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2)
2023(10184)
2022(8834)
2021(8237)
2020(7307)
2019(16962)
2018(16992)
2017(33792)
2016(18580)
2015(21233)
2014(21673)
2013(21622)
2012(20394)
2011(18682)
2010(19074)
2009(18397)
2008(18717)
2007(17134)
2006(15160)
2005(13928)
作者
(55408)
(46496)
(46245)
(44465)
(29404)
(22047)
(21414)
(18164)
(17372)
(16618)
(15734)
(15481)
(14806)
(14762)
(14534)
(14516)
(14201)
(13672)
(13562)
(13470)
(11711)
(11548)
(11372)
(10533)
(10527)
(10501)
(10405)
(10377)
(9398)
(9166)
学科
(76492)
经济(76382)
管理(57891)
(54707)
(43923)
企业(43923)
方法(35341)
数学(31342)
数学方法(31047)
(24342)
(22522)
中国(22134)
(21555)
业经(16305)
(16012)
贸易(16005)
(15619)
(15306)
银行(15276)
(15189)
(14671)
财务(14629)
财务管理(14584)
(14529)
农业(14343)
(13802)
企业财务(13794)
(13471)
金融(13467)
地方(13115)
机构
大学(280145)
学院(277931)
(117964)
经济(115444)
管理(105018)
研究(93468)
理学(89285)
理学院(88302)
管理学(86940)
管理学院(86425)
中国(74345)
(60611)
(59193)
科学(55224)
(48303)
财经(46857)
(46786)
中心(43536)
(43359)
研究所(43029)
(42162)
业大(39919)
北京(37865)
经济学(36996)
农业(36794)
(35117)
师范(34761)
财经大学(34524)
(34047)
经济学院(33515)
基金
项目(173360)
科学(135561)
研究(128041)
基金(125429)
(108722)
国家(107830)
科学基金(90997)
社会(81135)
社会科(76843)
社会科学(76817)
(67003)
基金项目(66143)
教育(59514)
自然(57369)
(56820)
自然科(55931)
自然科学(55914)
自然科学基金(54940)
编号(52852)
资助(51744)
成果(44858)
(40018)
重点(39521)
(37054)
课题(36635)
(36170)
(35535)
教育部(34351)
(33562)
创新(33382)
期刊
(132891)
经济(132891)
研究(86051)
中国(54807)
(48975)
(42497)
学报(42129)
科学(38400)
管理(38140)
大学(32146)
(31400)
金融(31400)
学学(30272)
教育(27567)
农业(27486)
财经(24134)
技术(23303)
业经(21471)
经济研究(21125)
(20645)
问题(18715)
(16077)
理论(14821)
技术经济(14090)
(14021)
实践(13275)
(13275)
(13228)
统计(13228)
商业(13085)
共检索到42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梅  
法定存款准备制度有三大功能:融资工具功能、政策工具功能及监管工具功能。单一准备制度能够实现融资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简单差别准备制度侧重于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复合差别准备制度强调货币监管工具功能。我国目前央行选择法定存款准备制度作为货币监管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改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迎春  
本文解释了我国为何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对与我国形成强烈反差的西方国家弱化该制度的现象也进行了解释。这主要基于使用该制度的隐含假设和一些外部新因素带来了变化。其中,税收效果、对经济的震荡、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银行监管的新发展、直接融资和存款类金融机构占比等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恩涛  姚珂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一般性操作工具,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2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操作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2008—2012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指数以及汇率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金融危机后的有效性并不显著。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及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应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时滞,并积极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军  李健  林勇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低法定准备金率,甚至低至零。法定准备金率作为影响货币供应的因素之一,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国际上对法定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芮莉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工业化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功能和作用正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取消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绍斌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央银行频繁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进行调控。本文结合近期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分析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运行的有关情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孟照建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央行连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在比较分析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认为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法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再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治本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调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整个调节机制中,货币政策的作用更为人们所注目。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政策手段的灵活合理的运用。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尤其缺少各种政策手段来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德胜  郑后成  
作为传统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频繁使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历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指明,GDP增速、M2增速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是影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GDP增速、M2增速走以及外汇占款增速未来的走势,本文得出结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未来将趋势性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望此问题能引起理论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