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1)
- 2023(10577)
- 2022(9389)
- 2021(8924)
- 2020(7462)
- 2019(17367)
- 2018(17391)
- 2017(33840)
- 2016(18359)
- 2015(20621)
- 2014(20622)
- 2013(20491)
- 2012(18574)
- 2011(16722)
- 2010(16585)
- 2009(15243)
- 2008(14772)
- 2007(12492)
- 2006(10839)
- 2005(9388)
- 学科
- 济(72104)
- 经济(72025)
- 管理(51694)
- 业(50071)
- 企(40183)
- 企业(40183)
- 方法(35230)
- 数学(30809)
- 数学方法(30477)
- 中国(22419)
- 财(17345)
- 农(17070)
- 地方(15812)
- 学(15621)
- 业经(14841)
- 理论(12709)
- 制(12675)
- 银(11954)
- 银行(11921)
- 贸(11848)
- 贸易(11843)
- 环境(11673)
- 务(11621)
- 财务(11561)
- 财务管理(11537)
- 农业(11462)
- 和(11459)
- 易(11446)
- 行(11247)
- 险(11105)
- 机构
- 大学(258498)
- 学院(255028)
- 管理(106441)
- 济(98275)
- 经济(95867)
- 理学(92445)
- 理学院(91395)
- 管理学(89733)
- 管理学院(89272)
- 研究(83030)
- 中国(63570)
- 京(55532)
- 科学(52902)
- 财(45548)
- 所(40736)
- 中心(37860)
- 业大(37812)
- 研究所(37377)
- 农(37274)
- 财经(37223)
- 江(35415)
- 北京(35344)
- 经(33931)
- 范(33666)
- 师范(33396)
- 院(30985)
- 州(29534)
- 农业(29246)
- 经济学(28790)
- 财经大学(28086)
- 基金
- 项目(181348)
- 科学(142756)
- 基金(132460)
- 研究(131514)
- 家(114831)
- 国家(113917)
- 科学基金(98843)
- 社会(82275)
- 社会科(77879)
- 社会科学(77858)
- 基金项目(71376)
- 省(69420)
- 自然(65912)
- 自然科(64360)
- 自然科学(64349)
- 自然科学基金(63147)
- 教育(59264)
- 划(59151)
- 资助(54801)
- 编号(53599)
- 成果(42525)
- 重点(39647)
- 部(39558)
- 发(37423)
- 创(36982)
- 课题(36109)
- 科研(34837)
- 创新(34492)
- 教育部(33947)
- 大学(33653)
- 期刊
- 济(102173)
- 经济(102173)
- 研究(77384)
- 中国(43537)
- 学报(38702)
- 科学(36839)
- 管理(36495)
- 农(32438)
- 财(32189)
- 大学(29140)
- 学学(27399)
- 教育(25520)
- 融(23547)
- 金融(23547)
- 农业(22852)
- 技术(20916)
- 财经(16827)
- 业经(16029)
- 经济研究(15680)
- 问题(14735)
- 经(14065)
- 图书(13961)
- 理论(13822)
- 实践(12991)
- 践(12991)
- 科技(12465)
- 技术经济(12195)
- 现代(12123)
- 资源(12011)
- 业(11341)
共检索到361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庆良 许世远 王军 胡蓓蓓 叶明武 刘耀龙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提出应更加重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及其相应的防灾预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风暴潮数值预报、潮高估算和重现期研究,危险性评估,承灾体暴露性和脆弱性评估,灾害风险区划、灾情损失评估等,对沿海城市的风暴潮灾害综合风险及其次生灾害链风险的研究则较少。从自然、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和工程等多角度建立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3S技术对沿海城市的风暴潮进行综合灾害风险研究是当前风暴潮灾害研究的重要方向。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构建基于场景的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和开发基于风险的决策支持系统,加强灾害撤退避难图编制研究,建立持续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以及对防灾预案和灾情损失的定量化预评估等。
关键词:
沿海城市 风暴潮 风险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王冰 刘士彬
文章在界定风暴潮灾害风险的基础上,按照风暴潮灾害风险区划原则,选取风暴潮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层次聚类分析、熵值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沿海风暴潮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将我国沿海11省市划分为5个区,揭示了我国沿海承担风暴潮灾害易损性风险的地域差异性,为因地制宜地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爱青 高江波 吴绍洪 刘燕华 何霄嘉
风暴潮是沿海地区在强烈的大气扰动条件下产生的异常增水现象,并受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风暴潮灾害频繁,其中尤以东南沿海地区发生频率较高,灾害损失严重。本文从风暴潮灾害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易损性、综合风险区划3个方面系统总结风暴潮灾害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风暴潮灾情特征及风险评估为基础,探讨气候变化对风暴潮灾害风险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影响风暴潮的趋势、周期及风险区域,因而亟待开展结合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估。充分考虑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地区自然条件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注重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为适度、有序的适应气候变化下风暴潮灾害风险,中国在应急预警机制、工程防御及政策法规等适应能力建设方面不断完善,以提高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王辉
