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6)
- 2023(10415)
- 2022(9096)
- 2021(8759)
- 2020(7177)
- 2019(16780)
- 2018(16608)
- 2017(32459)
- 2016(17689)
- 2015(19673)
- 2014(19653)
- 2013(19529)
- 2012(17853)
- 2011(15875)
- 2010(15743)
- 2009(14219)
- 2008(13657)
- 2007(11745)
- 2006(10154)
- 2005(8763)
- 学科
- 济(69237)
- 经济(69166)
- 管理(50585)
- 业(46914)
- 企(39855)
- 企业(39855)
- 方法(32917)
- 数学(28321)
- 数学方法(28014)
- 农(18018)
- 中国(17797)
- 财(17507)
- 学(16102)
- 业经(15768)
- 地方(14337)
- 制(12960)
- 理论(12239)
- 农业(11966)
- 贸(11739)
- 贸易(11734)
- 和(11556)
- 易(11379)
- 务(11263)
- 财务(11206)
- 财务管理(11187)
- 技术(10710)
- 企业财务(10579)
- 环境(10566)
- 银(10006)
- 银行(9967)
- 机构
- 大学(248612)
- 学院(245873)
- 管理(100405)
- 济(93517)
- 经济(91370)
- 理学(87798)
- 理学院(86825)
- 管理学(85350)
- 管理学院(84911)
- 研究(79938)
- 中国(58085)
- 京(52851)
- 科学(51013)
- 财(42413)
- 所(39563)
- 农(37495)
- 业大(37167)
- 研究所(36219)
- 中心(35776)
- 财经(34625)
- 江(34262)
- 范(33733)
- 师范(33410)
- 北京(33372)
- 经(31553)
- 院(29603)
- 农业(29279)
- 州(28215)
- 经济学(27257)
- 师范大学(27069)
- 基金
- 项目(174480)
- 科学(136769)
- 研究(128686)
- 基金(126140)
- 家(109570)
- 国家(108652)
- 科学基金(93373)
- 社会(79697)
- 社会科(75438)
- 社会科学(75417)
- 省(67715)
- 基金项目(67645)
- 自然(60934)
- 自然科(59458)
- 自然科学(59446)
- 教育(58623)
- 自然科学基金(58380)
- 划(57222)
- 编号(52914)
- 资助(51584)
- 成果(42961)
- 重点(38737)
- 部(38229)
- 发(36612)
- 课题(35996)
- 创(35994)
- 创新(33497)
- 科研(33285)
- 项目编号(33024)
- 教育部(32803)
- 期刊
- 济(100122)
- 经济(100122)
- 研究(72054)
- 中国(42560)
- 学报(39940)
- 科学(36694)
- 管理(35659)
- 农(33698)
- 财(30879)
- 大学(30104)
- 教育(28629)
- 学学(28203)
- 农业(23823)
- 技术(20833)
- 融(18884)
- 金融(18884)
- 业经(16672)
- 财经(16445)
- 经济研究(15655)
- 图书(14480)
- 经(13829)
- 理论(13259)
- 问题(13114)
- 科技(12711)
- 实践(12394)
- 践(12394)
- 技术经济(11607)
- 业(11450)
- 版(11349)
- 现代(11212)
共检索到346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舒国滢
主持人语:作为法理学的经典问题之一,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既涉及到法律规范的本体论问题,也关涉到法律推理、法律适用、规范逻辑等认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对法教义学、立法学、法概念论、法学方法论以及部门法理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国内法学界已经形成了多次学说的轮替:"三要素说"(假定、处理、制裁);"二要素说"(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新三要素说"(假定、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新二要素说"(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
关键词:
法律规范 基本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林林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将权利视为现代法哲学之基石范畴的"权利本位论"已然成为了中国法学界的一种主流理论。中国社会也迅速迈向了一个权利观念高涨、权利主张不断张扬的时代。许多权利诉求不但对既有权利体系与权利理论提出了质疑与挑战,也与既有权利体系不断地发生冲撞。权利是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权利配置是法治建构的
关键词:
法治建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孙绵涛教授的新作《教育范畴论》(2016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其个人多年来教育学研究思考的结晶。该著作首先探讨了教育学范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即自然生成方法论与人为抽象方法论,然后以此方法论为指导,进一步分析了教育现象的应然范畴与实然范畴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在确立了教育范畴的立论基石之后,作者又分析了中外诸多传统教育学的范畴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了不同角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常鹏翱
主持人语:"哪里没有财产权,哪里就没有正义。"财产权是文明社会的象征,没有财产权,没有界定和保护财产权的制度,掠夺就是野蛮时代的英雄壮举。对文明社会的进化史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族群为平等、自由和财产权而尽力奋斗的图画,其中有血有泪,更有法律的坚定力量。自罗马法以降,财产权就牢牢占据着法律的中心地位,相关理论文献不胜枚举,即便如此,随着社会发展,财产权的
关键词:
基本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智航
主持人语:司法权是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权力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外在特征、特殊的运行规律与丰富的法理内涵,体现了司法者运用法律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种实践理性。一个国家司法权运行的畅通程度直接决定该国公民接近法律正义的程度。它也构成了构建一种"司法的法理学"的逻辑起点,当下中国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就是围绕司法权的科学配置和有效运行来展开的。然而,学术界与实务界对于司法权的概念与性质、内涵与外延、结构与功能、权威与效能等问题缺乏充分的研究和必要的共识,
关键词:
司法权 基本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林林
主持人语:证据是诉讼的脊梁,是法治的基石,也是证据法学的核心范畴。证据在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社会治理模式对证据内涵和证据资格也有不同的理解与界定。在以审判为中心的法治模式中,证据的合法性或曰形式性标准,优先于证据的相关性和真实性标准。这种形式性要求
