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1)
2023(15635)
2022(13058)
2021(12061)
2020(9928)
2019(22400)
2018(22269)
2017(42963)
2016(23573)
2015(26387)
2014(26648)
2013(25927)
2012(23509)
2011(21005)
2010(21033)
2009(19482)
2008(19023)
2007(16803)
2006(14952)
2005(13652)
作者
(67333)
(55930)
(55643)
(53028)
(35532)
(26745)
(25273)
(21941)
(21291)
(20009)
(19196)
(18926)
(17795)
(17689)
(17288)
(17248)
(16669)
(16555)
(16028)
(15913)
(13872)
(13775)
(13469)
(12711)
(12531)
(12453)
(12387)
(12372)
(11247)
(10953)
学科
(94596)
经济(94461)
管理(73102)
(67198)
(56599)
企业(56599)
方法(38932)
数学(33045)
数学方法(32691)
中国(26827)
(26565)
(25846)
业经(23146)
(22147)
地方(21717)
(19797)
农业(17554)
(16103)
财务(16028)
(16007)
财务管理(15994)
技术(15936)
环境(15624)
理论(15561)
(15457)
银行(15417)
(15388)
企业财务(15217)
(14808)
金融(14804)
机构
大学(335368)
学院(332987)
管理(131877)
(130556)
经济(127572)
理学(114011)
理学院(112732)
研究(112081)
管理学(110891)
管理学院(110277)
中国(83092)
(71961)
科学(69162)
(62899)
(55539)
(51075)
研究所(50351)
中心(50176)
财经(49728)
(49262)
业大(48171)
北京(45371)
(45055)
(44867)
师范(44493)
(41169)
(39901)
农业(39567)
经济学(39062)
财经大学(36925)
基金
项目(228838)
科学(180765)
研究(170466)
基金(165665)
(143596)
国家(142384)
科学基金(122652)
社会(107900)
社会科(102096)
社会科学(102072)
(89239)
基金项目(88000)
自然(78040)
教育(77347)
自然科(76145)
自然科学(76130)
(74984)
自然科学基金(74733)
编号(69913)
资助(66454)
成果(57580)
重点(51196)
(50250)
(48956)
课题(48243)
(47770)
(44978)
创新(44640)
国家社会(44435)
教育部(43211)
期刊
(146690)
经济(146690)
研究(100596)
中国(66061)
学报(51774)
管理(49328)
科学(48540)
(48268)
(47713)
大学(39742)
教育(39161)
学学(37187)
农业(32806)
(29262)
金融(29262)
技术(28239)
财经(24326)
业经(24055)
经济研究(22461)
(20656)
问题(19341)
科技(17873)
图书(17582)
理论(16711)
(16085)
(15852)
现代(15478)
技术经济(15400)
实践(15300)
(15300)
共检索到490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欢  刘伟  
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日益增多,为应对技术发展与应用中日益凸显的伦理矛盾,科技伦理治理迎来了法治建构的新任务。鉴于科技法律治理与科技伦理治理的底层逻辑有着一定差异性,以适度法制化作为切入点,分析科技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融合机制。通过厘清科技伦理治理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立足于法律治理与科技治理的关联性,指出科技伦理治理法制化能够为科技活动划定边界,有效回应并规范涉及科技应用行为,推动负责任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同时,科技伦理法制化要求在法律层面上作出伦理规范,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关注新兴科技领域相关伦理问题,因此从实体化权利义务、多层次规范体系的构建等角度出发,提出依托法律规范、伦理委员会运转、科技伦理审查等治理有效手段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增强伦理治理效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尧雯  赵鹏  
科技发展与法律规制存在步伐不匹配性,这为通由伦理学方法解决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了制度建构需求。科技伦理由哲学理论学科或概念发展为一种治理机制,源于科技治理体制在科技与社会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进行制度探索。科技伦理治理以解决伦理困境为目标,对科技伦理的影响进行探寻与反思,为个体行为提供伦理指引。科技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享有不同治理逻辑,二者关系调和是科技治理体系完善的重点。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特征体现为适应性治理与软法规制,有必要通过适度法制化路径提升伦理治理效率。适度法制化路径应当坚持两个原则:审慎使用实体权利—义务规范方式规定伦理问题,推动法律通过规范程序方式促进伦理反思;建立法律规则、行政指引与自律规范相结合的多层次规范体系,完善风险交流机制与伦理共识达成机制,增强伦理原则执行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琳   杨广军  
目前算法科技伦理的外在形式和内容仍囿于单一且效力较低的伦理层面,难以产生显著的约束效果,算法科技伦理治理方式面临完善转型的紧迫需求。为此,关注与利用法律元素,为将模糊的伦理框架落地为具体法律制度设计﹑促进算法科技伦理发展提供参考。剖析算法科技伦理的生成逻辑与内涵结构,发掘其存在因外在形式单一性﹑低效力性和内容要素软法性﹑倡导性导致的自律规制失范现象,证成算法科技伦理法制化转型的必然性,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分析其法制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算法科技伦理及其准则的认知十分有限,对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担忧,在自身合法权益受侵犯时难以得到有效救济,并呼吁各主体积极承担责任,希望采用算法科技伦理与法律二者有机结合的手段促进算法的良性发展。据此,进一步就算法科技伦理的法制化进路提出开展专门立法﹑建立审查制度等对策建议,确保算法活动合乎伦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蓓蓓  
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以公司组织结构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性制度的建设为核心,凸显组织制度约束在公司治理中的机制作用。这种理论传统导致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对公司伦理机制的忽视。公司伦理作为公司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准则,对公司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内部问题以及不完全缔约困境等具有特殊的治理效应,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司伦理嵌入公司治理不仅是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为重新解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由制度机制与伦理机制交互作用所构成的二维结构。公司伦理观的完善、公司伦理的职能化以及不断提高公司伦理的控制强度,是架构二维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书全  王开元  
