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
- 2023(895)
- 2022(832)
- 2021(922)
- 2020(738)
- 2019(1703)
- 2018(1719)
- 2017(3418)
- 2016(2104)
- 2015(2212)
- 2014(2279)
- 2013(2214)
- 2012(2142)
- 2011(1980)
- 2010(2086)
- 2009(1878)
- 2008(1949)
- 2007(1579)
- 2006(1460)
- 2005(1295)
- 学科
- 济(4999)
- 经济(4981)
- 管理(4183)
- 业(3373)
- 企(2498)
- 企业(2498)
- 中国(1815)
- 农(1778)
- 财(1732)
- 制(1724)
- 融(1679)
- 金融(1679)
- 银(1461)
- 银行(1457)
- 行(1421)
- 世界(1354)
- 学(1323)
- 农业(1312)
- 地方(1293)
- 业经(1266)
- 和(1147)
- 划(1110)
- 制度(1064)
- 度(1064)
- 教育(1047)
- 环境(1044)
- 理论(1027)
- 税(1017)
- 方法(1015)
- 发(990)
- 机构
- 大学(25480)
- 学院(24447)
- 研究(10602)
- 济(8470)
- 中国(8341)
- 经济(8097)
- 管理(7958)
- 京(6366)
- 理学(6364)
- 理学院(6221)
- 管理学(6119)
- 管理学院(6059)
- 科学(5948)
- 所(5455)
- 研究所(4798)
- 中心(4685)
- 财(4648)
- 范(4526)
- 师范(4504)
- 院(4359)
- 北京(4337)
- 农(4072)
- 江(3995)
- 师范大学(3816)
- 教育(3510)
- 州(3306)
- 财经(3293)
- 农业(3248)
- 研究院(3247)
- 业大(3136)
共检索到43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洪亮平 陶文铸
介绍了法国"大巴黎"计划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以巴黎为例,分析了当代西方大都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空间分隔与社会分异危机。提出改革我国大都市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规划体系,通过"跨界规划"与"跨线设计"手段,打破城市空间分隔与社会分异的藩篱,促进我国大都市的和谐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闫晋波
首先介绍了萨克雷科学城的发展历程;其次从选址、产业规划、生态规划、国际交流几个方面分析了萨克雷的建设经验;最后,总结了萨克雷科学城建设可供国内超大城市减量发展借鉴的经验,包括明确而又持续的土地、财税优惠政策,政府和民间机构协同促进作用,与旧城区互补性的优越宜居环境,规划设计具备"迭代性"和"适应性",比老城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巴黎 萨克雷 科学城 城市疏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吉 王亚华 赵础昊
城市联通的动力机制既包括市场需求的自发机制,也包括政府主导的规划设计机制,是两者互动与博弈的结果。以巴黎-伦敦双城记为例,对城市之间的联通动力机制进行定量测算,发现联通动力存在双重非对称性:一方面,巴黎对于伦敦的联通动力要高于伦敦对于巴黎;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联通动力要高于政府规划,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跨国咨询公司办事处数、航空旅行联通度、外交关系联通度、公共交通频率等。不同城市的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在差异化的目标取向中需要寻求平衡,驱动城市联通不断优化。城市联通中的政府规划设计应顺应市场客观规律,发展公共运输为导向的集约城市联通模式,识别多中心化的城市网络,提高城市交界处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适度"打破"行政边界以提高城市联通水平与便利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作为海明威迷,美国人约翰·里兰竟然通过海明威的小说和生活资料整理出与海明威有关的巴黎地名132处,这就是文学青年的历史学术研究。按图索骥,喜欢海明威的粉丝就此可以重走海明威路。我也是海明威迷,去过他在古巴哈瓦那的寓所、住过的宾馆和美国芝加哥的出生地。巴黎因海明威一句"流动的盛宴"(movable feast)更加深我对这座浪漫城市的想象。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巴黎的喜爱也是难以言表的。巧合的是,我的那次行程还有一个目的是拜访王重民先生有关的地点。我也统计过王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地点,
关键词:
王重民 刘修业 海明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伍琴
当代各国首都的经济结构一般都具有八个组成要素:服务、总部、知识、绿色、园区、临轨、临空和临港。首都经济总是先经历极化效应,然后再转向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本文通过可比和可获得数据的收集整理,比较了北京与伦敦、巴黎、首尔和东京四个国际性首都圈,在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运用极差阈值法综合比较后发现: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单体,发展具有一定实力,排名居中;但若把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与之比较,则发展排名最后。目前严峻的现实是:单靠北京自身力量已经难以化解大城市病,只有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即建立全域性的首都...
