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8)
2023(2988)
2022(2436)
2021(2317)
2020(1905)
2019(3936)
2018(3899)
2017(7096)
2016(3532)
2015(3833)
2014(3151)
2013(2987)
2012(2701)
2011(2416)
2010(2456)
2009(2444)
2008(2417)
2007(2274)
2006(1993)
2005(1712)
作者
(8686)
(7413)
(7106)
(6510)
(4503)
(3348)
(3166)
(2698)
(2604)
(2504)
(2435)
(2404)
(2321)
(2196)
(2152)
(2139)
(2120)
(2060)
(2014)
(2000)
(1775)
(1692)
(1657)
(1628)
(1600)
(1592)
(1538)
(1523)
(1480)
(1385)
学科
管理(15287)
(15181)
(14333)
企业(14333)
(11310)
经济(11302)
技术(9864)
技术管理(8420)
中国(4635)
业经(3735)
(3347)
方法(3329)
(3155)
(3078)
银行(3073)
(2984)
理论(2686)
(2672)
金融(2672)
(2590)
数学(2347)
地方(2336)
数学方法(2307)
(2303)
(2294)
(2221)
(2218)
产业(2161)
教育(2102)
(2078)
机构
大学(45150)
学院(44411)
(19121)
经济(18772)
管理(18757)
理学(15886)
理学院(15719)
管理学(15555)
管理学院(15433)
研究(14583)
中国(11495)
(9107)
(8809)
科学(7858)
(7216)
财经(6688)
中心(6565)
(6511)
(6063)
(5954)
(5939)
师范(5912)
经济学(5887)
研究所(5753)
北京(5617)
(5558)
商学(5386)
商学院(5325)
经济学院(5156)
财经大学(4929)
基金
项目(29359)
科学(24198)
研究(23434)
基金(21238)
(18078)
国家(17920)
科学基金(16042)
社会(16030)
社会科(15276)
社会科学(15272)
(12103)
基金项目(11116)
教育(10124)
(9776)
(9591)
创新(9336)
自然(9056)
编号(8935)
自然科(8899)
自然科学(8897)
自然科学基金(8740)
(7571)
成果(7428)
资助(7168)
国家社会(6966)
(6629)
重点(6531)
(6509)
课题(6276)
(6073)
期刊
(21633)
经济(21633)
研究(14985)
中国(11106)
管理(9228)
(7230)
教育(6687)
科学(5517)
学报(5466)
(4844)
金融(4844)
图书(4772)
技术(4736)
大学(4530)
科技(4320)
(4165)
学学(3824)
经济研究(3712)
业经(3580)
书馆(3517)
图书馆(3517)
财经(3424)
技术经济(3150)
(3080)
论坛(3080)
(3032)
农业(2615)
(2436)
(2431)
问题(2374)
共检索到73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蒋杰  
《工人旬刊》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法国出版发行的一份中文革命刊物。由于发行数量有限,发行地集中于西欧地区,在经过了数十年之后,学界目前对它的存在以及基本情况几乎一无所知。2019年笔者偶然在法国国立海外档案馆发现了部分《工人旬刊》藏件以及相关档案。本文拟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就该刊的概况、内容及价值展开简要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春弟  
通过对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的比较分析 ,认为电子档案馆等同于数字档案馆 ,数字 (电子 )档案馆与虚拟档案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道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Web资源日益成为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建立Web档案馆是适合于中文Web资源保存与管理的最佳选择。文章首先提出了Web档案馆的概念,接着对建设中文Web档案馆的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详细论证,然后集中讨论了Web档案馆建设的目标与原则、组织与管理机制、馆藏建设、技术方案、资金、法律以及社会条件等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吕元智  
作为公共服务部门之一的公共档案馆在信息时代需要进行价值创新,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创新的服务模式来破解其工作困局问题,进而探讨了在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应用这一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最后,还分析了这一服务模式构建的重点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用户需求建设和服务资源建设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斌  李子林  
[目的/意义]深入探索档案馆在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发展路径,是档案界在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交融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积极回应。[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数字人文与档案馆的关系脉络,厘清数字人文对我国档案馆职能定位、业务工作和人员发展的影响,从服务观念、工作体制、资源建设、业务内容、人员结构五个方面指明新时期我国档案馆的发展方向。[结论/发现]提出我国档案馆应树立用户细分的档案人文服务理念,确立"跨界合作式"档案馆数字人文项目开展机制,搭建以"档案文献"为核心的数字人文仓储,设计"贴合文化认知需求"的档案用户界面,培养或引进"数字人文型"档案馆馆员。[创新/价值]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档案馆与数字人文的本质关联,一定程度弥补图情档学科下档案领域参与数字人文理论、实践研究的缺位。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周林兴  
