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9)
- 2023(6460)
- 2022(5256)
- 2021(5076)
- 2020(4024)
- 2019(9467)
- 2018(9440)
- 2017(16076)
- 2016(9533)
- 2015(10554)
- 2014(10637)
- 2013(9417)
- 2012(8475)
- 2011(7802)
- 2010(8473)
- 2009(7988)
- 2008(6991)
- 2007(6175)
- 2006(6032)
- 2005(5724)
- 学科
- 济(25449)
- 经济(25419)
- 融(25281)
- 金融(25281)
- 中国(22855)
- 银(22122)
- 银行(22118)
- 行(21589)
- 教育(19667)
- 管理(18624)
- 业(17611)
- 企(15474)
- 企业(15474)
- 制(12670)
- 中国金融(10911)
- 财(10756)
- 理论(9598)
- 地方(8428)
- 体(8183)
- 业经(7811)
- 教学(7733)
- 农(7680)
- 体制(7244)
- 方法(7201)
- 数学(6415)
- 务(6343)
- 财务(6328)
- 财务管理(6315)
- 数学方法(6260)
- 学(6101)
- 机构
- 大学(114589)
- 学院(111269)
- 研究(43881)
- 济(40131)
- 经济(38915)
- 中国(35431)
- 管理(32074)
- 教育(28366)
- 理学(26131)
- 京(25765)
- 理学院(25751)
- 管理学(25099)
- 管理学院(24860)
- 范(24685)
- 师范(24551)
- 财(23853)
- 科学(22841)
- 所(21444)
- 中心(20719)
- 师范大学(20357)
- 江(19008)
- 研究所(18968)
- 北京(17849)
- 财经(17309)
- 银(16779)
- 银行(16175)
- 院(16001)
- 经(15674)
- 州(15668)
- 职业(15620)
- 基金
- 项目(64910)
- 研究(58023)
- 科学(51608)
- 基金(42118)
- 家(35009)
- 教育(34684)
- 国家(34487)
- 社会(33774)
- 社会科(31801)
- 社会科学(31794)
- 科学基金(28643)
- 省(27317)
- 编号(26462)
- 成果(25228)
- 划(24508)
- 课题(22442)
- 基金项目(20804)
- 年(19521)
- 资助(17126)
- 性(16748)
- 重点(16549)
- 规划(16536)
- 发(16171)
- 项目编号(16141)
- 部(15827)
- 自然(14784)
- 度(14638)
- 教育部(14580)
- 自然科(14397)
- 自然科学(14394)
共检索到201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忠
认为开展法商融合教育既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实施法治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有助于解决法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法商融合教育起步较晚,缺乏顶层设计,流于形式,"两张皮"问题突出。提出应当通过全面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入双导师制、发展法律e化教育等方式来积极推进以法律硕士为载体的法商融合教育,面向企业需求,提升和丰富法律硕士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
法商融合 预防思维 企业法务 实践性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万一
我国现有法律硕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针对性差。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专业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精良、素质过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创造力的通用法律人才。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为此需要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素质教育;应按所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将法律硕士分为民事、刑事、律师、知识产权等几个大的学科,并分别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律硕士 教育改革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曾宪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慧
基于行动学习理论衍生出的新型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实施特定工作项目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教学实效的目标。法律硕士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性强的法律人才,与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高度契合。文章探讨了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改善法律硕士教育的具体路径,即建立合适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师教学胜任力、建构项目化课程设计、设计课程情境、改进考核与评价方法,促进法律硕士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深度衔接。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 法律硕士教育 应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跃春
当前,法律硕士教育(JM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模糊不清、实践环节问题突出等情形,因此笔者着重从凝练JM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完善培养方案、构建组织体系、构筑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的思路。
关键词:
JM教育 理念 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光 李红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方面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 文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根据在职法律硕士学生的特点,探讨在职法律硕士生的培养、管理和教学创新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士忠
我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应当肯定法律硕士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明确培养法律家的目标定位,努力从课程建设、导师选配、培养方式方法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逐步完善法律硕士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付春杨
以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了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法律硕士教育在规模上已经取得相当成绩,但在培养方式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对法学教育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
关键词:
法律硕士 教育 定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勤华 张传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已经在中国发展了5年,从初始阶段的纯粹职业化培训到目前的职业化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法学教育尤其是美国法律博士培养模式的影响。笔者在研究发达国家法学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法律硕士应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培养等现实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红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针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特定的生源、教育背景,应建立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管理、教学创新方面不断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弘弘 谭中平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旭晟
在多年的努力和建设过程中 ,湘潭大学紧密围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征和基本要求来着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试点工作 ,并总结出了一套套思路与做法 ,即总结培养实务型高级人才的实践经验 ,为培养法律硕士打下良好基础 ;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 ,举全校之力来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加强组织、严格管理 ,为确保法律硕士培养质量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加强学科建设 ,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确保法律硕士的培养质量。此外 ,作者认为法律硕士生教育的试点工作是一项极为深远的重大改革 ,对于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来进行这项工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贾玉
基于我国法律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高素质法律人才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法律硕士教育作为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在这几年蓬勃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性质,结合部分高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明发 汪兴海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宽基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其课程体系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吻合,以区别于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课程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