关键词:
首都圈 首都经济 经济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芳 周曦
法国巴黎中心区——Les Halles(列·阿莱)区域近100多年来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拆除和重建,经历了从地面向地下,再从地下向地面/地下复合生长的过程。1970年代的改造实现了Les Halles作为城市中心区向地下发展,实现了与巴黎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的有效复合利用,但是其功能和空间与城市周边要素呈离散状态而饱受批评:2010年代的改造在保持了历史传统的同时,成功地扩大了中心区的容量,实现了通过地下空间整合城市。此过程中的教训与经验是值得研究与学习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夏德深
在1794年拿破仑将军亲自建立的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科学技术学院(L' ECOLE POLYTECHNIQUE PARIS)是法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由于最激烈的入学竞争和高淘汰率,使这所学院二百年来在法国始终保持最高学府的地位。那些杰出、聪明的高中毕业生要进入这所学院就读,必须在法国专门的学校里辛苦地学习两年数理和人文的科目后,再参加入学竞争考试。目前入选率在4%以下。这所学院被誉为近两个世纪以来为法国培养政府高级官员、公司经理、优秀军事工程师的学院。不少著名的将军(如Field Marshals Foch和Joffre),科学家(如A·Fresnel、A·Becquerel、H·Poin...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强
法国巴黎大区的城郊农业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强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城市,市区面积105km2,人口200多万。加上周围的埃松、上塞纳、塞纳—马恩、塞纳—圣但尼、瓦勒德马恩、瓦勒德瓦兹、伊夫林,共8个省级行政区,组成了法兰西岛大区,也就是巴黎大区。它是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巴黎陈氏兄弟公司(TANG FRERES S.A)创建于1976年,其经营范围包括进出口贸易、批发和零售贸易,在巴黎拥有五个超级市场,年营业总额超过7亿法郎。陈氏兄弟公司是第一个加入“法中委员会”的华人企业,其集团在泰国还设有食品厂。专营泰国食品的出口,在香港设有贸易公司,专营中国食品的出口。陈氏集团自1992年10月开始向中国市场引进了法国“突飞”公司的尖端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运昌
法国巴黎银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际化经营,该行国际化的成功是建立在合理的动因、丰富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扩张策略及其比较优势之上。本文拟通过对该行国际化经验研究,以提供可供我国商业银行参考和借鉴的理念和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道勇 运迎霞 任晶晶
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实现城市空间增长与区域经济转型的新途径,引领了以建设轨道交通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热潮。文章选取巴黎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总结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并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新城 大都市区 协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可石 王龙 邓婷婷
针对北京城市问题凸显、京津冀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本文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阻碍,剖析了与北京具有相似发展条件的世界城市巴黎,通过文化路径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动力及实施措施,为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建设世界城市提出了一条可参考的文化路径,即以文化产业为核心动力,通过调整北京及京津冀区域产业、人口及空间结构等措施,推动北京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多中心网络化世界城市区域。
关键词:
世界城市 文化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维军
巴西的非缴费和政府主导型农村养老金计划,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综合考量巴西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大部分农村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家庭保障+土地保障+'零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并且实现政府在"新农保"中制度安排、财政政策以及行政管理上的责任回归,是一项积极而有效的政策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天尧 韩淼 王雅静
机场临空区域正日趋成为重要的城市经济活动载体,中国的临空区域规划与开发也逐渐成为热点。戴高乐—勒布尔歇临空区域作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在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从落后的农村地区一跃成为欧洲商贸中心,大批富有竞争力的企业聚集在此,既促进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就业,也为地区注入了无限活力。通过对戴高乐—勒布尔歇临空区域规划建设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其空间、开发模式等方面特征,为中国临空区域的规划思路、开发方式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