关键词:
基本范畴 司法证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连泰
主持人语:征收问题横跨公法和私法,与公民财产权息息相关,与社会秩序紧密相连。七十年来,中国征收制度数度变迁,依托中国征收实践和规范的理论成果次第登场,勾勒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图景。在权利与权力对话,私益与公益博弈的时代,征收作为一项实现公共利益的政府行为,需要制度控制,需要规范加持。然而,知易行难。征收规范的阐释必须融入到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中,"立足本来,吸
关键词:
基本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金钊
主持人语:法的自主性是法理学的经典问题,其不仅涉及法治命题能否成立,而且对法治实践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法理学派对此有不同的认识。随着西法东渐和法律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法治建设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回答"什么是法治"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中国法学界曾经出现了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司法职业主义与大众主义、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这三次争论虽然在法律规则、法律运作和法律论证等不同层面触及法的自主性问题,却最终都以折中的立场、思辨的结论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
中国法学界 基本范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林林
主持人语:证据是诉讼的脊梁,是法治的基石,也是证据法学的核心范畴。证据在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社会治理模式对证据内涵和证据资格也有不同的理解与界定。在以审判为中心的法治模式中,证据的合法性或曰形式性标准,优先于证据的相关性和真实性标准。这种形式性要求
关键词:
基本范畴 社会治理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锦明 余芳霖
中小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基于学科本质的学科功能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教师发展、组织创新等六个层面。中小学学科建设应遵循变革领导、愿景鼓舞,规划先行、理论引领,任务驱动、科学实施,评估检查、持续改进等基本行动逻辑。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学改革 学科建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舒国滢
帝俄时期的法学家科尔库诺夫在《法的一般理论》一书中曾以专门的篇幅讨论过与"法律规范的结构"相关的主题。他的理论后来被苏联法学界改造成了"三要素说",这个学说在我国法学理论上也一直占主导地位。然而,我国法学界对于"法律规范的结构"之"三要素说"的理论谱系缺乏了解,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概念没有进行有价值的理论辨析。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在逻辑上应当包含4个要素,即"行为条件""行为命令""行为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并在这4个要素之间建立起一个两规则(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结构方式,从逻辑上刻画出联结法律规则诸要素的6个表达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锐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问题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法理学问题。学者们大多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条件式的,其前件由"行为模式"构成,后件由"后果模式"充当。但其实,法律规范的结构不只是假言式的,而且包括全称式,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确规定义务或授予权利的全称规范,二是规定因违反前述义务或侵犯前述权利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的条件式规范,故其逻辑形式通常表现为"全称+假言"形式。由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问题衍生了一系列元理论问题,如法律规范是否具有真假值?规范逻辑是否可能?等等。为避免上述元理论的困扰,最好以"法律规范命题的逻辑结构"替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通过分析法律规范命题的逻辑结构,又发现:"法不禁止便允许"、"凡应当的都是可能的"等法谚并非总是正确的。这说明,封闭、静态、形式化的规范逻辑系统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法律规范体系的某些特点,但它与开放、动态、现实性的法律规范体系之间仍有较大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祖智 宗莉
发展健康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日渐兴盛,但对健康产业的范畴界定缺乏追问与反思。要使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其范畴界定是绕不开的基础议题,是该领域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维度界定健康产业范畴并固化,较具研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在研究范式上,应突破"经济学理论—定性与应用研究"的常规模式向"经济学—定量—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并统一。基于固化后的范畴和统一后的研究范式建立的健康产业分析矩阵为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可行的分析框架,对科学研究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研究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有人为抽象方法论和自然生成方法论两种基本的类别。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人为抽象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教育现象范畴具有认识起点科学、认识过程合理、认识步骤明晰的特点。运用这种方法论对教育现象的范畴进行研究发现,教育现象由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四个基本范畴组成。应用四个范畴的应然逻辑,可以建构以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为基本范畴的新教育学逻辑体系,也可以厘清教育改革的思路。另外,可以从社会活动、社会体制、社会机制和社会观念四个范畴来认识整个社会现象,也可以按这四大范畴的应然逻辑所体现的思路来推进整个社会的改革,还可以从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四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