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4)
- 2023(3909)
- 2022(3182)
- 2021(3342)
- 2020(2611)
- 2019(5914)
- 2018(6002)
- 2017(9466)
- 2016(6354)
- 2015(7330)
- 2014(7632)
- 2013(6733)
- 2012(6349)
- 2011(5780)
- 2010(5928)
- 2009(5186)
- 2008(5149)
- 2007(4890)
- 2006(4387)
- 2005(3913)
- 学科
- 教育(20018)
- 济(14807)
- 经济(14674)
- 中国(12288)
- 理论(11300)
- 学(10107)
- 管理(7966)
- 企(7080)
- 企业(7080)
- 方法(6564)
- 教学(6401)
- 业(6251)
- 和(6071)
- 业经(5451)
- 思想(4650)
- 研究(4632)
- 政治(4615)
- 农(4574)
- 经济理论(4348)
- 发(4140)
- 企业经济(4055)
- 发展(3923)
- 文化(3897)
- 思想政治(3895)
- 政治教育(3895)
- 治教(3895)
- 社会(3894)
- 德育(3854)
- 展(3801)
- 革(3801)
- 机构
- 大学(84021)
- 学院(78263)
- 研究(32221)
- 教育(28198)
- 范(23652)
- 师范(23551)
- 管理(20704)
- 济(20255)
- 京(19775)
- 师范大学(19557)
- 科学(19543)
- 经济(19474)
- 理学(17247)
- 理学院(16860)
- 管理学(16344)
- 所(16302)
- 管理学院(16134)
- 中国(15724)
- 研究所(14856)
- 江(14033)
- 北京(13511)
- 技术(13116)
- 职业(12835)
- 中心(12611)
- 院(11273)
- 财(10877)
- 教育学(10854)
- 农(10798)
- 州(10675)
- 业大(9268)
- 基金
- 项目(47597)
- 研究(43141)
- 科学(38110)
- 基金(29632)
- 教育(29009)
- 社会(25861)
- 家(24899)
- 国家(24452)
- 社会科(22810)
- 社会科学(22801)
- 成果(21178)
- 编号(20964)
- 省(20453)
- 科学基金(19487)
- 划(19338)
- 课题(18054)
- 年(15943)
- 基金项目(14400)
- 规划(13352)
- 项目编号(12812)
- 重点(12427)
- 部(12353)
- 性(11983)
- 度(11608)
- 资助(11458)
- 研究成果(11334)
- 教育部(11272)
- 发(11162)
- 一(10765)
- 阶(10643)
共检索到132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诺曼·罗知北 张丹
自20世纪80年代,法国教育社会学研究逐步淡化对结构与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的探索,集中研究地区层面的参与者及其过程,并逐步拓展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即学生个体身份和社会化,教育系统内定向引导与选择机制,学校教育实践的新形式等。围绕涂尔干、布迪厄等重要思想延续,研究试图描述并分析涉及这一理论转型中的关键要素,并解释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国教育社会学家面临的挑战与悖论,同时试图揭示在机会均等的教育社会学中,某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仍盛行于法国,延续了思想,并仍与共和主义遗产紧密相连。
关键词:
法国教育社会学 教育遗产 教育平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菁
在布迪厄关于"再生产"的一系列研究问世之后,如何推进和更新"打开教育体系的黑箱"问题成为法国教育社会学极为关切的研究议题。20世纪末以来,随着阶层流动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与"家长主义"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线从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转向对家庭教育实践与策略的研究。如何重新理解文化资本对教育流动的效用,其传递形式、过程及社会条件、资本之间的互赖性与转换策略,以及阶级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这些成果呈现了教育社会学继"再生产"理论之后的发展,勾勒了教育场域中多样化家长角色的社会学图景,可以为我国教育流动与家庭教育参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立德
《教育社会学新论》评介●吴立德在我国社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社会也在经历着加速演进和根本性重建。怎样科学地审视和把握这一历史性巨变,合理地建构教育社会的现代形态,是教育社会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艰巨的理论课题。青年学者傅松涛同志以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包括学科要素与学科历史两个基本论域,学科要素则主要由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方法论三者构成。通览我国教育社会学近百年的学科论,可概括大要为如下四则:"一涉",即研究方法论上的"价值涉性";"二说",即研究对象上的"社会化过程说"与"相互关系说";"三论",即学科性质上的"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及"事实与规范兼有论";"四段",即学科历史上的"初创"、"停滞"、"重建"及"转型"四个阶段。本文以史带论地检视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中的四个困扰性问题:研究对象上长期主导的"关系说"其实并不能标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独特性,学科性质上不得不坚持的"事实学科论"事实上难以成立,学科历史上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钢
在西方,教育社会学经常处于社会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因为教育本身经常引起激烈的公众争论,而教育社会学的学术规则又涉及到政治和社会实践。在英国,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引起广泛争论的是有关教育机会均等和谁能进入特权中学、学院和大学的问题。到七十年代,社会学的分析转向传统的文理中学课程,并对大学作为“知识守护者”的法定地位提出了质疑。这些分析提出:一般学校和大学中传播的知识只是对所有有效知识的特定选择和特定组织,而且其选择和组织方式差异也非常大。这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卢旭
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两种理论框架(注重体系和问题取向)及两种理论视角(社会学和教育学),具有了初步的学科自我意识。但总的说来,目前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似乎进入了"高原期",有待新的提升与突破。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理论框架 理论视角 学科意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对教育现实的特定的"问题化"的方式,由此确立起该学科相对独到的研究问题领域及基本理论范式。英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构出的研究问题聚焦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范式代表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向。对教育获得与家庭背景之显性关联的聚焦;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深度洞察;对教育治理与教育政策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对教育之民主改进与社会重建的总体探讨,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主要问题领域。以伯恩斯坦及扬为代表的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学洞察代表着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大成。这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显 陆海霞 魏新岗
