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9)
- 2023(11273)
- 2022(10142)
- 2021(9542)
- 2020(8174)
- 2019(18650)
- 2018(18579)
- 2017(35192)
- 2016(19468)
- 2015(21899)
- 2014(21896)
- 2013(21757)
- 2012(19830)
- 2011(17908)
- 2010(17710)
- 2009(16224)
- 2008(15490)
- 2007(13447)
- 2006(11810)
- 2005(10253)
- 学科
- 济(71870)
- 经济(71790)
- 管理(54844)
- 业(49268)
- 企(41450)
- 企业(41450)
- 方法(34782)
- 数学(29751)
- 数学方法(29372)
- 学(21727)
- 农(19072)
- 中国(17970)
- 财(17360)
- 业经(15785)
- 地方(15200)
- 环境(15175)
- 和(13200)
- 理论(13012)
- 农业(12846)
- 制(12202)
- 贸(12175)
- 贸易(12166)
- 易(11801)
- 技术(11613)
- 划(11440)
- 务(11182)
- 财务(11115)
- 财务管理(11090)
- 银(10548)
- 企业财务(10508)
- 机构
- 大学(276790)
- 学院(274081)
- 管理(106574)
- 济(98373)
- 研究(97340)
- 经济(95938)
- 理学(92666)
- 理学院(91569)
- 管理学(89626)
- 管理学院(89187)
- 中国(69615)
- 科学(67762)
- 京(60908)
- 农(55369)
- 所(51377)
- 业大(49513)
- 研究所(47737)
- 农业(44121)
- 中心(43287)
- 财(43162)
- 江(40060)
- 北京(38553)
- 范(36097)
- 院(36078)
- 师范(35532)
- 财经(35090)
- 州(32659)
- 经(31966)
- 技术(31802)
- 省(30764)
- 基金
- 项目(199040)
- 科学(152827)
- 基金(142165)
- 研究(136859)
- 家(128265)
- 国家(127275)
- 科学基金(106345)
- 社会(81660)
- 省(79040)
- 社会科(77092)
- 社会科学(77066)
- 基金项目(76348)
- 自然(74104)
- 自然科(72222)
- 自然科学(72197)
- 自然科学基金(70877)
- 划(67788)
- 教育(61727)
- 资助(59226)
- 编号(54600)
- 重点(45471)
- 成果(43519)
- 发(42392)
- 部(41903)
- 创(40912)
- 计划(40350)
- 科研(39267)
- 课题(38327)
- 创新(38225)
- 科技(36721)
共检索到39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功富 张清海 林益明 吴锡麟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基干防护林带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木麻黄 -湿地松群落和单一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基干防护林带中 ,复合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均要高于单一群落 ,其中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的生物量和能量最高 ,为 1 670 0 64g·m- 2 和 3 41 685 70kJ·m- 2 ,其次是木麻黄-湿地松群落 1 0 1 0 4 62g·m- 2 和 2 1 0 1 2 8 3 0kJ·m- 2 ,单一木麻黄群落最低 ,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在木麻黄 -厚荚相思群落中 ,木麻黄各组分干重热...
关键词:
能量 生物量 群落 木麻黄 防护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福绪 韩玉洁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明显较水杉和杨树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冀晓燕 刘大勇
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防护林在控制风沙干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从实现高效、持续、稳定的总目标出发 ,农田防护林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工程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工程效益的连续与高效性 .要达到这个目标 ,必须对该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经营管理 ,维持农田防护林最佳结构 ,以期达到最大的防护效益 .因此 ,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对其防护作用的维持和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有重要意义 .该文从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防护成熟、更新方式、高效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可持续经营模型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生态系统 持续经营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陈步峰 黄金彪 肖以华 裴男才 史欣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希滨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山东省沿海地域辽阔,自然及社会条件复杂多样,沿海防护林建设任务艰巨。文章在分析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改善生态以及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战略措施。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体系建设 生态工程 山东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景伟 李传荣 马履一 王卫东 王月海 王贵霞 董治良
经过对胶南市4种乔木树种刺槐、麻栎、火炬树和山合欢以及4种灌木树种杜梨、胡颓子、胡枝子和紫穗槐的水分生理指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势以及它们的影响因子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4种乔木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为:山合欢<刺槐<火炬树<麻栎;4种灌木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为:紫穗槐<胡枝子<胡颓子<杜梨.②4种乔木的日平均叶水势为:山合欢<刺槐<火炬树<麻栎;4种灌木的日平均水势为:紫穗槐<胡枝子<胡颓子刺槐>火炬树>麻栎;紫穗槐>胡枝子>胡颓子>杜梨.
