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4)
- 2023(7559)
- 2022(6794)
- 2021(6078)
- 2020(5356)
- 2019(12959)
- 2018(12726)
- 2017(24704)
- 2016(13659)
- 2015(16188)
- 2014(16648)
- 2013(16875)
- 2012(15294)
- 2011(13741)
- 2010(14030)
- 2009(13225)
- 2008(13271)
- 2007(12183)
- 2006(10446)
- 2005(9257)
- 学科
- 济(64993)
- 经济(64943)
- 管理(37867)
- 业(35451)
- 方法(31507)
- 企(29071)
- 企业(29071)
- 数学(28110)
- 数学方法(27840)
- 中国(19084)
- 贸(16798)
- 贸易(16794)
- 易(16323)
- 地方(16098)
- 农(15497)
- 财(13809)
- 学(12713)
- 业经(12515)
- 出(10571)
- 和(9826)
- 农业(9635)
- 制(9621)
- 环境(9483)
- 理论(8911)
- 务(8391)
- 财务(8344)
- 财务管理(8319)
- 口(8284)
- 出口(8274)
- 出口贸易(8274)
- 机构
- 学院(207600)
- 大学(207072)
- 济(86315)
- 经济(84330)
- 管理(80243)
- 研究(70258)
- 理学(69071)
- 理学院(68215)
- 管理学(67050)
- 管理学院(66636)
- 中国(51234)
- 科学(45122)
- 京(44510)
- 财(36709)
- 所(36416)
- 农(36228)
- 研究所(33368)
- 中心(32160)
- 业大(32089)
- 江(31613)
- 财经(29814)
- 农业(28883)
- 北京(27700)
- 范(27286)
- 师范(27023)
- 经(26929)
- 经济学(26769)
- 院(25493)
- 州(24985)
- 经济学院(24423)
- 基金
- 项目(139038)
- 科学(108398)
- 基金(99457)
- 研究(98329)
- 家(86717)
- 国家(86056)
- 科学基金(73422)
- 社会(61710)
- 社会科(58644)
- 社会科学(58619)
- 省(55398)
- 基金项目(53321)
- 自然(48221)
- 自然科(47106)
- 自然科学(47090)
- 划(46625)
- 自然科学基金(46137)
- 教育(44986)
- 资助(41341)
- 编号(39257)
- 重点(31472)
- 成果(30967)
- 发(30589)
- 部(30494)
- 课题(27879)
- 创(27863)
- 科研(26979)
- 计划(26326)
- 创新(26180)
- 教育部(25599)
共检索到297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文静
本文从沿海港口城市物流竞争实力和物流竞争潜力两个维度构建沿海港口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一带一路"规划中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的物流竞争力最强,广州、深圳市的物流竞争力较强,天津、宁波、大连、青岛市的物流竞争力一般,厦门、福州、烟台、泉州、舟山、湛江、汕头市的物流竞争力较弱。最后,对处于不同物流竞争力水平下的沿海港口城市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提升物流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景敏
鉴于中国西南沿海港口群对于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重要作用,构建其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年湛江、海口、防城港、钦州、北海等5个代表性港口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西南沿海各地区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其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模型 港口物流竞争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芙英 张建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港口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港口竞争力。在综合考虑我国沿海港口内外经营环境和航线网络的基础上,采用熵权TOPSIS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两种方法对我国沿海18个主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中各港口综合排名虽大致相同,但能更加全面反映各个港口的竞争力。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在港口内外条件和航线网络中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而竞争力较弱的湛江港、珠海港、汕头港,可以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港口作业能力提升其竞争力。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芙英 张建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港口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升港口竞争力。在综合考虑我国沿海港口内外经营环境和航线网络的基础上,提出熵权TOPSIS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两种方法对我国沿海18个主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评价结果中各港口综合排名虽大致相同,但能更加全面反映各个港口的竞争力。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在港口内外条件和航线网络中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而竞争力较弱的湛江港、珠海港、汕头港,可以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港口作业能力以提升其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志云
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结构的客观实际出发 ,借鉴有关沿海港口城市形成演化理论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扬长避短、功能互补、合理组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努力构造我国三大沿海港口城市 :即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南部沿海港口城市带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部沿海港口城市带 ;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沿岸港口城市带
关键词:
港口城市 结构分析 城市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建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王乙成 何正
本文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背景,探讨了海陆统筹对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贡献机制。首先,从影响港口海陆统筹能力的多重维度出发,构建了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评估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特别考虑了数字技术创新等港口城市新质生产力指标,并利用熵权法对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的海陆统筹综合实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哈夫模型深入探讨了港口的城市辐射范围与港口海陆统筹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果表明,具备较强海陆统筹竞争力的港口通常对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这些港口的腹地范围更为广阔。此外,本文利用中国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对其腹地城市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清楚地揭示了港口海陆统筹能力与腹地城市贸易增长之间显著的正向关联,这也表明加强港口海陆统筹能力建设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艳梅
文章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分析了江苏盐城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港口腹地空间范围狭小且经济发展滞后、在与周边港口竞争中处于劣势、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在此基础上,文章把盐城港定位为最接近日韩的外向经济口岸、发展中的南方航运中心北翼深水港、富有潜力的淮江区域"海上新门户"和东部沿海特色工业港。最后,提出了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发展路径:河海联动编织内陆港口网络,拓展港口腹地空间;立足港口优势做强临港产业链,陆海统筹培育港口物流新需求;以"共建共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吴明 郭秀珍 陆慧玲
北部湾是南海西部最大海湾,沿海三大港口分别是北海、钦州和防城港。2006年,三个沿海港口吞吐量逼近5000万吨,新增吞吐量1280万吨,同比增加34.9%。其中,防城港务集团公司吞吐量2506万吨,钦州市港口集团公司吞吐量438.5万吨,北海市北海港股份公司吞吐量400万吨,同比分别增加24.9%、56.8%和14.3%。为加快广西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2007年2月自治区政府组建了广西北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飞 车燕 武小琛
在深入分析港口城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城市规模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了港口城市规模竞争力指标体系,指标选取为相对量更加符合竞争力的研究,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日照市规模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港口城市 规模竞争力 相对量 因子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玲
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11年的山东省17个城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此外,根据提取的主因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17个城市分成了5类。最后,提出了发展城市物流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物流竞争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毅
当今,港口尤其是沿海大型外贸港口在一国区域经济及外向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发展既受惠于区域经济及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反过来又能推动区域经济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外贸港口的竞争力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航 王跃伟 黄杰
港口城市的发展过程在宏观意义上是一种Logistic过程,可以采用S形曲线描述。利用1990—2016年辽宁省沿海6个港口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Logistic曲线,对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的转型阶段进行判定。结果表明:辽宁6个港口城市已进入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成熟阶段,港口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的能力开始减弱,港口继续大规模建设将可能会影响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港口吞吐量预计在2030-2040年达到最大极限值,港口吞吐量在辽宁省工业化进程结束后存在过剩的隐忧,合理控制港口扩张规模,走内涵建设为关键;辽宁沿海港口城市未来应该多元化发展,逐渐形成一种自增长效应。
关键词:
港口城市 Logistic方程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