为应对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国建立起以伦理审查委员会为主体的伦理审查制度。由于制度安排及体制机制存在先天不足与运行梗阻,运行中针对审查权缺乏有效监管,伦理审查未能达到预期风险防范效果,反而屡屡曝出有违伦理道德的学术丑闻。分析科技伦理审查的价值以及伦理审查制度安排的不足,最后提出,基于伦理审查较强的公权属性与公益目标价值,应以确立“风险预防”为核心的更加审慎的审查原则,优化审查主体建制模式,强化对伦理审查的监督与制约,以及加快伦理审查统合性立法进程,作为伦理审查制度完善走向,为科技发展扎紧伦理“篱笆”,推动科学技术“向善”良性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端旭  赵君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鑫  
伦理评价是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专利制度践行"科技向善"倡议的重要机制。公序良俗原则和伦理例外规则为专利伦理评价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专利授权及专利确权中的伦理衡量则分别形成对于技术成果的事前伦理评价和事后伦理评价。然而,实践中的"去伦理化"理念往往会造成专利伦理评价运行缺位。随着饱含伦理争议的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强化专利伦理评价的实践诉求愈发强烈。为此,有必要依据专利伦理评价机制运行困境的形成机理,通过类型化的内容阐释以及具体化的程序设计,完善专利伦理评价机制,实现"科技向善"价值导向在专利制度运行实践中的充分彰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婉宁   陈亚平   韩凤芹  
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科技伦理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科技伦理治理内嵌伦理共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协商过程。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中国对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地的问题。本文基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这五方面治理要素,分析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面临的困局,构建“一体一基三翼”的科技伦理治理机制,为促进中国科技伦理治理顶层设计更好地“落地”、推进科技创新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家云  徐金海  
制度伦理是指制度所赖以建立和存在的伦理基础。制度伦理对于现代学校制度设计的价值意义在于,一是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应渗透人道、正义及制度自由的伦理意蕴;二是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包括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公共意志与公共利益的体现与满足程度、效率与效益的提升与协调程度以及教育公正的实现程度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琴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可从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剖析。从社会认知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道德认同和组织氛围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学习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心理授权和组织政治知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交换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杰初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数智时代,伦理风险防控是数据治理的关键目标,更是图书馆提升数据价值与创新数据服务的前提。文章运用扎根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图书馆数据治理的隐私侵犯、数据失真、数据侵权、数据鸿沟等伦理风险及其防控原则;从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维度剖析伦理机制风险防控的合法性与可行性,深入探究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文章指出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伦理分析、伦理干预和伦理调适能有效防控数据治理伦理风险;同时,以数智赋权维护机制的运行秩序,以数智赋能提升机制的防控能力,以数智赋德培养主体的数据道德是数智时代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优化路径。数据治理伦理机制是数据伦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通道,具有伦理风险防控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能为图书馆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与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提供理论范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是联邦政府关于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分析与展望,阐述其国内外经济政策的权威性报告。该报告的创立、提交、基本的内容框架、宏观经济目标的确立、撰写的组织保障、国会的审议程序等整个运作过程都是由法律规定的。该报告是美国联邦政府经济管理法制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以美国两个重要的法律——《1946年就业法》和《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为基础,对《总统经济报告》的法制化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依法实施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所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是联邦政府关于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分析与展望,阐述其国内外经济政策的权威性报告。该报告的创立、提交、基本的内容框架、宏观经济目标的确立、撰写的组织保障、国会的审议程序等整个运作过程都是由法律规定的。该报告是美国联邦政府经济管理法制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以美国两个重要的法律——《1946年就业法》和《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为基础,对《总统经济报告》的法制化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依法实施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所启示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汤健  
会计控制作为公司治理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包含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加强会计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作为会计控制的主体,即接受委托并具体执行、实施会计控制的单位及个人,其产生的会计行为是企业实施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且其采取的控制对策和实施效果均取决于产生的会计行为的导向。只有从利益导向与伦理约束双视角研究会计行为的动因及产生的效果,才能真正找到有效规范会计行为的科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