关键词:
抗旱性 蒸腾速率 叶片水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运用定位研究的方法 ,在福建惠安赤湖林场定期收集木麻黄林分的凋落物 ,开展凋落物分解试验 ,并研究了木麻黄防护林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 :( 1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 2 0a和 7a林分的凋落物年产量分别为 1 3 973和 1 2 3 85t·hm- 2 a- 1 ;( 2 )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 ,木麻黄凋落物的失重率随时间而变化 ,其相互关系可用方程式W =-0 0 3 2 6t3+0 5 465t2 +2 1 5 41t+0 865 7来表达 ;( 3 )在不同林龄林分中 ,2 0a林分凋落物及其各组分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高于 7a林分 ;同一林分中 ,元素种类不同 ,它们在凋...
关键词:
木麻黄 凋落物 分解 养分释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奕丰 王小明 周本智 林辉 陈柏海 李晓靖
以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沿海防护林景观格局及其高程响应规律3个方面入手,将浙江省玉环县海防林景观划分10个景观类型(7个一级景观,3个二级景观)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玉环县海防林景观整体上异质性较强,景观结构不合理,针叶林比例过大,阔叶林与混交林偏少;(2)研究区景观随高程分异变化显著,整体上呈现出随高程上升,斑块面积变大、形状趋于规则、破碎度减弱、团聚性和连通性增强的规律;(3)人类活动以及城镇化进程是研究区景观异质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4)台风等自然灾害对景观异质性增强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方发之 陈彧 梁居红 符小干
针对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发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为11个类别、1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具体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年产生效益为平均年产生效益为367.37亿元,减少农作物受灾害面积209 027 hm2,占海南耕地面积的28.4%,年增加农作物产量463 909 t,占2010年海南农作物产量总产量25.7%;林业总产值为17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为从2000年的8.1%上升到2010年的33.2%,林业经济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向荣 冯利 虞木奎 刘志龙 张翠 王宗星 葛乐
利用跟踪辐射与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研究了杭州湾北岸6种沿海防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6种林分以中山杉Taxodium ascendens×mucronatum间隙分数最大,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Hongye',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的平均间隙分数接近,乌桕Sapium sebiferum和女贞Ligustrumlucidum的平均间隙分数相对较小。而各林分叶面积指数特征与间隙分数相反,女贞和乌桕平均叶面积指数(LAI)较高,红叶椿、洋白蜡、美国皂荚和中山杉的叶面积指数接...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沿海防护林 冠层结构 光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新晓 张建军 朱金兆
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对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三个作用层次;林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补偿积累期、消退期、稳定期四个时期;根据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将土壤水分划分成易效水、中效水和难效水三种状态。在时间和深度上,阴坡土壤的有效性要好于阳坡,乔木地土壤难效水出现的机率明显高于灌木林地和荒地。通过对影响土壤水分的林分因子的综合分析,得到刺槐和油松林地含水量和难效水的机率与林分因子之间的多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朱炜 林捷 林武星 付忠华
对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的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到的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预测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影响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的主要因子为胸径、冠幅和树高 ,地貌类型和林分密度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有显著的影响 ,而枝下高的影响很小。把得分值小于 0 440的一代木麻黄基干林带 (指生长后期的林带 )定义为低效防风林带 ,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另外 ,把防风效能的预测值 0 .61 3作为判断基干林带进入防护成熟初期和防护成熟末期的阈值。
关键词:
木麻黄 基干林带 防风效能 数量化理论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尔发 陈卓梅 郑郁善 洪伟 黄宝龙 杨主泉
对南靖林场5a山地麻竹林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竹林现存生物量、能量贮量和移出林外利用的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3a以后竹林地下部分生物量、能量贮量大于地上部分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能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小,1、2a竹林林下植被能量贮量高于麻竹林层;麻竹林各组分的热值为17 2059~20 2806kJ·g-1,灌木的最高,地表残留物的最低。
关键词:
麻竹林 山地 生物量 生产力 能量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