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1)
- 2023(8450)
- 2022(6948)
- 2021(6444)
- 2020(5190)
- 2019(11724)
- 2018(11290)
- 2017(21349)
- 2016(11074)
- 2015(12674)
- 2014(12617)
- 2013(12942)
- 2012(12523)
- 2011(11896)
- 2010(11879)
- 2009(11146)
- 2008(10726)
- 2007(9146)
- 2006(8513)
- 2005(7918)
- 学科
- 济(79868)
- 经济(79812)
- 管理(28299)
- 方法(24807)
- 数学(22806)
- 数学方法(22681)
- 业(22306)
- 中国(20353)
- 地方(20206)
- 企(16082)
- 企业(16082)
- 地方经济(14345)
- 农(13961)
- 贸(13002)
- 贸易(12992)
- 易(12582)
- 业经(12170)
- 学(12117)
- 制(11082)
- 环境(11041)
- 财(10068)
- 融(10027)
- 金融(10026)
- 关系(9781)
- 体(9682)
- 农业(9383)
- 发(9352)
- 银(8904)
- 银行(8901)
- 行(8766)
- 机构
- 大学(175358)
- 学院(172909)
- 济(94567)
- 经济(93091)
- 研究(72160)
- 管理(61874)
- 中国(55160)
- 理学(52442)
- 理学院(51732)
- 管理学(51200)
- 管理学院(50844)
- 科学(38130)
- 京(38019)
- 财(37944)
- 所(35855)
- 研究所(32383)
- 经济学(32170)
- 财经(30489)
- 中心(30159)
- 经济学院(28759)
- 经(27928)
- 院(26247)
- 北京(24978)
- 江(24407)
- 农(23281)
- 财经大学(22589)
- 范(22547)
- 科学院(22498)
- 师范(22432)
- 研究中心(20368)
- 基金
- 项目(110498)
- 科学(89201)
- 基金(84001)
- 研究(82846)
- 家(73157)
- 国家(72687)
- 科学基金(61724)
- 社会(58178)
- 社会科(55451)
- 社会科学(55441)
- 基金项目(42992)
- 省(38592)
- 教育(36227)
- 自然(35799)
- 自然科(34937)
- 自然科学(34928)
- 资助(34830)
- 自然科学基金(34314)
- 划(34085)
- 编号(30264)
- 发(26605)
- 部(26574)
- 国家社会(26494)
- 重点(25458)
- 中国(25425)
- 成果(24902)
- 教育部(23157)
- 发展(22817)
- 展(22525)
- 创(22166)
共检索到277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藩 郭波
深化沿边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这样国际经济合作就必然加强。而深化沿边开放的近期目标是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 ,特别是加强中亚和东南亚的沿边经济合作。为此 ,应在对外经济规划尤其是对外贸易格局、产业结构、边境口岸的城市化建设三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国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燕坤
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是巩固边疆的战略举措,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和边疆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改善与邻国边疆局面的关系。目前,自然地理条件普遍较差,人口分布稀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发育不足,营商环境不佳是我国沿边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应以地级行政区为基础单元,聚焦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改善营商环境,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内区域和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
关键词:
沿边地区 经济带 地级行政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籽
通过建立适合我国沿边地区的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利用199个中国沿边城市数据,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和跨境合作面临较高的边界效应,这种边界效应在不同距离、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地理和基础设施、经济产业发展、制度等因素也对中国沿边对外开放和对外区域合作产生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兴国
基于区位商理论和AHP决策分析法构建区域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方法,以云南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为例进行区域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资源丰富地区主要集中在该经济带的西部和西北部县市,而东南部资源较匮乏;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和南部县市,而西部和东南部生态环境状况较差。总体上,该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处于一般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较差的地区则集中在东南部,区域差异显著,且出现了"富饶的贫困"现象。基于此,从6个方面提出云南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保育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超泽
80年代末以来,区域性经济集团化正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为了顺应这一潮流,中国须协调和处理好与国际集团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想方设法将自身置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协作系统内、运用"圈层式"对外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可以基本上达到这一目的。根据"圈层式"模式,一是中国分别直接向第一圈层、第二圈层以及第三圈层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二是间接的区域经济合作。即中国通过参与由第一圈层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并假以区域经济集团力量分别向第二圈层和第三圈层国家进行渗透。中国处在西太平洋新月型"繁荣孤线"经济增长带的中间地区;更重要的是,亚洲太平洋次地区的经济合作正掀起浪潮,所有这些都使中国的对外区域经贸一体化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磊
中国云南、广西两省区(以下简称"两省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中越两国政府在越南莱州、奠边、老街、河江、谅山、高平、广宁与两省区沿边境展开了形式多样的边境经济合作,进一步整合各种跨境资源,有效拉动两省区边境经济的同时,带动和影响了越南和东盟经济。随着边境口岸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迎来了口岸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两省区推进边境经济产业带的建设,主动对接、积极融入"陆路东盟"战略,建设面向东盟的陆路大通道,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天籽
研究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可对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沿边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对外运输基本靠陆路运输的特点,除了直线距离,还通过引入实际陆路距离和实际海运距离变量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研究发现,各个距离变量中,以实际陆路距离衡量的边界效应值最高,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边界效应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另外,国内外GDP、城市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便利度、城市行政级别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具体探讨沿边地区对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林帆 白欣禹
2009年,虽然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但由于国家针对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鼓励支持和规范管理力度加大,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平稳发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概况根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熊华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振远
乌克兰对外经济战略调整与中乌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振远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一、乌克兰国内形势(一)1995年头4个月经济形势开始转好乌克兰经济危机1994年达到了谷底。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3%,工业下降27.7%,农业下降17%,投资下降25%;物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崇举 吴华安 张宏丽
鉴于西三角经济圈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特殊地位及其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良好基础和现实差距,国家应尽早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本文从"一心双核多轴带"的城市群体系、立体综合通道网络体系、战略性产业发展与对接、信息共享及合作平台等方面构想了西三角经济圈内部融合的架构,并提出利用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为新增长极着力点、以圈内圈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的综合通道网络、以科教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重庆地位提升构筑"一心双核多轴带"城市群体系、以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和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永利 鲁晓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喜莎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8个国家接壤,凭借着丰厚的资源禀赋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以边境开放为前沿、以铁路沿线开放为后盾、以城市开放为重点,点线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全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