运用Cite SpaCeⅡ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SSCi教育社会学期刊《英国教育社会学杂志》2003—2012年刊载文献进行共引网络可视化分析,并对主要聚类标识词、聚类内的关键节点文献进行主题和内容分析,发现英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题集中在教育与文化资本、特殊教育社会学、教育与中产阶级、阶级与性别、阶级再制与符码控制等五个方面。研究取向具有鲜明的批判主义色彩,研究主题直指教育社会学中"教育与社会关系"这一学科基本问题,解释性研究范式在研究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研究理论基础已经实现从"教育社会学理论"向"教育社会理论"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江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章简述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目前面临的危急状况;并分析职业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及各自具有的优势,预见共赢的表现,深入阐述双方结合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通过职业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促进 传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职业属性为高职教育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性;而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担当又向高职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必要性的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各地方高职教育特色生成的契机。高职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澜 杨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教育的文化环境,民族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途径,民族教育立法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在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不足,必须树立科学的民族教育立法指导思想,既注重少数民族接受主流文化的权利的保护,又重视民族教育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同时还必须明确民族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为民族教育立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民族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法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超
生产科技化、信息数据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显著特征,伴随移动网络科技的持续发展,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物质生活条件在持续改变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之时,同样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是全球化发展越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以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为核心内容,探讨社区教育在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优势及现实意义,为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 社区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亮 牛丽莉 张莉莉
通过对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文献的收集与分析,本研究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领域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从学术研究内容上看,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对发展质量的追求,教育公平成为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从学科理论发展上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社会学界与国际同行的理论关注点更加趋同,并结合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理论深入分析和解释我国的教育现实与问题,尤其体现在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关注与布迪厄理论的广泛应用上。本文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学术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教育公平 文化研究 资本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精明 张丽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历程,重点就学科定位、学科自觉意识、学科知识体系及主要学术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建立,其分支领域、分支学科的研究得到较快发展,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注重实际问题的"规范性研究"、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以及解释性教育社会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而具有独特学科性格、学科知识构型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应是本学科未来发展的首要内容。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学科发展 30年回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管理以及开发利用备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黄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