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6)
- 2023(2115)
- 2022(1699)
- 2021(1592)
- 2020(1189)
- 2019(2753)
- 2018(2635)
- 2017(4839)
- 2016(2707)
- 2015(2804)
- 2014(2908)
- 2013(2909)
- 2012(2693)
- 2011(2574)
- 2010(2662)
- 2009(2619)
- 2008(2543)
- 2007(2114)
- 2006(2044)
- 2005(1850)
- 学科
- 济(14150)
- 经济(14137)
- 中国(7372)
- 学(6960)
- 城市(5651)
- 管理(5416)
- 地方(4528)
- 城市经济(4022)
- 方法(3330)
- 理论(3241)
- 经济学(2737)
- 业(2696)
- 环境(2603)
- 数学(2581)
- 数学方法(2551)
- 发(2482)
- 方城(2361)
- 教育(2247)
- 企(1754)
- 企业(1754)
- 和(1740)
- 业经(1627)
- 地方经济(1534)
- 发展(1524)
- 展(1508)
- 经济理论(1452)
- 农(1388)
- 划(1346)
- 资源(1339)
- 图书(1259)
- 机构
- 大学(42911)
- 学院(40189)
- 研究(16393)
- 济(15492)
- 经济(14921)
- 管理(13480)
- 理学(11151)
- 理学院(10890)
- 管理学(10690)
- 科学(10634)
- 管理学院(10588)
- 中国(10382)
- 京(10124)
- 范(8045)
- 师范(7995)
- 所(7830)
- 研究所(7162)
- 师范大学(6851)
- 中心(6782)
- 北京(6391)
- 财(6286)
- 江(6135)
- 院(6057)
- 经济学(5692)
- 财经(5259)
- 州(4999)
- 经济学院(4882)
- 业大(4866)
- 经(4784)
- 研究院(4770)
共检索到61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晨光
在法国学术界,一般不承认“城市学”的概念,连最权威的“larousse”法文词典至今还没有收入这个词条。只是在1988年3月出版的,由著名的教授、法兰西城市规划学院(IFU)名誉院长皮埃尔·麦尔兰主编的“城市规划与整治词典”才收入了城市学词条。它的解释是:来源于“城市科学”,用于代替“城市规划”(Urbanisme),但没有被广泛采用。它有两点不足:一是如同Urbanisme,含义模糊;二是一种假说,因为城市科学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在读了刘歧张跃庆梅保华等3人合著的《城市学》一书后,给梅保华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如何开展我国城市学研究的见解。征得钱老同意后,本刊特发表他们之间的通信,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城市学这门新兴交叉科学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辰
"街区"是法国社区研究的核心概念。将1840年以来法国城市社区研究分为"一个地方性视角(1840-1918)"、"空间与社会现象的交汇(1919-1945)"、"多学科的建构(1946-1967)"、"社会问题与批判(1968-1979)"以及"新的社会冲突与多元化发展(1980以后)"五个阶段,从"空间实践"和"理论探索"两个角度对各阶段街区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并指出法国经验中"空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互动的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恢一
本文论述了钱学森关于科学技术体系的学说,对于构建建筑科学的完整体系,改进建筑教育,建立《城市学》新学科的重要作用。遵照钱学森指出的《城市学》的建立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原则,论述了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总结城市发展规律与动因、机制的初步成果。遵循钱学森关于山水城市的理论、产业革命的理论、沙产业理论、草产业理论,探索我国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和城市化道路的新概念。遵循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新理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厘清欧洲学派方法的局限性,并在引进西方当代先进技术的同时,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学习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郇 徐现祥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针对我国地级城市经济增长出现的巨大差异,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采用Hall和Jone(1999)基于水平增长的人均产出分解,对我国188个地级城市200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发现全要素生产率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地级城市人均产出的差异,相关系数达到0.839;然后从我国城市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城市的模仿与学习机会的角度,分析了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原因,提出通过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发挥城市集聚规模效益,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学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铮 黄子洛 张静容
法国《感官遗产法案》反映了该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传统积淀与发展创新,该法案对乡村地区的历史风貌、生活方式、自然环境、文化属性进行保护,对我国相关实践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介绍这一法案的立法背景与内容,揭了法案背后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制的特征;从学理层面解析“感官遗产”概念,分析多感官与多模态属性,介绍涉及这一概念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借鉴“感官遗产”概念,提出守护我国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层价值、丰富资源保存与开发形式等建议。
关键词:
感官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记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通过图书馆学概念体系中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的演化 ,可以分析出图书馆学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当代图书馆学的核心概念应转向知识。知识与信息、情报、文献、文献信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应得到合理的判别和把握。参考文献 2 1。图 2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基本概念 核心概念 知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安顺
