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0)
- 2023(5625)
- 2022(4668)
- 2021(4592)
- 2020(3574)
- 2019(7988)
- 2018(8026)
- 2017(13141)
- 2016(8146)
- 2015(8915)
- 2014(8603)
- 2013(7360)
- 2012(6442)
- 2011(6031)
- 2010(6296)
- 2009(5724)
- 2008(5080)
- 2007(4529)
- 2006(4159)
- 2005(3810)
- 学科
- 教育(19341)
- 济(18485)
- 经济(18466)
- 管理(13534)
- 业(13480)
- 中国(11973)
- 学(10568)
- 农(9873)
- 企(8660)
- 企业(8660)
- 理论(8393)
- 教学(7176)
- 农业(6714)
- 方法(5226)
- 发(5195)
- 发展(4777)
- 展(4655)
- 业经(4588)
- 财(4529)
- 数学(4018)
- 思想(3950)
- 数学方法(3897)
- 研究(3879)
- 技术(3828)
- 政治(3828)
- 经济学(3699)
- 学法(3636)
- 教学法(3636)
- 贸(3495)
- 贸易(3492)
- 机构
- 大学(97600)
- 学院(95104)
- 研究(35913)
- 教育(28040)
- 管理(27685)
- 济(27683)
- 经济(26822)
- 范(24351)
- 师范(24151)
- 理学(23477)
- 理学院(23116)
- 管理学(22469)
- 管理学院(22266)
- 科学(21701)
- 京(21413)
- 师范大学(19711)
- 中国(19698)
- 所(17671)
- 江(16279)
- 研究所(16207)
- 技术(16020)
- 职业(15533)
- 农(14968)
- 中心(14952)
- 北京(13962)
- 院(13090)
- 财(12879)
- 州(12683)
- 业大(12577)
- 农业(11626)
- 基金
- 项目(60501)
- 研究(53229)
- 科学(48253)
- 基金(38696)
- 教育(32918)
- 家(32813)
- 国家(32347)
- 社会(30357)
- 社会科(28221)
- 社会科学(28218)
- 科学基金(26598)
- 省(26329)
- 编号(25786)
- 划(23823)
- 成果(23679)
- 课题(20875)
- 基金项目(19079)
- 年(18850)
- 规划(15507)
- 重点(15427)
- 项目编号(15217)
- 资助(15162)
- 发(14855)
- 自然(14707)
- 性(14570)
- 部(14399)
- 自然科(14337)
- 自然科学(14331)
- 自然科学基金(14035)
- 度(13609)
共检索到151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税贞建
从中国引入的封建儒学教育,是古代越南社会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自近代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以来,在其殖民统治下,经由拉丁越南文取代汉字,建立法式学校,儒学教育的改造,新学的破灭,以及以法国教育制度取代儒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的嬗变,古代越南的儒学教育最终走向了末路。
关键词:
法国 殖民统治 越南 儒学教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大任
对农村社会的权力渗透和控制,始终是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农村进行殖民统治的主题。在日本殖民统治权力不断渗入东北乡村的过程中,东北农村中固有的阶层结构被摧毁,维护乡村稳定的传统社会规范被打破。部分乡村成员利用殖民权力渗入东北农村基层社会受阻的机遇,在农村中成为掌握实权的新兴的支配阶层。该阶层无论对殖民者还是对乡村中的普通民众都表现出极端噬利的一面,且因涉及民族矛盾而对立于乡村中所有其他阶层。维持社会稳定的规范丧失殆尽,社会阶层严重撕裂,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农村因此陷入混乱之中。
关键词:
近代 中国东北 殖民统治 阶层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辛星 许悦驰
殖民制度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是经济史领域的重要命题。本文以伪满洲国殖民统治为着眼点,深入探讨了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殖民统治对所辖地区经济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具体的影响机制。通过断点回归的方法(RD),本文发现即使在2014年,伪满洲国辖区一侧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低于相邻的其他区域,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伪满洲国当局严酷的劳工待遇和其对移民的管控带来了劳动力数量的锐减,这种锐减在除核心城市之外的乡镇农村区域尤为明显。
关键词:
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 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骆四铭 阮氏贵
法国殖民越南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期间越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殖民背景下强制移植模式。法国殖民者专门成立了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高等教育机构建设、实施集中管理,教学语言统一采用法语,教师主要由法国本土挑选派遣,学生入学资格设限。客观上法国殖民者为越南带来了现代高等教育,其文化渗透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地位。通过教育特权扶持当地合作者形成利益集团,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越南传统社会结构,加剧了越南社会的动荡。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是迫使越南殖民者改善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以史为鉴,需警惕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移植的新模式与新危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
