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1)
- 2023(5819)
- 2022(5028)
- 2021(4619)
- 2020(3600)
- 2019(8258)
- 2018(7785)
- 2017(14562)
- 2016(8772)
- 2015(9819)
- 2014(9967)
- 2013(9399)
- 2012(8917)
- 2011(7997)
- 2010(8541)
- 2009(7840)
- 2008(7931)
- 2007(7307)
- 2006(6851)
- 2005(6410)
- 学科
- 济(27407)
- 经济(27366)
- 管理(26816)
- 业(24578)
- 企(19304)
- 企业(19304)
- 农(11670)
- 中国(10932)
- 财(10837)
- 策(8462)
- 方法(8207)
- 制(8016)
- 教育(7652)
- 理论(7592)
- 农业(7362)
- 业经(7045)
- 数学(6899)
- 贸(6878)
- 贸易(6870)
- 易(6722)
- 地方(6683)
- 数学方法(6620)
- 教学(6463)
- 务(6419)
- 财务(6395)
- 财务管理(6381)
- 银(6379)
- 银行(6370)
- 税(6262)
- 及其(6198)
- 机构
- 学院(119842)
- 大学(116513)
- 济(47626)
- 经济(46294)
- 管理(43397)
- 研究(42314)
- 理学(35652)
- 理学院(35289)
- 管理学(34635)
- 管理学院(34408)
- 中国(33388)
- 财(26312)
- 京(25153)
- 科学(23220)
- 所(21573)
- 江(21253)
- 中心(19634)
- 财经(18965)
- 研究所(18701)
- 农(18571)
- 范(17645)
- 师范(17535)
- 经(16949)
- 州(16811)
- 北京(16788)
- 院(15596)
- 技术(15040)
- 业大(14934)
- 省(14283)
- 农业(14045)
- 基金
- 项目(69542)
- 研究(57397)
- 科学(53989)
- 基金(46318)
- 家(38819)
- 国家(38407)
- 社会(33277)
- 科学基金(32678)
- 社会科(31426)
- 社会科学(31419)
- 教育(29054)
- 省(28904)
- 编号(26048)
- 划(23866)
- 成果(23244)
- 基金项目(22790)
- 资助(20411)
- 课题(19779)
- 自然(19561)
- 自然科(19080)
- 自然科学(19076)
- 自然科学基金(18705)
- 年(16781)
- 重点(16122)
- 性(15609)
- 发(15559)
- 部(15535)
- 项目编号(15273)
- 规划(14572)
- 创(14312)
共检索到20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景义 王宏巍
国家推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发展了法学硕士培养的目标。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法学硕士培养的具体情况,从生源素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导师指导、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反思制约法学硕士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实践,提出相应对策,通过保证生源质量、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导师责任、严格考核机制从而提高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法学硕士 培养质量 法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伟良 范鹏飞
我国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面临生源不足、培养目标与培养现状间存在矛盾、培养特色不鲜明、学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应建立独立、配套的中职硕士招生制度;调整、优化中职硕士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培养高层次的中职学校"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作为培养目标;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建立高质量的导师队伍;严格学位论文要求;加强质量监控与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文香 任平
起步于2000年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此,探讨和建立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体系,对于培养具有职教特色的、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培养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进一步完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中职教师 中职硕士 培养 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加祥
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法律硕士学位之后,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出现了不少问题,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定位模糊,两类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雷同,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
关键词:
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仕尧
阐述了法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与目标。分析了法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了法学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法学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培养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金平
对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评估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章亮
本文探讨了我国当前硕士生教育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模式摇摆不定 ,目标与模式脱节 ,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 ,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硕士生培养 困惑 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齐文远
根据法学硕士生的知识背景、我国成文法传统、就业状况,探索了刑事案例演习教学法的实践方式,力求贯彻"四个一体"的理念,突出能力培养,着力案例选择,注重创新引导,强化过程控制,以实现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弘弘 谭中平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华红 包楠
我国最初设置的学位类型为单一型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财务工作需要的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实用性、创造性、外向性、通用性等质量特征,系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刘颖杨淑华罗燕春白永毅一、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工作,自1984年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发出《转发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11所高等工科院校〈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建议〉的通知》开始,历经试点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涛 陆根书 柳一斌
以陕西省12所高校2012年201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335名工程硕士生和872名工学硕士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获奖者的成果和科研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培养过程中,工程硕士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受益较多,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分类培养成效显著,但是工程硕士生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剑锋 孙伟 陈晗 于长志
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通过对三所农业高校农科硕士研究生及导师的调查发现,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校内学术交流氛围不浓等问题。提出注重大师精神教育、适当提高科研补助、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农科 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祝超超 张继河 蔡娜
以江西某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以跨专业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为出发点,探究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措施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教育经济与管理 硕士研究生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