分析了城市产生的背景、特征,介绍了联合国以及韩国和美国关于城市界定的标准,对比分析了我国城市标准划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城市人口划分标准,以及城市化的度量方式。
关键词:
城市 城市化 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继刚 叶林
回顾和整理了黄光宇先生从1954年9月至2006年10月期间,从求学、工作到发起并推动山地城市学和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历程的相关资料。研习后认为:1山地城市学和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取得的成就是长期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2山地城市学和生态城市规划作为西南地域城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内容之一,丰富了地域城市学的研究内涵,而地域城市学的丰富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现阶段整个人居学研究的内生动力,并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居建设新范式和新路径做出贡献;3山地城市学和生态城市规划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及其在国际上取得的显著影响,一方面有助于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地域实践中因地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远杰
教育学场域概念建构,是在对21世纪以来我国逐渐形成的布迪厄社会学教育场域概念进行反思与继承的基础上,基于教育学立场对教育场域的重新界定。秉承了布迪厄场域概念的方法要义,但主动放弃了它的内容原指;包含对已有教育场域概念进行改造的成分,本质上则是对另一种教育场域现象的解释。教育学教育场域,是指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于特定的人及其行为实践的,以教育力构成意义或功能区分的时空构型。学校教育场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自然—教化之场,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学校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目的为教育力的源泉。珍视和创建"学校"之外鲜活而丰富的教育场域类型,应作为未来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李培彤
新时代教师素养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依赖于教师教育学科研究的深化与完善。教师教育学所具备的学理性与价值性为教师教育学科身份的合法性提供了重要佐证。教师教育学概念的建构应观照教师教育学之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本质意蕴,把握教师教育学科特征,探寻教师教育学何以存在之理性依据,从而规范界定教师教育学概念。教师教育学科概念的多维透视是认识与审度教师教育理论的必要前提,教师教育学科概念的清晰界定是解释与超越教师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对教师教育学科地位的逻辑证成离不开学科价值,教师教育学价值意蕴的合理澄明是支撑与引领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通达教师教育学科的本质需要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学科性质等关键问题的准确理解;巩固教师教育学科的独立地位需要基于对教师教育学知识价值、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等价值维度的全面彰显。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学 概念界定 价值意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大量西方学说的译介和研究,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革命学说"之"范式"、德国教育学家布列钦卡"元教育学说"之"元"的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教育学,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使用,一批与教育学要素联结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命题得到深入研究,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范式"的引入推动教育学发生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变革,促进了教育学研究内容的丰富与陈述体系的升级;"元"概念的引入开拓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界与研究方式,提升了教育学的理论自觉,澄清并革新了教育学的历史认知,构建了元教育学分支学科。凡此革新变化缩影式地展现了大概念的引入对教育学变革与进步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大概念 范式 元 教育学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张小丽
"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既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型的需要,又是师范教育兴起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学概念在中国早期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过程和标志,既经历了由"教育"到"教育学"成为一门课程的过程,又经历了成为近代知识系统中的一门学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人在通过日本引进的西方教育学概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教育学概念开始在中国形成。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早期形成对此后百余年来国人对"教育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国人对"教育学"的理解不仅深受西方影响,并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倾向,而且使国人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缺乏中国经验的积累和沉淀。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 概念形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飞
化育是德国教育学最核心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化育"概念的存在才使德国教育学走上了不同于英美等英语国家教育学发展的路径。"化育"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其内涵则深深根植于德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最终于1770年~1830年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含义,并进入德国教育领域,成为德国教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化育"的基础是人的内在固有力量,它主张将人的内在力量最全面、和谐地发展为一个统一整体,而这个实现过程则需要人与文化的密切接触,通过异化与复归的复杂历程最终得以实现。
关键词:
化育 教学论 教育学 德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