原敬在担任台湾事务局委员时,初步提出殖民地统治构想——“内地延长论”,随着日本在“关东州”和朝鲜实施殖民统治,其殖民地统治构想进一步深化,明确为“同化论”。以其殖民地统治构想为思想指导,原敬组阁之后,针对殖民地统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对殖民地统治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调整目标是以“同化”为核心,取代“武断统治”,实施“文化统治”政策,构建政党内阁掌握殖民地统治的体制。原敬内阁通过调整殖民地统治政策打破了军部在殖民地的一统地位,政党内阁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得以提升。原敬内阁的殖民地统治政策看似具有一定妥协性,实际更具欺骗性,更符合其长期甚至永久统治的目的。其殖民地统治政策终究不能改变殖民地统治的实质,只不过是针对风起云涌的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采取的怀柔政策而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玉婷
在关于职业教育定位的理论争辩、国内外教育财政支持政策的改变中,非洲职业教育形成了一种钟摆式的发展路径,体现为一种理论驱动、外部牵引的发展模式。非洲不同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办学形式与治理主体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殖民地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差异。法语国家更重视普通教育,具有政府主导的办学特点,不重视小型企业的作用。英语国家更注重窄而专的职业教育,具有市场主导的办学特点,注重职业训练,但学术内容有限。非洲国家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协调部门合作,加大对非正式部门的支持;延迟教育分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连接;批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从历史脉络来看,云南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区域社会。历史上,尤其是元明清时期,大量的移民来到云南,渐形成今天的“云南人”。云南移民脉络背后,与之并行的是儒学发展脉络,云南的移民史,即一部云南的儒学发展史。元代的规模性移民,使得云南儒学整体性生长;明代持续的移民,云南“汉多夷少”的格局得以形成,云南儒学得以扎根;清代移民规模最大,云南儒学呈现枝繁叶茂的势头。厘清云南移民与儒学发展的关系,也即可以解开云南各民族如何融入中华民族的问题。
关键词:
云南 移民 儒学 中华民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多萝西·罗森贝格 徐宝侠
直到最近,西方的研究一直强调东德没有理由单独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上的同根比东西德之间任何社会结构性差别都重要。随着政治统一的完成和全德选举的进行,德国的生活仍然没有进入令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基于儒学智慧理解课程意味着走出德性与创造性的二元对立,把课程的本质理解为"道德创造性"。儒学不仅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方法论。至宋明理学发展到极致的"体验形上学"既可成为一种课程研究的方法论,也可成为一种课程开发与教学的方法论。这意味着"课程即分享"的中国传统课程观可以在21世纪显露生机。而儒学精神的寻找与重建需要走向日常生活。
关键词:
儒学课程观 道德创造性 体验形上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焕
儒学是二千多年前出现在中国的一种学问。这种学问不仅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成为社会思潮,而且影响到后来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成为统治阶级的“官学”。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跨出古老的万里长城的故乡,在日本、朝鲜、新加坡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儒家思想的印迹。二千多年来,崇儒的朝代很多,批儒的也不乏其人,但褒它也好,贬它也好,儒学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当今世界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余闻婧
我国先秦儒学教育思想中蕴含着大量反映教师评价意识的素材和论述。特别是,以"知人"、"爱人"和"无知"意识作为教师评价意识的基本构成,以"长善救失"和"规矩"作为教师评价意识的目的指向,以"视"、"观"、"察"作为教师评价意识的方法步骤,诸如此类的素材和论述,孕育了我国教师评价意识的理智传统,对于当代教育较为本原地理解和深化教师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先秦儒学 教师 评价意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晶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中.金代教育的地位似乎显得颇为黯弱,人们很少把注意力投射到这个领域。大概是觉得金朝是女真人创立的政权,在教育方面无多建树吧。实则不然。金虽是北方少数民族所立政权,但对文化教育甚为重视,几代有作为的君主,都大力兴办教育,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备的教育网络,而且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闵乐晓
左派王学是阳明后学的殿军 ,这一将王阳明心学思想推向极致的思想流派 ,以良知现成无待、当下即是为立论的原点 ,并沿着心学自我成圣论的思想理路 ,将率性造命的狂者精神发展为带近代色彩的救世意识。这种精神开启了儒学史上一个全新的局面 ,并构成了儒学现代性转型的某种信号
关键词:
左派王学 全人形象 乌托邦试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敏
在《一个小地方》中,雅买加·琴凯德从景观描写切入,追溯安提瓜的历史,揭示它在后殖民影响下的现状。文章借助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安提瓜国家身份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从语言、文化角度分析安提瓜人的"他者"身份及原因,指出琴凯德通过反思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和后殖民的潜在影响来探讨国家和民族获得完整身份的可能性和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