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2)
2023(9998)
2022(8163)
2021(7433)
2020(5665)
2019(12613)
2018(12194)
2017(22514)
2016(12019)
2015(13200)
2014(13132)
2013(13019)
2012(12618)
2011(11773)
2010(12130)
2009(11170)
2008(10813)
2007(9859)
2006(9125)
2005(8156)
作者
(36139)
(30427)
(30297)
(28497)
(19163)
(14763)
(13401)
(11613)
(11588)
(10844)
(10400)
(10381)
(10000)
(9706)
(9360)
(9184)
(8889)
(8829)
(8716)
(8713)
(7831)
(7531)
(7322)
(7053)
(6954)
(6895)
(6804)
(6739)
(6179)
(6160)
学科
(57275)
经济(57216)
(31301)
(29077)
管理(25301)
地方(20685)
中国(20297)
农业(19697)
(18162)
企业(18162)
业经(16417)
方法(14921)
(12762)
数学(11788)
数学方法(11687)
(11248)
(11171)
(11142)
(10491)
金融(10491)
(10336)
银行(10324)
地方经济(10317)
(10192)
发展(10105)
(10080)
农业经济(9258)
环境(9206)
(8878)
贸易(8864)
机构
学院(176881)
大学(170259)
(70868)
经济(69158)
研究(68849)
管理(61354)
中国(52976)
理学(51189)
理学院(50447)
管理学(49591)
管理学院(49230)
科学(42168)
(37651)
(36041)
(35177)
(33391)
研究所(31681)
中心(31593)
(29228)
(28758)
师范(28491)
农业(26609)
业大(25544)
财经(25144)
(25048)
北京(24415)
(23631)
(23520)
师范大学(22911)
(22703)
基金
项目(114134)
科学(90044)
研究(86774)
基金(80651)
(70392)
国家(69678)
科学基金(58872)
社会(56003)
社会科(52739)
社会科学(52731)
(46799)
基金项目(43029)
(38424)
教育(37780)
编号(35764)
自然(35165)
自然科(34219)
自然科学(34212)
自然科学基金(33560)
(32325)
资助(31787)
成果(29136)
重点(26328)
发展(26173)
课题(26019)
(25725)
(24076)
(23170)
国家社会(23137)
(21944)
期刊
(95520)
经济(95520)
研究(55956)
中国(42386)
(40066)
科学(27497)
农业(26681)
学报(26590)
(22177)
教育(21346)
管理(21275)
(21066)
金融(21066)
大学(20875)
业经(20131)
学学(19792)
经济研究(13921)
技术(13487)
问题(12319)
(11670)
财经(11530)
农业经济(10413)
资源(10167)
(10011)
农村(9793)
(9793)
(9397)
世界(9304)
(8940)
(8902)
共检索到286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娄在凤  
法国乡村旅游经过5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营与管理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法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总结法国乡村旅游的产品结构、行业自律、经营方式、市场营销等特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体验性强、文化品位高的乡村旅游精品,强化营销意识,形成诚信、规范的行业自律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平  
借助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农业与服务业的跨界,拓展了农业功能与价值,对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疫情以后,我国乡村旅游复苏较快,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凸显并爆发,这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机会。然而,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受到旅游产品创新、融合不够以及经营管理标准化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现实障碍。本文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影响作用,提出深化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余镇涛  白迪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外来资本进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了契机。但外来投资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能否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宣称的那样实现"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效果,是实践探索和理论分析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为基础,在控制了生产经营特征、本地乡村振兴程度的情况下,对外来投资者比重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外来投资者比重对村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效益提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若不剥离本地乡村振兴程度的叠加影响,外来投资者比重的作用将被高估,并且该促进作用与区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将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刁宗广  
乡村旅游不同于农业观光,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新的旅游类型,是目前中国休闲旅游的较好形式。它兴起的内在动力是由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新旅游消费需求。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中国农村发展又给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以反作用力,从而驱动乡村休闲旅游不断向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旅游形式、开发主题、本质定位这三个维度,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超   崔华清  
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是提振乡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手段之一。文章选取2012年11月—2022年12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37份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以及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乡村休闲旅游政策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政策结构来看,政策数量总体呈波动式上升,政策主体存在部分集聚现象;从政策工具来看,呈现出重供给型和环境型、轻需求型特征;从政策效力来看,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部分政策在政策作用方式、政策措施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为此,该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政策后续发展的政策优化展望:一是政策主体,实现多部门、多层级的深化合作与协同联动,以政策合力提升政策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二是政策工具,打造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相互配合的政策工具体系,优化政策工具类型与内部结构;三是政策内容,从政策监管纠偏、绩效量化、双向反馈等层面提升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超   崔华清  
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是提振乡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调整手段之一。文章选取2012年11月—2022年12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37份乡村休闲旅游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以及政策一致性指数模型,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乡村休闲旅游政策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政策结构来看,政策数量总体呈波动式上升,政策主体存在部分集聚现象;从政策工具来看,呈现出重供给型和环境型、轻需求型特征;从政策效力来看,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部分政策在政策作用方式、政策措施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为此,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我国乡村休闲旅游政策后续发展的政策优化展望:一是政策主体,实现多部门、多层级的深化合作与协同联动,以政策合力提升政策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二是政策工具,打造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相互配合的政策工具体系,优化政策工具类型与内部结构;三是政策内容,从政策监管纠偏、绩效量化、双向反馈等层面提升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英  
