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7)
2023(15432)
2022(13346)
2021(12535)
2020(10306)
2019(24018)
2018(24070)
2017(45848)
2016(25346)
2015(28361)
2014(28567)
2013(28231)
2012(26364)
2011(24027)
2010(24174)
2009(21960)
2008(21501)
2007(18811)
2006(16865)
2005(14904)
作者
(74529)
(61880)
(61481)
(58232)
(39667)
(29753)
(27875)
(24402)
(23722)
(22279)
(21246)
(20954)
(19914)
(19582)
(19000)
(18971)
(18387)
(18179)
(17692)
(17568)
(15450)
(15419)
(15004)
(14203)
(13843)
(13824)
(13785)
(13718)
(12542)
(12306)
学科
(106351)
经济(106235)
管理(68491)
(64981)
(52288)
企业(52288)
方法(43156)
数学(36859)
数学方法(36380)
中国(31870)
(28897)
地方(28883)
(24080)
业经(23867)
(22463)
农业(19759)
(17750)
贸易(17735)
环境(17528)
理论(17464)
(17436)
(17068)
(17034)
技术(16132)
(15733)
银行(15682)
(15437)
金融(15432)
(15328)
(15060)
机构
大学(359456)
学院(357331)
管理(138861)
(137455)
经济(134125)
研究(126421)
理学(119437)
理学院(117915)
管理学(115748)
管理学院(115116)
中国(92699)
科学(81057)
(79348)
(64729)
(61905)
(60995)
研究所(59138)
中心(56105)
业大(54634)
(53838)
(52010)
师范(51543)
北京(50673)
财经(49262)
农业(47556)
(46454)
(44626)
(44270)
师范大学(41938)
经济学(39793)
基金
项目(244251)
科学(190946)
研究(178193)
基金(174013)
(152281)
国家(150948)
科学基金(128533)
社会(110124)
社会科(104011)
社会科学(103980)
(96396)
基金项目(93322)
自然(84062)
自然科(82057)
自然科学(82034)
(81766)
教育(81481)
自然科学基金(80515)
编号(73431)
资助(71047)
成果(60121)
(55427)
重点(54921)
(52774)
课题(51708)
(50093)
创新(46683)
科研(46251)
教育部(44562)
大学(44362)
期刊
(157679)
经济(157679)
研究(107662)
中国(72797)
学报(58050)
(55572)
科学(54598)
管理(50288)
(44989)
教育(44792)
大学(43239)
学学(40259)
农业(38760)
技术(31586)
(30105)
金融(30105)
业经(26786)
经济研究(23884)
财经(22905)
问题(21723)
图书(21275)
(20089)
(19514)
资源(18317)
科技(17900)
技术经济(17337)
理论(16857)
(16796)
现代(16629)
(16502)
共检索到535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建科   郑玉   董梦如   金雪莹   田深圳  
以德鲁克社会创新为理论基础,基于城市内三大行为活动主体构建包含人居环境、营商环境、治理环境系统的发展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子分层动态激励模型对2006—2020年我国沿海省份8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活力进行评价,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测度并分析3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情况和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各城市的发展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青岛、宁波、大连、厦门,城市间发展活力综合评价结果两极分化明显,营商环境是影响城市发展活力提升最重要的因素,人居环境次之,治理环境最小。(2)8个城市的耦合协调级别不高,整体处于失调类型。(3)3个系统间相互作用,但其发展水平主要受自身影响。其中,人居环境系统显著受其他两个系统影响;营商环境系统受治理环境系统影响较强;治理环境系统主要依靠自身调节,受其他系统的影响较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伟  
在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副省级城市发展模式的类型,并结合我国副省级城市的发展特点,归纳了五种城市发展模式,即政策引领型、市场建设型、文化主导型、资本驱动型与工业发展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每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都与其所具有的发展元素相关;每一种发展模式会随着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演变;这些模式具有借鉴性,可以为其它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健  洪六喜  付祝红  
本文将我国副省级城市作为考察对象,通过一系列子指标,系统性构建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动力机制、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个重要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比较我国副省级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分析得出的结论表明: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综合发展能力最为突出的几个城市如深圳、厦门、广州、南京和沈阳,尽管最终依据相关评价指标可以指出其较突出的发展模式特点,但其实际发展更表现出了多面性特点。相比较而言,其他一些综合发展能力居中或靠后的城市,其发展的某些方面绝对突出的特点则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琦  姚波  解芳  
文章建立了副省级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选取七个副省级城市(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并以西安作为实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并结合西安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探寻西安先进制造业发展中不足之处,提出了建立城市创新体系、建立高效无缝供应链、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探索低碳发展模式等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从社会资源承载力、自然资源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自然环境承载力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法确定了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了2003-2013年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高,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得分较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松涛  刘光中  贺昌政  
本文采用人均GDP等 9个经济变量因子 ,分析了我国 1 5个副省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孙迪  
城市化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单一的指标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城市或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文章强调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应建立综合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①为例,对各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的反映各城市及所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及优劣势,提出了各城市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银付  
本文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在分析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代表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可获得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确立了由教育普及水平指数、教育公平指数、教育质量指数、教育服务贡献指数、教育条件保障指数和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等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指数化、赋权、数据获得、达成度与进步度评价、因素分析、分项排名等方面,分析了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与评价分析技术与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敏  朱前程  
着眼于基础设施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复杂动态关系,在对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以上海市为例,设计了自然演变模式、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协调发展模式4种假定情景模式,运用VENSIM软件进行政策仿真和预测。不同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表明:协调发展模式是实现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协同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韩帅帅  
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价法和PSR模型分别测度城市经济承载水平和承载质量。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承载力发展趋势在波动中上升,整体水平不高。时间上,城市间差异在波动中先扩大后减小,空间分布上,呈现沿海城市优于内地城市,南方城市优于北方城市的格局;结构演进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且经济系统实现有效率的发展模式。总之,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承载力水平陆续从超载进入临界可载,且时空差异较大,但在结构分析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演进路径,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奚尊夏  
本文以浙江台州为例,对沿海三线发达城市PE/VC发展历程、类别、政府引导基金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了全面梳理,总结分析存在的"本地创投与当地拟上市企业难以有效对接、一些企业引入创投成功上市后立刻转身从事创投、企业自身引入创投与对外开展创投业务并存"三大现象,最后从"开展错位竞争、明确政府定位、大力培育VC、服务转型升级、提供产业链式服务、采取适当监管、丰富退出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基于3E1S系统模型,从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路径,以期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及消耗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涛  于晨霞  潘辉  
基于3E1S系统模型,从能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路径,以期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及消耗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以及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低碳城市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必勇  刘芮  
[目的/意义]通过揭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基本状况,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的成熟度。[方法/过程]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调研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政策类型、组织机构、政策目标三个视角对地方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从法律法规、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开放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开放许可协议及标准规范、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从政策集群理念、组织保障理念、法律法规理念、标准规范理念、数据共享与安全理念、人才培养机制6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云峰  秦其明  曹宝  张自力  
本文利用2000年全国1:400万的地形矢量数据,2000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直辖市的分县统计数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资源、人口数据等,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人口压力、资源储备、环境保护为主要依据,选取其中代表性参数为主要指标,建立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以1km×1km的栅格(GRID)为基础,采用GIS分析手段获得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结合本课题组所做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探讨中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