我国东南沿海是世界上风暴潮频发的地区之一,文章基于近年来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害损失的历史数据,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在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原理。针对风暴潮灾害损失的构成,建立了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的指标体系,同时借助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风暴潮灾害评估中的应用。最后基于主成分得分对样本风暴潮进行了聚类分析,证明了主成分分析模型在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估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风暴潮灾害 损失评估 主成分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慧
提高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灾害损失,是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依照可保风险泛化条件辨识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的基础上,本文创新并完善了一套基于非参数估计模型的海洋灾害保险定价方法,并通过构建信度保费厘定模型计算了风暴潮灾害综合险纯费率,从费率厘定的动态调整、灾害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文金 吕海燕 张朝林 扈海波 熊亚军
风暴潮是海岸带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区域风暴潮经济损失评估对区域产业经济布局、区域风暴潮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江苏海岸带风暴潮承载体的损失率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区域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研究中鲜明地提出了风暴潮区域生态环境经济损失评估的概念,利用综合指数法结合感知器法对海岸带风暴潮经济评估和风暴潮灾度进行了探讨,并以江苏盐城海岸带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发现,CIISSEL值能较好地反映风暴潮的区域经济损失状况,D值的大小可以细化灾度的级别。当前,风暴潮的经济损失估值难点在于受灾体损失率的确定,通过试验的方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
关键词:
江苏 海岸带 风暴潮 经济评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石先武 国志兴 张尧 方佳毅 胡可嘉 刘钦政
脆弱性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热点,风暴潮灾害脆弱性与风暴潮自然过程强度以及沿海社会经济、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相关。本文从风暴潮灾害脆弱性定义出发,对国内外风暴潮灾害社会脆弱性和物理脆弱性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人口、海堤、房屋等风暴潮灾害典型承灾体物理脆弱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风暴潮灾害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探讨了风暴潮灾害脆弱性在灾害损失评估、保险及再保险、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等领域的应用,对未来风暴潮灾害脆弱性研究提出了以下展望:(1)开发符合中国沿海区域风暴潮灾害特征和承灾体分布的定量化、精细化脆弱性曲线,拓展风暴潮脆弱性评价结果在保险理赔、灾害损失评估等领域应用;(2)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面临风暴潮巨灾风险,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基于灾害实地踏勘以及物模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风暴潮灾害典型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方法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洪波
在系统搜集、整理明清苏浙沿海潮灾记录基础上,建立风暴潮频率辨识方法,复原台风风暴潮灾害750次,据此建立逐年风暴潮频率序列。分析显示,1460~1480年、1570~1595年、1715~1745年、1785~1810年、1880~1890年为风暴潮活跃期。明清苏浙沿海风暴潮存在45 a、25 a、14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其中45 a周期最为显著。气候跃变分析表明,1402年、1457年、1566年、1624年、1652年、1711年、1846年、1880年风暴潮活动趋于活跃;1444年、1477年、1543年、1634年、1799年、1856年风暴潮趋于平静。与1470年以来温度距平曲线对...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苏浙地区 风暴潮序列 特征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艳艳 张良
文章首先测算风暴潮灾害损失指数,然后构建风暴潮灾害损失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风暴潮灾害损失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较弱,并不具有持续性,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则是导致风暴潮灾害损失持续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蓓莉 徐长乐 刘洋 徐廷廷
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潮滩与湿地广布,未来海平面上升加剧的风暴潮灾害、咸水入侵等灾害,将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应用情景模拟法和脆弱性评估法来评估上海市河口海岸地区的脆弱性,定量化研究了2030年和2050年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风暴潮灾害的情景下的威胁区域。到2030年和2050年海平面将分别上升86.6mm和185.6mm,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将达0.87~60.29cm和1.56~108.52cm,上海市将面临类似9711号台风的威胁。在此情景以及现有的防灾基础之上,对上海市河口海岸地区进行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应对风暴潮最脆弱的地区是黄浦江两岸的低洼地区。在类似9711...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殷克东 王冰 马景灏
