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2)
- 2023(10523)
- 2022(8685)
- 2021(7830)
- 2020(6709)
- 2019(15248)
- 2018(15123)
- 2017(29150)
- 2016(15794)
- 2015(17535)
- 2014(17459)
- 2013(17206)
- 2012(15597)
- 2011(13871)
- 2010(14172)
- 2009(13694)
- 2008(13779)
- 2007(12659)
- 2006(11336)
- 2005(10817)
- 学科
- 业(81363)
- 企(76633)
- 企业(76633)
- 济(71597)
- 经济(71476)
- 管理(70993)
- 方法(30169)
- 财(29315)
- 业经(27424)
- 农(25261)
- 数学(22156)
- 数学方法(21955)
- 务(21022)
- 财务(21003)
- 财务管理(20975)
- 企业财务(19868)
- 制(19376)
- 农业(16973)
- 技术(16734)
- 贸(16173)
- 贸易(16168)
- 划(15925)
- 易(15868)
- 中国(15310)
- 体(14926)
- 策(14275)
- 环境(13935)
- 和(13699)
- 体制(13107)
- 理论(12735)
- 机构
- 学院(231435)
- 大学(225681)
- 济(102933)
- 经济(101088)
- 管理(96609)
- 理学(82602)
- 理学院(81895)
- 管理学(81051)
- 管理学院(80626)
- 研究(69428)
- 中国(58399)
- 财(52600)
- 京(46205)
- 财经(40680)
- 科学(38215)
- 江(36908)
- 经(36815)
- 农(36561)
- 所(33746)
- 中心(32539)
- 经济学(31076)
- 业大(30833)
- 财经大学(29789)
- 研究所(29641)
- 北京(28576)
- 农业(28527)
- 州(28153)
- 商学(28146)
- 经济学院(28090)
- 商学院(27910)
- 基金
- 项目(146041)
- 科学(117919)
- 研究(109467)
- 基金(109340)
- 家(92766)
- 国家(91928)
- 科学基金(81887)
- 社会(73277)
- 社会科(69654)
- 社会科学(69635)
- 基金项目(57913)
- 省(57241)
- 自然(51702)
- 自然科(50510)
- 自然科学(50497)
- 自然科学基金(49677)
- 教育(48759)
- 划(46016)
- 资助(44204)
- 编号(43303)
- 业(34822)
- 制(34251)
- 成果(33737)
- 创(33651)
- 部(33239)
- 重点(32010)
- 国家社会(30775)
- 发(30711)
- 创新(30607)
- 人文(29269)
- 期刊
- 济(119713)
- 经济(119713)
- 研究(68191)
- 财(46015)
- 中国(45649)
- 管理(41656)
- 农(34727)
- 科学(29177)
- 学报(27808)
- 农业(23656)
- 大学(22947)
- 融(22737)
- 金融(22737)
- 学学(22032)
- 技术(21502)
- 业经(21446)
- 财经(21073)
- 经济研究(18204)
- 经(18138)
- 教育(16603)
- 问题(15831)
- 业(14929)
- 贸(14064)
- 技术经济(13884)
- 财会(13567)
- 现代(12213)
- 世界(12192)
- 理论(12105)
- 国际(11688)
- 会计(11687)
共检索到357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丰 段胜男
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计算了中国企业价格加成,并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从契约执行效率角度,研究了法制环境对出口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制环境的改善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执行效率提高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并且提高程度随着契约密集度提高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制环境对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影响不显著,对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和混合贸易出口企业影响较大;法制环境对国有出口企业和民营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影响最大,而对外资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影响较小。研究结论为研究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提高出口企业价格加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关键词:
法制环境 契约密集度 价格加成 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青 刘凯丰 李双建
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7年连续在位企业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IV-Heckit模型考察了法治环境和契约密集度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法治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契约执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且提高程度随着契约密集度的提高而提高;从契约执行效率角度来看,法治环境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差异区别不大;对于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研究发现,法治环境对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影响更大;社会信任对法治环境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为 蒋柳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利用1998年至2007年中国30个省区422个制造业小类行业的企业数据,采用各省法律环境与行业契约依赖程度两个维度的指标,运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就法制环境对中国出口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法制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扩张;营商法制环境的改善对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中的企业出口概率与出口额的促进作用更大;经营年限、平均工资与企业规模对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中的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更大,生产率悖论仅存在于契约依赖程度较低的行业。
关键词:
法制环境 契约执行 企业出口行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国恒 赵雪婷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考察制度环境和出口部门的契约结构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形成交易效率优势,从而促使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三方面对出口质量的影响最显著;(2)出口的技术密集度差异和制度作用的非线性特征,导致制度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其出口产品质量显著优于中西部地区;(3)进口中间品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本地生产,提升本地生产的契约密集度和贸易附加值比率对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方静 张静
信任被认为是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列的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省区层面信任指数,研究信任影响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任指数与行业契约密集度的交互项系数保持显著为正,即信任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处于高契约密集度行业的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位于高信任地区的契约密集型行业企业,更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出口额,形成比较优势。因此,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增强社会信任,可以从非正式制度层面改善我国企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关键词:
信任 契约密集度 企业生产率 比较优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方静 张静
信任被认为是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列的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省区层面信任指数,研究信任影响企业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任指数与行业契约密集度的交互项系数保持显著为正,即信任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处于高契约密集度行业的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位于高信任地区的契约密集型行业企业,更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出口额,形成比较优势。因此,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增强社会信任,可以从非正式制度层面改善我国企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关键词:
