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1)
- 2023(12858)
- 2022(10758)
- 2021(10101)
- 2020(8534)
- 2019(19357)
- 2018(18738)
- 2017(36626)
- 2016(19136)
- 2015(21514)
- 2014(21016)
- 2013(20637)
- 2012(18665)
- 2011(16244)
- 2010(16300)
- 2009(15362)
- 2008(14072)
- 2007(12192)
- 2006(10565)
- 2005(9573)
- 学科
- 济(70820)
- 经济(70709)
- 管理(59699)
- 业(55770)
- 企(48621)
- 企业(48621)
- 银(34411)
- 银行(34265)
- 方法(33991)
- 行(32642)
- 融(30989)
- 金融(30986)
- 数学(30499)
- 数学方法(30126)
- 制(28740)
- 财(25407)
- 中国(24796)
- 农(17807)
- 务(17066)
- 财务(17012)
- 财务管理(16977)
- 业经(16964)
- 企业财务(16255)
- 度(16178)
- 制度(16162)
- 体(14954)
- 地方(13714)
- 体制(12833)
- 贸(12331)
- 贸易(12316)
- 机构
- 大学(255069)
- 学院(252313)
- 济(108818)
- 经济(106461)
- 管理(101207)
- 理学(86793)
- 理学院(85994)
- 管理学(84669)
- 管理学院(84180)
- 研究(79219)
- 中国(72948)
- 财(56251)
- 京(51482)
- 财经(44254)
- 科学(41737)
- 中心(41057)
- 经(40302)
- 江(38092)
- 农(36113)
- 所(35856)
- 经济学(35548)
- 银(33970)
- 财经大学(33497)
- 业大(33138)
- 银行(32670)
- 经济学院(32204)
- 研究所(32028)
- 北京(31493)
- 州(30656)
- 行(30489)
- 基金
- 项目(171824)
- 科学(137810)
- 研究(129016)
- 基金(128237)
- 家(109189)
- 国家(108292)
- 科学基金(95730)
- 社会(84945)
- 社会科(80873)
- 社会科学(80854)
- 基金项目(67729)
- 省(66445)
- 教育(60775)
- 自然(60305)
- 自然科(58956)
- 自然科学(58942)
- 自然科学基金(57898)
- 划(55352)
- 资助(51708)
- 编号(51539)
- 成果(41166)
- 部(39638)
- 重点(38615)
- 制(38169)
- 创(37430)
- 国家社会(36072)
- 发(36053)
- 教育部(35412)
- 课题(35199)
- 创新(35092)
- 期刊
- 济(112693)
- 经济(112693)
- 研究(80075)
- 中国(53244)
- 融(52057)
- 金融(52057)
- 财(46564)
- 管理(38023)
- 学报(33006)
- 农(31920)
- 科学(31714)
- 大学(27545)
- 教育(26153)
- 学学(26116)
- 财经(23004)
- 技术(22187)
- 经(19543)
- 农业(19153)
- 经济研究(17495)
- 业经(16766)
- 问题(14282)
- 理论(14266)
- 实践(12948)
- 践(12948)
- 财会(12922)
- 技术经济(11187)
- 贸(11139)
- 会计(10917)
- 现代(10889)
- 版(10846)
共检索到387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波 吴益兵
法国兴业银行的内部舞弊事件让全球再一次面对金融系统由于内部控制不力而产生的危机。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法国兴业银行内部舞弊产生的根源,并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框架,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
法国兴业银行 内部控制 衍生金融工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建平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适度会计控制●唐建平近年来国际、国内曾连续发生多起大机构因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造成巨额亏损事件,使许多投资机构对投资衍生金融工具望而生畏。但分析其原因,问题不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身,而是在具体操作时,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不够。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瑛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风险和引发风险的两重性。我国入世后,该市场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扩张,其隐含风险不可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法律,在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秩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应贵
自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以来,银行衍生品交易重大损失案多有发生。本文以法国兴业银行为主线,兼论巴林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和爱尔兰联合银行巴尔迪摩分行衍生品交易亏损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了涉案交易人员的欺诈手法基础上,本文发现巨亏的原因不仅来自市场风险,更主要来自操作风险,对两种风险的联合监控方能治标又治本。本文最后提出了4条风险管理对策:(1)加强国内外宏观经济研究,准确判断市场走势;(2)倡导诚实为本的企业文化,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工作的独立性;(3)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完善的交易确认、清算和结算制度;(4)根据市场变化,随时检验和调整计量模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香华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普遍持有远期和掉期两种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运用衍生工具的目的除了套期保值外,更多用于投机套利,且规模在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公允价值变动对综合收益的影响在各银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衍生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周连超 郑萍
基于面板数据效应模型,本文研究了相关因素对商业银行配置衍生金融工具的驱动效应。结果发现,美国商业银行的投资套利工具效应与节税工具效应是显著的;而国内商业银行套期保值效应与衍生金融市场参与能力效应是显著的。这说明体制环境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的中美商业银行,其配置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也不同。最后在中美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参与衍生金融市场的几点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成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文对新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研究,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银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以公允价值为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可适用性,探讨了其推行的困难度,展望了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前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眉
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对于上市银行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逐渐成为金融和会计领域共同的研究热点。文章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对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内容作了详细介绍。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上市银行应用实践以及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发现并总结了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以及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 上市银行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夏云 吴小婷
衍生金融工具为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在企业投融资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审计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对于防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含义与构成要素,将其特点归纳为普遍性、复杂性与可控性,并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定量分析,提出如何有效降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若干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裕 朱林
航运企业衍生品交易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越来越受到航运界的青睐,合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化危机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成为航运企业而今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航运业常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针对航运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特有的风险,采取内部预警、外部监督和会计控制三方面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控制 运费衍生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苏哲
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芳 涂忠武 李若山
世界金融一体化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但金融领域频频出现的金融危机却使得世界金融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多。继1995年巴林银行丑闻、1996年日本三进住友银行和2005年中航油事件后,2008年1月又爆发了法国兴业银行事件,给世界范围的金融领域带来了沉重打击。这一切都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些金融企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在如此强调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理念的今天,这样的大案还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龙兴 喻强
结合该案,我国金融机构要抓好内控建设,必须强化五种意识,即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规则遵循意识、责任追究意识、注重细节意识、公开透明意识。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证券交易 融资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