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1)
- 2023(9061)
- 2022(6778)
- 2021(5761)
- 2020(4097)
- 2019(9087)
- 2018(8900)
- 2017(16596)
- 2016(8787)
- 2015(9689)
- 2014(9659)
- 2013(9748)
- 2012(9593)
- 2011(9048)
- 2010(9157)
- 2009(8315)
- 2008(8098)
- 2007(7275)
- 2006(6707)
- 2005(6485)
- 学科
- 济(49834)
- 经济(49803)
- 业(21394)
- 管理(21232)
- 中国(17026)
- 地方(16979)
- 业经(15976)
- 企(14952)
- 企业(14952)
- 农(13855)
- 方法(11984)
- 产业(10675)
- 数学(10282)
- 数学方法(10211)
- 融(10110)
- 金融(10110)
- 发(9791)
- 银(9731)
- 银行(9723)
- 农业(9687)
- 行(9605)
- 地方经济(9600)
- 贸(9463)
- 贸易(9451)
- 信息(9267)
- 易(9103)
- 总论(8936)
- 信息产业(8792)
- 环境(7326)
- 发展(7273)
- 机构
- 学院(132504)
- 大学(129113)
- 济(57921)
- 经济(56683)
- 研究(51637)
- 管理(45683)
- 中国(41762)
- 理学(37336)
- 理学院(36842)
- 管理学(36297)
- 管理学院(36034)
- 科学(29449)
- 京(28832)
- 财(26626)
- 所(26198)
- 中心(23584)
- 研究所(23299)
- 江(21378)
- 农(21108)
- 财经(20118)
- 范(19860)
- 师范(19669)
- 北京(19126)
- 院(18768)
- 州(18163)
- 经(18161)
- 经济学(18085)
- 业大(16674)
- 经济学院(16254)
- 农业(16048)
- 基金
- 项目(81529)
- 科学(63983)
- 研究(63582)
- 基金(56437)
- 家(48530)
- 国家(48062)
- 社会(40831)
- 科学基金(40798)
- 社会科(38880)
- 社会科学(38874)
- 省(33040)
- 基金项目(28570)
- 教育(27710)
- 划(27109)
- 编号(26735)
- 发(24573)
- 自然(22918)
- 资助(22566)
- 自然科(22347)
- 自然科学(22344)
- 成果(22030)
- 自然科学基金(21913)
- 发展(20341)
- 展(19979)
- 课题(19375)
- 重点(18592)
- 国家社会(17216)
- 创(17118)
- 部(16786)
- 年(16149)
共检索到224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志杰 李一丁 李付雷
本文回顾了数字货币的起源,分析了非法定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特点,并展望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前景。在2017年3月10日"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高度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技术会产生不容易预测到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此前,中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分布式 比特币 区块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俊
应尽快着手专门立法,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适用性问题,同时研究完善相关监管框架体系,明确非法定数字货币监管的主体和责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智能卡、移动支付、数字现金为代表的新型支付工具层出不穷,它们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的面貌,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经济生活。近年来,数字货币作为新型支付方式的组成部分得到了较快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郝鹏鹏 王彦博 杨璇
当前数字货币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法定数字货币已进入深度探索阶段,非法定数字货币则更大程度上扮演着"投资品"的角色。针对非法定数字货币,从货币二像性的视角能够论述其并非泡沫,其合理性源于基于信用的价值产生机制。同时,非法定数字货币的信用价值来源于交易,并由该币种所覆盖的用户网络和所产生的交易量决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非法定数字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稳步推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皓原 杨祖艳
本文以比特币等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竞争性发行为出发点,在拉各斯-怀特模型框架内,讨论了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仅存在非法定数字货币形成均衡的可能性。分析认为非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形成价格稳定的静态均衡和价格不稳定的动态均衡。并指出,尽管发行总额限定,竞争发行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作为信用货币,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自我实现性质,依靠该类货币发行机制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竞争发行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边 潘启娣
通过梳理数字货币相关文献,本文发现数字货币分为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二者有根本的区别。为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对金融经济的渗透与冲击,发展本国法定数字货币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共识。从实践看,各国法定数字货币基本确立了中心化的发行路径,但交易技术路线选择上尚未达成共识。已有研究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将可能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金融机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厘清法定数字货币内在关系,对确保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风险可控、促进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体系有效运行、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探索性提出我国人民币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克州 杨秀霞 李思存
货币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纸硬币为主的信用货币到电子货币的发展历程,每次形态变革都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金融高速发展背景下,为摆脱传统货币的局限性,消除电子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对法定货币地位的冲击,新一代法定货币形态——法定数字货币被推上舞台。那么新法定货币具备哪些优势,面临何种挑战,在替代过程中,新法定货币又应如何与旧法定货币同流通?这些问题正是研究重点与价值所在。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劲屹
现有跨境支付主要采用代理行模式,存在成本高、耗时长和透明度低等弱点。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兴起,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技术运用于跨境支付,各参与方可直接点对点交易,将会给该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当前,不少国家就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展开联合实验,在技术框架上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实现途径,提出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原油结算、先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提高平台抗风险能力、各央行实施共同治理等一系列框架设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炳
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加密数字货币以密码学原理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具有交易效率高、数据难以篡改等优势。但其去中心化架构难以与传统货币发行支付系统匹配,推广成本巨大。并且,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大幅波动、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等问题。综合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私人加密数字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研究中所提出三类不同开放程度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方案。由中央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联盟,共同建立数字货币发行网络,由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提供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兑换的发行模式。此外,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关乎整个货币发行、支付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关键词:
区块链 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属性 发行模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胡思慧 柳青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现代货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支付工具的发展抢先一步回应,替代传统货币部分功能。私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新型数字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借鉴,但应考虑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交易性能以及不同共识算法产生的资源成本。不同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模式主要对两个问题产生不同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地位,二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私人数字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近年来,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我们见证一种新型货币——数字货币的诞生。像纸币的演变一样,电子支付方式的革新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并带来全新的经济互动。理论界对于加密货币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主要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加密数字货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子衡 李发强
数字经济需要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应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这就意味着,它不仅将打破各种各样网络支付的"平台壁垒",贯通"对私场景";而且,还将根本性地开启"对公场景"。前法定数字货币时期,两个场景问题:对私割裂、对公封闭在法定数字发行与运行之前,一系列的网络支付平台体系、准数字货币或私人数字货币的运行,部分地起到了即将到来的法定数字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网络支付平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王鹏 谢姗珊
金融科技驱动下货币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私人数字货币存在无法稳定履行货币职能、影响货币政策传导、难以监管等问题,强烈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天然优势,法定数字货币使货币政策更为有效、金融监管更为精准,各国央行纷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应基于从二元信用创造机制渐进地向一体化信用机制演变这一逻辑,在演变过程中法定数字货币对传统纸币和商业银行存款产生了替代效应。为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尽快发行与流通,应从技术层面为发行流通提供保障,同时确保法定数字货币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宜
法定数字货币在提升经济交易活动透明度、便利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产生冲击和威胁,需要制定合理的发行模式与科学的监管模式。目前,诸多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在发行模式与监管模式方面取得大量研究经验,文章选择英国的Rscoin模式、加拿大的Jasper模式和新加坡的Ubin模式开展对比分析,探究值得我国借鉴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监管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