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2)
- 2023(8098)
- 2022(6791)
- 2021(6020)
- 2020(4853)
- 2019(11095)
- 2018(10835)
- 2017(20270)
- 2016(10906)
- 2015(12205)
- 2014(12173)
- 2013(12092)
- 2012(11801)
- 2011(11069)
- 2010(11315)
- 2009(10353)
- 2008(10264)
- 2007(9534)
- 2006(8876)
- 2005(8388)
- 学科
- 济(52291)
- 经济(52243)
- 业(30069)
- 管理(28648)
- 企(23458)
- 企业(23458)
- 地方(18675)
- 中国(18230)
- 农(15186)
- 方法(13731)
- 业经(13398)
- 学(11169)
- 数学(10896)
- 数学方法(10738)
- 地方经济(10669)
- 农业(10611)
- 发(10265)
- 银(9855)
- 银行(9825)
- 融(9775)
- 金融(9775)
- 行(9657)
- 贸(9612)
- 贸易(9600)
- 制(9478)
- 易(9214)
- 财(8677)
- 技术(8346)
- 环境(8223)
- 和(7996)
- 机构
- 学院(161533)
- 大学(159320)
- 研究(66002)
- 济(65508)
- 经济(63949)
- 管理(55929)
- 中国(49688)
- 理学(46348)
- 理学院(45669)
- 管理学(44820)
- 管理学院(44504)
- 科学(41412)
- 京(36580)
- 所(35465)
- 农(32225)
- 研究所(32025)
- 财(29220)
- 中心(28468)
- 江(27463)
- 农业(25283)
- 院(24246)
- 业大(24134)
- 北京(23990)
- 范(23942)
- 师范(23605)
- 州(22109)
- 省(22083)
- 财经(21963)
- 科学院(20228)
- 经(19735)
- 基金
- 项目(101052)
- 科学(78380)
- 研究(73080)
- 基金(70255)
- 家(63069)
- 国家(62468)
- 科学基金(51507)
- 社会(44796)
- 社会科(42391)
- 社会科学(42381)
- 省(41136)
- 基金项目(35871)
- 划(35183)
- 自然(33199)
- 教育(32968)
- 自然科(32396)
- 自然科学(32387)
- 自然科学基金(31798)
- 编号(29574)
- 资助(29312)
- 发(28750)
- 成果(24904)
- 重点(23833)
- 课题(22862)
- 发展(22812)
- 展(22387)
- 部(21188)
- 创(21110)
- 创新(19702)
- 计划(19277)
共检索到27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栋生
80年代,我国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持续10余年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成功地抓往了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递进,增强了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沿海地区与内陆边疆地区发展的差距明显扩大,区域问如何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党中央根据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及时推出沿边发展战略。在空间总体布局上,采取“四沿”发展(沿海、沿江、沿路、沿边),有机结合,四面开窗(口)、八面来风,使宏观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更臻完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方祥 陈宝瑞 朱伟峰 王道龙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是高储蓄率下的产能持续增长与内需的相对不足的背景下,绿色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本文以呼伦贝尔经济区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为背景,结合呼伦贝尔传统产业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定位了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目标最后,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布局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呼伦贝尔 绿色产业 SWOT分析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立军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各国、各地区间的发展程度、路径和效果是不尽相同的,究其原因,除了资源特质的差别外,还存在着对生态旅游意涵的理解程度、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怎样的条件、生态旅游发展的困境等方面问题的分析。文章以呼伦贝尔地区为研究样本,对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呼伦贝尔 生态旅游 发展困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呼伦贝尔学院作为呼伦贝尔地区仅有的一所本科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地区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2015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全国百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艾凤巍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分别建立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从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等4个方面及耕地生态资源利用、耕地生态环境压力、耕地生态安全响应等3个方面共确定18个指标进行深入研究。[方法]运用频度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协调发展度与相对发展度模型计算,分析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耕地生态安全发展水平均呈逐步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前者发展状态要优于后者,两者协调发展水平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2009年为变化转折点,原因是该时期耕地生态安全的严重滞后性。[结论]整体看来,呼伦贝尔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受到当地人口、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雷 彭新宇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呼伦贝尔草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雪峰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量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据生态足迹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05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5.7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6.21 hm2,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0.43 hm2。尽管目前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最大、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呼伦贝尔草原却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赤字为2.35 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月欣