在界定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和分析风暴潮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了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指标体系;以东南沿海11次典型风暴潮灾害为例,通过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风暴潮灾害灾情做了综合评测并划分了灾情预警等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构建了风暴潮灾害经济预警模型,探索了预警指标与灾情之间的联系,并使用典型案例进行还原检验。经验证,本模型是可行的,这为我国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国志兴 钟兴春 方伟华 曹鑫 林伟
野火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野火灾害风险评估和火蔓延研究对防火、灭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可燃物模型、可燃物类型图的制作方法,野火蔓延模型、蔓延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火灾风险评估的最新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对野火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综述分析表明:①基于遥感信息和地面调查数据,建立较完善的可燃物模型,为全球或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火蔓延研究提供有效数据信息成为必然趋势;②利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解决火灾模拟海量数据问题,实现火行为的实时、动态模拟仿真的监测系统和网络信息发布系统;③结合可燃物模型,蔓延模型评价火灾区域的脆弱性和致灾因子,利用"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野火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④我国应建立集成化、实用化、多维化、标准化的野火蔓延的模型体系、决策支持系统和国家火险等级系统,为我国野火火灾的预测与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宏英 王金辉
以宁德4个沿海县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评价指标主导性、可度量性和易获得性等原则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赤潮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承灾体易损度和赤潮灾害风险模型,并在GIS平台上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可视化。结果表明,福鼎沿海和霞浦沿海的赤潮灾害风险为中,蕉城沿海和福安沿海的赤潮灾害风险较低,评估结果与宁德沿海赤潮历史数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文献研究相一致。研究可为宁德沿海赤潮灾害监控、防灾减灾及海水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赤潮灾害 危险度 易损度 风险 宁德沿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扈海波
城市暴雨积涝风险突增效应研究对揭示此类风险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城市化过程的关系,及用于城市地区灾害风险识别及风险预警均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城市因素(地表粗糙度、气溶胶及城市热岛等)影响城市地区降水过程,以及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影响城市地表水文反应过程2个方面综合论述风险突增效应研究的进展及主要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总结了现有文献所用的暴雨危险性的主要评估模型,认为暴雨危险性计算需要结合雨强及暴雨持续时间。城市地表对暴雨积涝的敏感性分析需借助城市水文模型;在模型分析过程中,应注重雨量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城市排水管网、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资料的可获取性及概化。为定量评估城市暴雨积涝风险突增效应,需要使用更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资料分析暴雨危险性特征,通过细化及发展城市水文模型,完成敏感性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危险性及敏感性特征,评估城市地区暴雨积涝风险,揭示暴雨积涝风险在城市地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及风险突增效应。相关成果可用于城市暴雨积涝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及风险管理。
关键词:
暴雨积涝 风险评估 水文模型 研究进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城城 李梦雅 王军 许世远 陈振楼
综合考虑海平面上升、陆域和海域地形变化、海塘沉降等因素,本文以上海历史上引发强风暴潮的热带气旋TC5612、TC8114和TC0012为基础,构建了12种复合灾害情景,利用MIKE21 F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情景下台风风暴潮对上海造成的漫滩淹没影响。结果表明:以2010年为模拟基准年份,由于上海地区有高标准的海塘防护,发生风暴潮漫堤淹没的概率极低;但随着时间情景的改变,各情景要素强度加大,漫滩淹没危险性逐渐增大;在2040年的复合灾害情景中,以正面登陆类热带气旋造成的影响为最大,局部区域淹没深度可达3.0 m以上,全市25.23%的海塘和防汛墙存在漫堤危险,漫堤淹没危险区的面积可达到909.53 km2。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应急避难模拟及避难场所优化研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城市水源涵养区、开挖城市蓄水空间、提高部分海塘设防水平、加强城市排涝系统建设和优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等空间应对方案。研究成果给上海新一轮"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