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进行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节假日时间增多、城市病日益加重及交通便捷等状况为观光休闲乡村旅游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存在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层次偏低等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强化政府引导和监管、加强民俗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创建优势品牌及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虹  
休闲旅游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同时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为城乡融合提供契机。但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看,资源结构配置、基础设施完善及文化服务水平等仍然是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需要面对的。城乡资源差异巨大也严重限制了休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推动城乡一体化出发,丰富农村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发挥产业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虹  
休闲旅游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同时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为城乡融合提供契机。但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看,资源结构配置、基础设施完善及文化服务水平等仍然是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需要面对的。城乡资源差异巨大也严重限制了休闲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推动城乡一体化出发,丰富农村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发挥产业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颖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着重体现"关注质量、提升效益"新常态时期的到来,传统农业现已面临产品价格走低及生产成本上扬的瓶颈,亟须行业内部高举国家改革创新的旗帜来引领其另辟发展路径,即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以形成农业行业的多元化发展。笔者基于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这一视角,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简单概述,分析国外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先进经验,并对中国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现存症结进行剖析,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革新的优化举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立国   贾国栋   秦乾翔   黄志萍   胡明文  
旅游活动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变化的重要干扰因素,研究旅游干扰下的休闲农业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景观是婺源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论文从旅游驱动的视角,利用景观转移矩阵及景观指数法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间婺源县休闲农业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及旅游因素等驱动力。研究发现:(1)婺源县的休闲农业景观与旅游地分布高度契合,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呈先增后减特征,但总体上休闲农业景观面积减少。(2)在景观尺度上,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呈“N”型波动起伏特征,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在类型尺度上,水田景观破碎度、分离度较为稳定,草地和沼泽地破碎度、分离度呈先增后减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增长特征;旱地、有林地及其他林地最大斑块指数(LPI指数)呈先增后减特征,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景观LPI指数总体呈上升特征,其余休闲农业景观总体呈下降特征。(3)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A级景区数量、农家乐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因素是各项景观格局指数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景观优势度与干扰度产生重要驱动影响,自然因素驱动力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婺源县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化布局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这将有助于推动婺源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德云  
文章基于分形理论关联维数的应用探讨,利用全国200个国家级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样本空间结构特征和各分区空间结构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空间结构具有分形几何特征,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表现出示范点分布与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布局的一致性和沿重要河流分布的特征。文章从构建完善的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优化和加强系统中各要素的关联性程度;加大对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区域内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网络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文  樊友猛  卫银栋  
为勾勒出旅游者对养生旅游情境的感知地图,以营销学产品层次理论为评价框架,建构了以"养生体验"为核心产品、以"养生资源符号"为配置型产品、以"景区服务和配套设施"为支撑型产品的乡村养生旅游情境感知体系。研究选取广西巴马为案例研究地,将乡村养生旅游情境感知体系各要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旅游者对旅游情境整体感知较高,以及"旅游目的"为区分养生旅游情境差异化的主要变量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经纬   谭光万   王秀东  
[目的]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探究其消费促进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对消费促进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为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7—2019年775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模型,验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消费促进效应,并对其异质性进行探究。[结果]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推移,消费促进效应愈发显著。②消费促进效应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消费促进效应目前只在发达地区显著,而在欠发达地区,消费促进效应并不明显。③消费促进效应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论]各地政府应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长期支持,保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在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时要注意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特色休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评价产业发展成效时应将体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推动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