193)
- 家(199522)
- 国家(197887)
- 科学基金(166356)
- 社会(134864)
- 社会科(127614)
- 社会科学(127577)
- 省(122824)
- 基金项目(119006)
- 自然(111731)
- 自然科(109086)
- 自然科学(109049)
- 自然科学基金(107096)
- 划(104606)
- 教育(100606)
- 资助(92732)
- 编号(87959)
- 成果(71379)
- 重点(70760)
- 部(67611)
- 发(66177)
- 创(63992)
- 课题(61717)
- 科研(60680)
- 计划(59948)
- 创新(59924)
- 大学(56734)
- 期刊
- 济(186399)
- 经济(186399)
- 研究(130069)
- 中国(86888)
- 学报(85319)
- 农(80351)
- 科学(73082)
- 财(62779)
- 大学(62017)
- 管理(59187)
- 学学(58867)
- 农业(52995)
- 融(49875)
- 金融(49875)
- 教育(47988)
- 技术(37012)
- 财经(31680)
- 业经(30608)
- 经济研究(30038)
- 业(27647)
- 经(26998)
- 问题(24713)
- 版(24221)
- 科技(22626)
- 业大(22495)
- 图书(21814)
- 理论(21588)
- 技术经济(21270)
- 实践(19753)
- 践(19753)
共检索到662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化非
本文就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区域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增加,但银行整体信贷扩张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必要继续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开办特种存款等方式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同时要密切关注中小法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状况,维护金融平稳运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银行体系流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永宏
为切实了解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对银行体系流行性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晋中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目前晋中市地方法人机构不存在流动性过剩,存款准备金率的频频上调对其影响甚微,建议央行采取区别对待的宏观调控政策,确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宏观调控政策 金融机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峰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被广泛视作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的指标,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却比较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01年1季度-2010年1季度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和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模型分析和计量检验进一步揭示了银行体系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超调"特征,上述特征决定了它不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良好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金鑫 左伟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6年6月至2016年8月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事件对我国银行间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公告发布前,银行间利率并无显著的预期效应,而随着公告发布,学习效应显著性加强;在国债回购利率与SHIBOR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明显大于国债回购利率。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事件研究法 利率 预期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惟德
对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近年来调整准备金制度情况的研究表明,其调整的目的都是促进央行和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流动性,同时尽可能避免调整对市场产生不必要的波动。因此,本文从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角度,分析了我国将准备金计提考核机制由时点法调整为平均法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小艳
本文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的作用路径、实际效果以及影响其有效性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整方向和大小,进一步分时段对该项工具调整效应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彦华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关键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作为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频繁使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指明,GDP增速、M2增速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是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GDP增速、M2增速走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未来的走势,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未来将趋势性下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王静 段亚娟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戈 宋新红 王静 段亚娟
近年来,定向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趋势。同时在2015年我国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方法,由时点法考核变为平均法考核。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流动性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变动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关系,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具有借鉴意义。设计出适合研究内容特点的实证模型,引入了平均法这一新的考核方法,选取不同类别郑州市银行类法人金融机构作为代表,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金融机构流动性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孟照建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央行连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在比较分析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认为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法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再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治本的作用。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效果 货币政策 流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绍斌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赵峰 赵洋
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使得存款准备金政策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在2010~2011年间,央行密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2次以抑制经济过热,为准确测度该政策效果,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第一,存款准备金率与银行贷存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12次上调有效抑制了银行的流动性;第二,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364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第三,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贷存比的格兰杰成因,而银行贷存比并不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格兰杰成因;第四,银行贷存比对存款准备金率冲击的响应有4个月的政策时滞。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流动性 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