达赉湖区域经济发展过快,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危机。其原因在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系统的长远考虑、政府业绩评价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对生态系统认识的局限性。克服这些问题,达赉湖区域的发展应当遵循以当地人们的福祉改善为发展根本目标、立足于千秋万代统筹规划设计未来、不损害后代子孙利益等原则,采取统筹制定达赉湖区域规划、调整该区域政府业绩构成、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翔 朱晓昱 沈贝贝 包玉海 海全胜 辛晓平
[目的]蒸散发是影响陆地和大气系统能量交换过程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MODIS MOD16A2和MOD13A1产品数据,并结合中国气象数据共享网的气象数据,估算了2008—2017年呼伦贝尔植被的蒸散发量,并在年度和季节两个时间尺度开展了植被蒸散发时空变化分析。[方法]运用变异系数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2008—2017年呼伦贝尔地区年际和季节蒸散发时空变化趋势。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呼伦贝尔地区季节尺度的蒸散发与NDVI、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呼伦贝尔地区蒸散发呈上升趋势,蒸散发值较大的月份为3月、8月和11月,蒸散发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变异系数的空间分布较均匀,平均变异系数为0.38,变异系数变化幅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北部,CV值均在1~2.65。CV变化幅度较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中部和南部,CV值在0.41~0.84。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2013年为一个蒸散发突变年;根据呼伦贝尔月份变异系数的计算,从1—12月变异系数幅度变化较大,说明呼伦贝尔ET变异剧烈。呼伦贝尔月份平均CV值是1,草原区的CV平均值是0.96,森林区的CV平均值是1.04,农区的CV平均值0.97。植被蒸散发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表明:蒸散发与气温、水汽压、NDVI、降水、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2008—2017年呼伦贝尔地区蒸散发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整个季节变化来看,蒸散发起伏变化趋势明显,波动变化较大。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总体表现为呼伦贝尔南部的蒸散发大于北部。蒸散发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多年的低值出现在5月。不同区划类型平均蒸散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原区>农区>森林区,全区的蒸散发变化趋势与农区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正相关性强度依次为气温>水汽压>NDVI>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董孝斌 王维 冯晓洁 朱立博 刘英俊
应用H.T.Odum能值理论对呼伦贝尔典型牧区-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1982—1985年及1991—2002年能值投入及产出、种植业系统能值变化、畜牧业系统能值变化及主要能值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旗无偿环境能值投入占总能值的90%以上;从能值产出看,2002年其总能值产出达到1.29Z0sej/a,是1982年的8.4倍;就种植业系统而言,2002年单位面积小麦和油菜能值产出分别为382.6Gsej/年和2.89Tsej/年,比1982年分别增加113.9%和296.8%;在畜牧业系统内,2002年奶业、肉牛及肉羊能值产出分别占畜牧业总能值...
关键词:
呼伦贝尔 能值分析 生态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戴高煜
互联网+微警务的深入发展对公安边防部门开展边境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公安边防部门处于运用互联网+微警务的初始阶段,互联网+微警务在边境管理中具有功能的多样性、高效便捷性等特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目前已开始运用互联网+微警务的工作模式实施边境管理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角色定位模糊,理念较为滞后;制度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公安边防部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即时便捷的优势,从微警务建设中职责分工、专业化投入等方面提高其在边境管理中的效能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微警务 边境管理 运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媛 彭蓉 赵明 张谊佳 赵依丹 孙道千
在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背景下,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公园体制建立中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基于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发展"一地一策"的现状,以拟设立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国家公园为例,通过社区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冲突分析,提出冲突解决方案,并将社区参与、社区共管、生态补偿、社区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引导、组织、保障、评估等四大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从就业方式、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为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科学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利益相关者 国家公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兰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利用1986年和1996 年两期陆地卫星TM 数据, 分析探讨了呼伦贝尔盟近十年来农牧业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其区域差异,并通过计算耕地重心,分析了近十年来呼伦贝尔盟耕地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十年来, 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很大, 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差异非常明显,导致十年来呼伦贝尔盟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33.15 km , 耕地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呼伦贝尔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对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 促进地区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牧业土地利用 呼伦贝尔盟 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已经步入现代化、数字化图书馆的行列。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新城区规划三街三路,2013年6月29日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建筑面积12 462平方米,读者阅览座位900个,馆内设有文献采访部、借阅部、民族地方文献中心、少年儿童图书馆、残障人图书馆、辅导培训部、蒙古语言文献中心、文化共享工程呼伦贝尔支中心、网络技术中心、参考咨询部、后勤服务中心和行政办公室12个部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