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6.42.4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9)
2023(2857)
2022(2504)
2021(2507)
2020(2250)
2019(5226)
2018(5335)
2017(11297)
2016(5960)
2015(6837)
2014(6952)
2013(7146)
2012(6906)
2011(6301)
2010(6521)
2009(6431)
2008(6593)
2007(6154)
2006(5646)
2005(5247)
作者
(18220)
(14918)
(14819)
(14260)
(9437)
(7011)
(6954)
(5767)
(5598)
(5375)
(4944)
(4871)
(4852)
(4761)
(4675)
(4400)
(4392)
(4372)
(4291)
(4291)
(3887)
(3771)
(3612)
(3520)
(3474)
(3443)
(3349)
(3208)
(3030)
(2841)
学科
(23758)
经济(23725)
管理(17755)
(17253)
(12289)
企业(12289)
方法(11178)
数学(10267)
数学方法(10195)
中国(9871)
(7835)
(7714)
(7700)
(6821)
银行(6813)
(6529)
(6241)
贸易(6235)
(6151)
(5272)
金融(5270)
农业(4920)
(4643)
(4541)
业经(4526)
税收(4319)
(4287)
(4230)
财务(4215)
财务管理(4200)
机构
大学(93596)
学院(92131)
(40699)
经济(39796)
管理(34956)
研究(30129)
理学(29405)
理学院(29080)
管理学(28642)
管理学院(28475)
中国(27292)
(23054)
(20153)
财经(17545)
科学(16427)
(15771)
(15447)
中心(14048)
(13877)
北京(13587)
(13561)
研究所(13358)
财经大学(12982)
经济学(12715)
经济学院(11614)
业大(11520)
(11332)
(11308)
师范(11206)
(10666)
基金
项目(51128)
科学(39863)
研究(38757)
基金(37299)
(31763)
国家(31502)
科学基金(26249)
社会(24684)
社会科(23324)
社会科学(23319)
基金项目(19574)
(18650)
教育(18263)
编号(16223)
(16209)
自然(16026)
资助(15788)
自然科(15608)
自然科学(15602)
自然科学基金(15329)
成果(14171)
(12578)
重点(11281)
课题(11194)
教育部(10874)
(10859)
人文(10339)
(10333)
(10287)
(10126)
期刊
(47126)
经济(47126)
研究(32700)
中国(17575)
(16888)
(15328)
金融(15328)
管理(13568)
(12228)
学报(12208)
科学(11325)
大学(9776)
学学(9135)
财经(8987)
教育(8914)
经济研究(8202)
业经(8124)
农业(7842)
(7594)
技术(7233)
问题(7136)
(6904)
理论(6301)
国际(5796)
实践(5710)
(5710)
商业(5443)
技术经济(4813)
现代(4424)
统计(4383)
共检索到14855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调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整个调节机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更为人们所注目。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政策手段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尤其缺少各种政策手段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孟照建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央行连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在比较分析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认为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法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再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治本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金鹏  
法定存款准备金(下简称存款准备金)是维护商业银行与储蓄机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它也是一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都重视对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目前,国际银行业公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简称联储theFederalReserve?..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绍斌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彦华  
本文采用2003~2008年的季度数据,借助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2003年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关系,而在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作为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频繁使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指明,GDP增速、M2增速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是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GDP增速、M2增速走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未来的走势,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未来将趋势性下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恩涛  姚珂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迎春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银行监管的新发展、直接融资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占比等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陆岷峰  高攀  
从2001—2010年,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在此期间对法定准备金率进行了频繁的调整。本文把这10年准备金率的变化过程分为"平稳上调期"、"小幅回调期"、"上升摸高期"三个阶段,分别就准备金率在各个阶段不同的政策目标、调整原因逐一进行分析,继而探究我国近十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效果,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进行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珊  
目前广东省农信社以县联社为单位在当地县或市人民银行开户,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分散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不利于农信社的资金管理。随着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成立以及计算机联网的实施,集中存款准备金账户管理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就广东省农信社集中存款准备金账户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