信任 契约密集度 企业生产率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先海 金泽成 余林徽
本文首先探讨了出口影响企业加成率的微观机制,并从理论上提出创新是出口影响企业加成率的重要渠道,而该渠道又受到企业要素密集度的影响。随后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检验了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出口对创新及加成率的影响作用,并计算了创新作为出口提升企业加成率渠道中介效应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出口会带动企业创新,继而提升企业加成率水平,而以上逻辑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不成立。创新作为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提升加成率的重要渠道,大约能够解释1/3出口带来的企业加成率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刘尧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关系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的热门话题。首先,本文基于Aeberhardt(2014)和Araujo L&Mion G(2016)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包含行业契约特征的不完全契约模型,从行业特征的视角,提出了贸易伙伴国制度质量影响本国出口贸易额的理论假说:行业契约密集度越高,制度质量的提高对该行业出口贸易额的正向影响越大。其次,利用2002-2016年中国对52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分行业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理论分析结论显著成立,即中国更倾向于向制度质量较好的"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契约密集度较高的产品。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政治制度质量对分行业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力要大于经济制度质量。最后,在解决制度质量和行业契约密集度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旧稳健,这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贸合作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单文涛 王永青
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对银行债务契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越高,企业获得银行债务契约的规模越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的法制环境中,二者的关系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质量对银行债务契约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法制环境高的企业中。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 银行债务契约 法制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权家敏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工资溢价与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密切相关。进一步检验表明,一般出口企业持续出口的工资溢价与民营企业出口有关。因此,促进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降低加工出口企业的比重,特别在一般出口企业中,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密集度,推动民营企业的持续出口,将改善我国的出口工资溢价。
关键词:
出口密集度 出口工资溢价 异质性企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亚平 李晶
现有研究关于出口企业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的检验常常忽视企业的微观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大样本微观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检验表明:国内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的静态优势,不存在"生产率悖论"。总体层面上,出口企业存在自选择效应,并且这种自选择效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不同资本密集度企业均存在。在考虑国内外市场进入成本的情况下,高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同时进入国内外两个市场,表现出自选择效应;而低生产率、高出口强度的企业选择进入国外市场,不存在自选择现象。此外,短期内持续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为负,并且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学习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建平 蔡宏波 王雪坤
本研究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和"污染避难所"假说对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讨论。笔者从劳动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环境污染多个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变化态势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属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密集型和轻污染产品出口国,且正朝资本技术密集化和清洁化转变。劳动资本要素、工资、贸易自由化是影响出口结构的主要因素,技术和环境因素作用较弱。以往针对平均行业整体分析的研究结论对更为精确的分离行业研究不适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莉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分析契约执行制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运用我国29个省份1998—2013年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的契约执行制度不仅直接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还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先进技术选择效应”“创新权益保障效应”三条路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理论层面的影响机制较好地通过固定效应计量检验,分产业类别和企业所有制类别的实证结果也支持以上结论。在使用《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强制执行合同指标数据进行截面分析和系统GMM法估计后,结果依然显著。因此,未来我国需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契约执行制度质量、激励企业创新投资和保障创新企业利益等方面做更多工作,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晨光 厉英珍 吕亚倩
本文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要素密集度差异的视角,探讨研发强度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出口强度调节研发强度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内在机理。以2004—2016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的研究发现:(1)由于行业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差异,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增加会降低企业经营绩效,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增加会提升企业经营绩效;(2)由于规模经济、出口学习、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差异,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出口强度对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资本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出口强度对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技术密集型工业企业的出口强度对研发强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玲 邵智
本文基于出口密集度视角研究了企业融资约束与其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内生选择出口密集度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模型预测,受融资约束的企业为满足出口导向政策门槛获取补贴,以扭曲出口密集度为代价倒逼出口价格降低。实证上,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验证了理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迫使企业提高出口密集度,继而降低出口价格,且该结论在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加成渠道后依然成立。依据结论,本文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出口导向型政策、进行质量补贴等建议。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价格 出口密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