档案馆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接受并反映其所依赖的社会文化。但它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它能动地在档案收集中通过收集什么、不收集什么来强化某种文化并弱化某种文化存在;在档案保管中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整理与组织来凸显什么档案是有价值的什么档案是无价值的;在档案服务中通过对某些服务对象与服务功能的偏向来执行其服务理念,并在这些程序中彰显自己对社会文化的理解。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必勇  
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的演变历程。通过考察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简史,我们发现三个重要的历史节点:①18世纪末欧洲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的缘起;②20世纪50年代前后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职业理念的确立;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体系的数字化重构。西方社会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发现、论证及达成广泛共识,始终是拉近档案馆与公众距离的原动力,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与档案职业内部职能的演变交互作用,使得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演变的过程,体现了西方近现代档案事业由"国家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档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红  
介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同属于文化部门的三方合作开展服务,有利于读者实现资源共享,阐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的优势,馆际合作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杨  陆和建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单凭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现实需求。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三馆"联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新机遇,相近的社会职能为其奠定了合作基础。"三馆"联盟建设原则为合作共享,互惠共赢;质效兼顾,动态调整;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协同创新背景下"三馆"联盟建设主要包含资源协同、信息协同、利益协同、文化协同。其应注重利用先进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协同能力;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调整优化服务模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家真  
信息时代的产业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结构与文化内容基础结构的双轨上发展。目前 ,我国主要的文化资源收藏馆所还处在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 ,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这是内容基础结构建设的一大障碍。图书馆 ,博物馆、档案馆三者的资源只有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为用户提供服务 ,才能够求得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3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永英  谢欣  
为了解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合作的研究现状,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文化机构的合作机制进行总结,认为文化机构可在数字资源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共用与整合、政府信息公开以及社区教育项目中开展合作。文化机构的合作有利于优化馆藏、扩大用户群、争取外部资金支持、提高服务质量,但在政策支持、人员培训、数据库建设、标准制定、组织文化差异、知识产权方面也面临着多项挑战。作者建议,文化机构之间应积极开展合作活动,完善馆藏与服务,从而更好地为保存和共享文化资源做出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磊  郑燃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工程的开展为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LAM)信息资源的融合以及LAM深度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保障。文章分析了LAM在数字化馆藏资源与信息资源开发流程中的特点与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LAM合作模式的演化路径:以互补性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提供面向用户的一站式检索服务;鼓励馆员个人经验、技能以及机构集体知识的跨组织共享以构建隐性知识交流圈;最终以混合联盟方式整合LAM信息管理能力以加快联盟内信息价值链增值。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陈磊  
1838年公共档案馆的建立,结束了英国档案缺乏中央管理机构所导致的档案分散、管理混乱局面。公共档案馆作为政府机构,经过数代档案人的艰巨努力,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档案管理与运作体系。从分支机构设立到职能部门的搭建,从档案管理与出版规章制度的制定到人才选拔与晋升制度的完善,逐步融入英国文官制度体系。不仅为档案编纂与出版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英国专业史学的兴起提供了史料和人才储备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