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6)
- 2023(3461)
- 2022(3074)
- 2021(2891)
- 2020(2387)
- 2019(5920)
- 2018(5948)
- 2017(10602)
- 2016(5788)
- 2015(6457)
- 2014(6613)
- 2013(6508)
- 2012(6288)
- 2011(5740)
- 2010(5957)
- 2009(5312)
- 2008(5473)
- 2007(4922)
- 2006(4374)
- 2005(3992)
- 学科
- 济(28276)
- 经济(28262)
- 业(16501)
- 管理(15381)
- 企(13464)
- 企业(13464)
- 地方(10851)
- 农(7774)
- 方法(6778)
- 中国(6519)
- 关系(6149)
- 业经(5670)
- 地方经济(5657)
- 贸(5648)
- 贸易(5641)
- 数学(5526)
- 数学方法(5459)
- 农业(5439)
- 易(5427)
- 制(4987)
- 对外(4709)
- 学(4676)
- 经济关系(4535)
- 技术(4498)
- 体(4387)
- 划(4281)
- 策(4037)
- 环境(3828)
- 外经(3814)
- 对外经济(3791)
- 机构
- 学院(80897)
- 大学(78919)
- 济(33436)
- 经济(32667)
- 研究(32136)
- 管理(30158)
- 理学(25200)
- 理学院(24844)
- 管理学(24521)
- 管理学院(24348)
- 中国(23050)
- 江(19883)
- 科学(19409)
- 京(17477)
- 所(16559)
- 研究所(15151)
- 农(14160)
- 中心(14002)
- 财(13488)
- 院(12211)
- 范(12199)
- 师范(12065)
- 省(11958)
- 州(11692)
- 业大(11249)
- 农业(10803)
- 财经(10130)
- 北京(9923)
- 科学院(9818)
- 师范大学(9501)
- 基金
- 项目(53360)
- 科学(42384)
- 研究(40701)
- 基金(37356)
- 家(32619)
- 国家(32333)
- 科学基金(27384)
- 社会(24703)
- 社会科(23419)
- 社会科学(23412)
- 省(23194)
- 基金项目(19920)
- 教育(18317)
- 划(18316)
- 自然(17690)
- 编号(17446)
- 自然科(17207)
- 自然科学(17205)
- 自然科学基金(16877)
- 资助(14843)
- 成果(14140)
- 发(13146)
- 课题(13021)
- 重点(12772)
- 江(11997)
- 部(11621)
- 创(11106)
- 发展(10748)
- 展(10580)
- 年(10451)
共检索到134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志纯 唐敬年
沿澜沧江—湄公河对外开放和联合开发,作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放眼世界,立足亚太,搞好周边是我国既定的外交政策方针。在当今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中,如何加强与扩大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已是举世瞩目的焦点。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南半岛"由战场到市场"的巨大转变,日益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果林 苏文江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麓。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从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出境,境外称为湄公河。河流全长4880公里,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其中缅、老、越与我国西南边境接壤,边界线长达1744.1公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79.5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鹰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要使大西南在沿边开放战略中盘活,加大它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力度,尤其是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文章就西南地区参与次区域的基础、领域、对策及前景进行剖析,旨在加深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关键词:
次区域 资源 合作 开发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义敢
本文论述了积极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它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大开放,有利于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合作 西部 开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志鹏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区若干特点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谢志鹏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从云南省出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是世界第9、亚洲第3、东南亚第1长河。她把流域6国连系一起,古往今来各国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史爱平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成热点 ,越来越多的次区域国家和其他国家及地区投入到这一热潮之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迅速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亚太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中心。面对这种发展趋势 ,研究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就有了现实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毅仁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它对中南半岛各国的农林牧渔生产、区域生态平衡、饮水、灌溉、电力、航运以及数千万流域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一流域的综合开发和进行区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澜沧江一调公河边境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领域及流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合作等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明庆忠 白廷斌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设想□明庆忠白廷斌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多元化趋势加强,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次区域旅游合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次区域六国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勇
1 澜沧江——湄公河通航的必要性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少数河流之一,其航运潜力较大,有两个国家的首都(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和十多个重要城市位于湄公河沿岸.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弱度开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目前,它是全球最大的“和平红利区”,已引起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重视.我国作为流域上游国,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联系,经济发展合作前景良好.随着云南及西南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通显得愈来愈迫切和重要.此航道使云南及西南具备了直接深入中南半岛腹地的便利条件,其开发的成功与否对我国西南走向东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云南省实现“中路突破”战略的关键步骤.澜沧江——湄公河作为国际河流,按照国际协定,凡流经国家皆有权全程自由航行,这样,开通航运将标志着中国具有了从内陆前往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航运权,可以不受周边国家的制约,直接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联系,比其它通道更为方便、省事.昆明的游客和货物经澜沧江到达泰国首都曼谷仅1800km,比经我国南方沿海港口出发到曼谷,缩短了运距2000多km,减少运时2/3以上,节约大量运费.近年来,我国与老挝、泰国等国家领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桂玉 赵明 李庆雷 明庆忠
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旅游合作如火如荼般地开展,旅游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对进一步推动次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增长极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支撑下,以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总体设想,重点打造以澜沧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线为主轴,中部陆路跨国旅游环线为中心,东西水陆跨国旅游环线为两翼的旅游圈层结构,形成环环相扣、辐射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丽晖,何大明
国际河流水争端是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直接影响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以及各流域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实现公平合理的水分配是解决此类争端的关键。尽管有一些国际水法制定了公平合理利用和无损害等总原则 ,但是 ,由于每条国际河流的自然条件及各流域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差异 ,水分配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 ,而且在实施中不能强迫各流域国执行。实现公平合理水分配较好的方式是打破国家界线 ,兼顾各流域国利益 ,进行全流域整体水分配。中国虽然作为一个国际河流分布广泛的国家 ,以往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处于空白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及其需求特征的分析 ,总结该流域整体水分配的优势 ,对 1995年《湄公河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有关水利用问题条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 ,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整体水分配的原则、指标依据和整体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红 黄硕琳 陈锦辉 闫新刚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鱼类资源及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目前全流域拥有鱼类接近2 000种,年天然捕捞量达160万~180万t,且大多数经济鱼类属跨界洄游种群。但近年由于过度捕捞和大型水电工程等造成水文情势变化、栖息地破坏和洄游通道堵塞,导致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渔业产量下降。为保证流域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笔者认为流域六国应在区域层面上构建鱼类资源联合管理和养护机制,提出相应策略即:建立区域性流域联合管理机构,协调国家间的水资源开发行为、平衡各国利益;考虑水资源利用的其他目标,在整个区域层面上统筹流域电站建设规划并建立水库联合生态调度制度,保证各个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松江 宁苹
本文论述了云南民营企业如何进入、开拓、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及竞争优势产品,帮助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为云南省政府和云南民营企业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双赢”合作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措施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雅育
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合作的几个问题周雅育(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合作与开发已成热点进入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次区域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方的关系已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为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历史性的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