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9)
2023(4551)
2022(3984)
2021(3789)
2020(3083)
2019(7353)
2018(7131)
2017(13541)
2016(6896)
2015(8487)
2014(8454)
2013(8296)
2012(7145)
2011(6421)
2010(6291)
2009(5809)
2008(5738)
2007(5241)
2006(4741)
2005(4255)
作者
(20326)
(17246)
(17054)
(15809)
(10825)
(8155)
(7896)
(6628)
(6297)
(5956)
(5668)
(5658)
(5557)
(5292)
(5156)
(5135)
(5080)
(5028)
(5026)
(4698)
(4217)
(4165)
(4138)
(3824)
(3822)
(3665)
(3660)
(3603)
(3438)
(3398)
学科
(30992)
经济(30975)
(18902)
贸易(18894)
(18325)
管理(17382)
(15025)
(12441)
企业(12441)
地方(11978)
方法(11780)
数学(9456)
数学方法(9356)
中国(8811)
(8734)
业经(7714)
关系(6720)
(6273)
地方经济(5897)
(5628)
出口(5613)
出口贸易(5613)
(5379)
理论(5347)
农业(5169)
(4785)
(4517)
环境(4488)
(4326)
国际(3978)
机构
学院(103218)
大学(98220)
(42561)
经济(41788)
管理(37103)
研究(34307)
理学(31731)
理学院(31325)
管理学(30781)
管理学院(30597)
中国(23816)
科学(21043)
(20335)
(16950)
(16413)
研究所(15611)
中心(15537)
(15074)
(14923)
(14294)
师范(14208)
业大(13980)
财经(13497)
(13148)
(12787)
北京(12666)
经济学(12590)
(12362)
技术(12029)
(11980)
基金
项目(70616)
科学(54282)
研究(52743)
基金(49161)
(43030)
国家(42742)
科学基金(35920)
社会(32685)
社会科(30987)
社会科学(30979)
(27865)
基金项目(26411)
教育(23841)
(23331)
自然(22524)
编号(22363)
自然科(21916)
自然科学(21911)
自然科学基金(21441)
资助(19734)
成果(17672)
(16537)
重点(15905)
课题(15391)
(14723)
(14584)
创新(13609)
国家社会(13519)
科研(13302)
发展(13123)
期刊
(46756)
经济(46756)
研究(27756)
中国(17974)
学报(15086)
(14037)
科学(13195)
(12318)
管理(12187)
技术(11688)
大学(11266)
国际(10930)
学学(10705)
(10658)
教育(10313)
农业(9846)
业经(9331)
经济研究(9066)
问题(7678)
商业(6902)
(6651)
金融(6651)
(6348)
贸易(6348)
图书(5623)
财经(5546)
国际贸易(5467)
物流(5416)
世界(5405)
(5361)
共检索到151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瀛  郭佳  廉永生  
构建高效的跨境物流网络,推进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是沿边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建设国际物流集散地和跨境合作窗口过程中,沿边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物流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应面对现实需求构建基于"硬联通"和"软联通"的沿边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物流网络,即将物流枢纽功能片区作为沿边地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物流网络的核心节点,通过积极推动跨境物流系统建设,同时形成基础设施网、运营组织网和智能信息网三大子网络,实现沿边地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物流网络硬互联互通。同时推进软联通,为促成跨境物流网络的硬互联互通形成一系列软性保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李春香  
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内陆地区,沿边地区尚没有设立自贸试验区。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9号,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继续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逸  苏子煜  
滇桂合作建设西南沿边自由贸易区是适应TPP和TTIP等多边协议、上海自贸区初建及国内自贸区申请热背景下的西南经济发展战略,符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多方复杂现状及中国在西南边境的战略布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韩越  方俊智  胡友  何先琴  付娟姬  
将沿边区位优势转化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沿边省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借鉴现有文献成果并结合沿边省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特征,构建了一个包含2个准则层、5个次准则层、14个子指标层的沿边省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评价体系。随后,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广西、云南和黑龙江四个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开放进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个沿边省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进程差异较大,其中除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表现出显著的先发优势外,广西、云南和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四个沿边省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的外部支撑和内部动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结构单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顶层设计、增强外部支撑及多元化内部驱动力等方面提出提升沿边省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新  邢双美  韩承斌  
跨境电商既是全球数字贸易时代加速到来的内在驱动,又是中国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还是中国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文章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采取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跨境电商发展效应。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能促进本地跨境电商发展,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与信息集聚、贸易成本、市场开放和创新驱动密切相关,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跨境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省份表现得更加明显。随着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发展显著提升了本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利于中国制造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上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背景下,文章的研究结论既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提供理论支撑,又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提供启示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晓娜  江玮  王俞巧  
利用自贸试验区开展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探索是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有效路径,为此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明确提出要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机制探索。从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规则比较以及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践探索来看,目前自贸区层面推动数据跨境流动面临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具体实施规则、数据跨境流动监管缺乏技术保障、跨境数据流动领域缺乏国际互信机制、企业数据出境自评估面临挑战等难题。建议从典型企业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先行先试、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强化数据监管技术保障、对部分国家开展点对点数据传输试点、打造数据出境服务平台等方面破解数据跨境难题,以制度开放引领浙江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彦  屠年松  
