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5)
- 2023(7621)
- 2022(6403)
- 2021(5896)
- 2020(4921)
- 2019(11014)
- 2018(10720)
- 2017(21420)
- 2016(11725)
- 2015(13064)
- 2014(13186)
- 2013(12698)
- 2012(11979)
- 2011(10759)
- 2010(11140)
- 2009(10672)
- 2008(10744)
- 2007(9754)
- 2006(8928)
- 2005(8430)
- 学科
- 济(44041)
- 经济(43960)
- 管理(41881)
- 业(37946)
- 企(30757)
- 企业(30757)
- 财(20521)
- 制(15655)
- 方法(15569)
- 农(15158)
- 数学(13445)
- 数学方法(13244)
- 中国(13149)
- 业经(10822)
- 体(10251)
- 策(10204)
- 银(9924)
- 农业(9922)
- 银行(9919)
- 收入(9869)
- 务(9652)
- 财务(9623)
- 财务管理(9597)
- 行(9504)
- 税(9431)
- 企业财务(9096)
- 税收(9053)
- 收(8915)
- 融(8893)
- 金融(8891)
- 机构
- 学院(167571)
- 大学(166585)
- 济(75492)
- 经济(73871)
- 管理(64212)
- 研究(57075)
- 理学(54169)
- 理学院(53648)
- 管理学(52962)
- 管理学院(52616)
- 中国(45036)
- 财(41353)
- 京(34427)
- 财经(30615)
- 科学(29892)
- 经(27681)
- 所(27661)
- 江(27190)
- 中心(26021)
- 研究所(24192)
- 经济学(24002)
- 农(23063)
- 财经大学(22479)
- 北京(21918)
- 经济学院(21447)
- 范(20810)
- 院(20734)
- 师范(20676)
- 州(20620)
- 业大(20183)
- 基金
- 项目(103893)
- 科学(83570)
- 研究(81271)
- 基金(76691)
- 家(64725)
- 国家(64142)
- 科学基金(55911)
- 社会(53664)
- 社会科(50893)
- 社会科学(50885)
- 省(39406)
- 基金项目(38982)
- 教育(37581)
- 自然(33563)
- 编号(33157)
- 划(33005)
- 自然科(32777)
- 自然科学(32771)
- 自然科学基金(32197)
- 资助(31785)
- 成果(29088)
- 制(26635)
- 部(24519)
- 课题(23699)
- 重点(23183)
- 性(22444)
- 国家社会(22359)
- 发(22044)
- 教育部(21808)
- 创(21650)
共检索到26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赴法“宏观收入分配政策”研修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
1.加大对收入初次分配的调节力度,逐步提高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劳动者报酬占居民可支配收入80%左右,因此在收入初次分配阶段,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劳动者报酬增长对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的比重具有关键的意义。为此,一是要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提升劳动者的技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世威
蓬皮杜作为戴高乐总统时期的法国政府总理,在内心里对戴高乐的科技政策并不满意。他上台后,全心致力于法国的工业化,在他眼里,科研似已无足轻重。他执政期间,人民生活有了改善,但科研经费增长却停滞不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世威
戴高乐于1958年12月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连任,至1969年4月离职。执政期间,他对科研给予了极大关注,他给法国科学带来了春天,创造了法国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在他的倡导下建立起了能制订科技政策的机制。他对打破当时苏美称霸世界的局面充满雄心壮志,并为此建立了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他的努力,为法国科技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世威
密特朗再次当选为总统。他继续支持科技的发展,研技部的力量不断得到加强,尤其是自1988年后,科研经费每年持续增长。研技部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企业,支持工业研究。但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前景并不乐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世威
密特朗出任总统后,首先成立了研究与技术部,部长为国务部长。他提出的第一大目标是在1985年科技投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5%。然而由于经济困难,目标没有达到。尽管如此,田于制定了科技规划与指导法,科技的投入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世威
德斯坦总统没有放弃科研这一领域,他上台后,加强了政府科技政策的决策咨询机构的力量,并由总理主持研究工作,由国务秘书具体实施其职责。至70年代末,法国已成为第四科技强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世威
法国是世界上开展科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然而,政府对科技的管理却是本世纪的事。更具体一点说,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尤其是自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历届政府经历了艰辛的偿试探索阶段,也经历了高潮、困惑、恢复、发展各个阶段,终于健全了科技宏观调控机制。几十年来,由于历届政府的努力,由于科技界的奋斗,法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科技强国。探索法国科技宏观调控机制的演变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科技体制改革还是会有所启发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新彬
针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产生的问题和暴露的监管漏洞,近年来出现了金融再监管化和改善全球金融治理两种趋势,其中以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政策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宏观审慎政策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国界的多维度特征,其政策实施、工具运用和处置机制等均建立在有效的协调之上。协调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丹丹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的"跋涉阶段","双支柱"政策框架成为我国着力探索的焦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能够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概念与框架,阐述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调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目标、工具和传递渠道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最后针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从宏观收入分配看,初次分配格局呈现政府和企业部门收入比重上升、住户部门收入比重相对下降的趋势特点;再分配格局则呈现政府、企业和住户的可支配收入均大幅提高,企业所得增长最快,住户居民所得增长最慢的特点;进一步考虑非规范性收入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非规范收入更多地影响到了初次分配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三大分配主体收入分配变化特点。政府部门看,政府部门收入上升背后存在财政收支正由基本平衡向弱平衡状态变化趋势;企业部门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总体影响仍然可控;居民部门看,收入差距出现下降迹象,但不能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育 刘凯
本文借鉴后凯恩斯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将资本报酬划分为食利者利润和非食利者利润,在理论上拓展了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和总需求关联机制的认识。在实证方面,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资金流量表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要素报酬与总需求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中国的内需体系是工资领导型,即总收入中工资份额的上升有助于扩大内需。第二,考虑国外部门以后,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抑制了净出口,由此中国的总需求体系为利润领导型。第三,对总利润进行细分后发现,总利润中企业部门利润过高是抑制内需的主要因素。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外部需求可能面临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因此,逐步增加国民收入中住户部门收入和劳动报酬、降低企业部门留存利润份额是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当前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课题组 施发启 张琦
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是收入分配关系中十分重要的方面,由于具有宏观和全局的特性,也可将其称为宏观收入分配。搞清这三者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是制定各项收入分配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本课题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修订后的实物资金流量表,分析1992—2012年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及成因,并对2013—2014年宏观收入分配格局进行估算,探讨当前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我国宏观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收入 收入分配 第三次经济普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徐宁 潘长春
美国次贷危机过后,有关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对金融稳定调控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了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焦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MS-VAR模型,探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间的非线性依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金融稳定区制亦或是金融脆弱区制内,贷款价值比和国内信贷/GDP的变化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显著的调节作用,表明二者均是有效的宏观审慎工具;然而需要指出,尽管二者都能够对金融稳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这意味着使用宏观审慎工具调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将会面临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层面上的权衡取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