降低城市边界效应,对于促进要素流动、推动跨境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交通可达性和边界效应对沿边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2000—2013年中国沿边地区76个地级市与毗邻国家的贸易数据及自身内贸数据,以跨境可达性来反映沿边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沿边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空间效应的影响,则会带来边界效应的高估;交通可达性、经济规模对于跨境贸易发展发挥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边界效应和城市化率则具有负面效应;交通可达性对沿边城市进口贸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但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仅具有直接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可达性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边界效应的不利影响,且对经济基础薄弱的西南地区改善作用最大。为更好地促进沿边城市的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应当加快跨境交通网络建设,不断提升边境地区城市化质量,并实施差异化的沿边开放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冠凤  
电子商务是无国界的,在上海自贸区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将成为必然趋势。电子商务平台"最容易突破贸易壁垒"。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型贸易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直接进行交易,随时随地进行商务活动。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是国家经济融入世界的标志性平台,跨境电子商务要树立大市场、大资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识,抓住自贸区建设的机遇,拓展和加深区内区外企业电子商务的经贸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旭  刘祎  
文章基于2008—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熵赋权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在较长时期能有效提升地区金融水平;尽管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改革红利释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终将伴随着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而逐渐显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齐文浩   宋长兴   蔡宏波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这一对外开放政策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统筹好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和由此产生的异质性现象。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会因所处区位、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安全基础产生异质性,具体表现在沿海、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及经济安全基础较好地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经济安全水平赋能效率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地区经济安全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矫正资源错配、促进经济集聚和优化营商环境等路径实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充分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同时,基于“从外部着眼,从内部着手”的基本原则,为加快提升地区经济安全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东麒  桑百川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推动国内经济改革、推向与国际新规则接轨的"试验田",其功能定位和制度构建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回顾和总结中国开放环境以及国际投资规则的变迁趋势,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并探讨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俊  
文章在阐明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动力机制、实践路径与治理体系,论证了制度型开放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动力来源。立足亚洲逐步构建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以及区域内统一的高标准规则体系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两条路径。在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跨境治理中,应逐步建立融入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制度安排,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制度型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建立兼顾效率与安全的运行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海波  乌静  肖鸿波  
沿边地区是我国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开发开放战略前沿。设立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试点旨在支持沿边地区贸易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兴边富民,但是其政策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69个沿边县域的面板数据,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视作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和检验了政策试点对沿边县域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使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升约18%。进一步分析发现,重点开发开放区政策试点的建设,尚未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或虹吸效应;相较于第二批次设立的重点开发开放区,第一批政策试点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相对更强;与非少数民族区县相比,试点政策对少数民族区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淑琴  徐苗  任福耀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是畅通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自贸试验区设立,学界对自贸试验区的研究文献层见叠出,尤以其经济效应研究显学。在厘清自贸试验区战略内涵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归纳述评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研究发现,中国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效应、经济开放效应、结构升级效应三大方面。未来几年,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研究应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构建中国情境下的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理论模型;二是探索要素和产品流通下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的有效溢出路径;三是探究时间和空间维度下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溢出的动态研究范式;四是拓展数字经济驱动自贸试验区经济效应溢出的机制与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资源总是有限的,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效率。如何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更好地为何国家利益,进而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性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选择是适应形势需要的结果。上海以自由贸易园区的运作模式为坐标,正在为逐步实现自由贸易做"趋近式"努力,争取一些国际上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惯例,进而向着完全的自由贸易园区靠拢。通过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提供国际可以信赖的贸易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中国在边境管理问题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