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5)
2023(11049)
2022(9687)
2021(9175)
2020(7571)
2019(17479)
2018(17547)
2017(33633)
2016(18233)
2015(20508)
2014(20540)
2013(20260)
2012(18301)
2011(16523)
2010(16344)
2009(14900)
2008(14207)
2007(12163)
2006(10681)
2005(9103)
作者
(53540)
(44180)
(43827)
(41857)
(28192)
(21211)
(19883)
(17503)
(16937)
(15607)
(15294)
(14756)
(13983)
(13788)
(13721)
(13370)
(13241)
(13196)
(12540)
(12323)
(11024)
(10594)
(10566)
(9987)
(9817)
(9806)
(9748)
(9742)
(8849)
(8739)
学科
(72042)
经济(71965)
管理(54961)
(47487)
(39549)
企业(39549)
方法(33450)
数学(28662)
数学方法(28331)
中国(20285)
(18552)
(17404)
地方(16820)
业经(15830)
(15682)
环境(15420)
理论(12853)
农业(12624)
(12586)
(11648)
技术(11489)
(11295)
贸易(11288)
(10895)
(10846)
(10085)
财务(10020)
财务管理(10002)
(9539)
教育(9513)
机构
大学(259444)
学院(257344)
管理(106597)
(96518)
经济(94087)
理学(93358)
理学院(92251)
管理学(90552)
管理学院(90109)
研究(84963)
中国(61035)
(56427)
科学(56185)
(41944)
(41373)
业大(40933)
(40782)
研究所(38790)
中心(38400)
(35729)
北京(35543)
(35036)
师范(34700)
财经(34237)
农业(32042)
(31530)
(31222)
(29815)
师范大学(28322)
经济学(27407)
基金
项目(186923)
科学(146971)
基金(135858)
研究(134392)
(118607)
国家(117659)
科学基金(101745)
社会(83689)
社会科(79210)
社会科学(79188)
基金项目(73915)
(72855)
自然(68237)
自然科(66599)
自然科学(66586)
自然科学基金(65354)
(61523)
教育(60656)
资助(54821)
编号(54503)
成果(42702)
重点(41308)
(40012)
(39288)
(38397)
课题(37083)
创新(35729)
科研(35440)
大学(34340)
教育部(33994)
期刊
(103108)
经济(103108)
研究(72162)
中国(44022)
学报(41995)
科学(39075)
管理(37822)
(36169)
大学(31371)
学学(29521)
(28707)
教育(26728)
农业(26000)
技术(22564)
业经(17590)
(17107)
金融(17107)
经济研究(15351)
财经(15266)
图书(14876)
问题(14869)
科技(13916)
资源(13466)
理论(12995)
(12875)
(12855)
现代(12297)
实践(12226)
(12226)
技术经济(12136)
共检索到35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晓楠  卢小丽  
针对现有生态安全研究侧重概念模型要素之间的比较及综合评价,缺乏要素间互动关系及生态安全状况演变趋势预测的研究现状,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中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原始DPSIR概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7组因果关系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测度,发现"沿海城市生态安全响应对状态起到正向作用"的研究假设被拒绝,论文根据各组假设的因果关系结果构建出中国沿海城市生态安全DPSIR概念模型。同时研究以沿海城市DPSIR概念模型内因果链及要素间的作用系数为基础,构建了生态安全作用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状态进行预测仿真。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秦晓楠  卢小丽  
本文针对生态安全系统中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研究相对匮乏的现状,引入BP-DEMATEL方法对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以DPSIR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生态安全系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把状态维度定义为目标因素,驱动力、压力、影响及响应维度定义为影响因素;通过BP神经网络计算目标因素与影响因素间的权值,求得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关联矩阵;采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BP-DEMATEL方法改进了以往采用调查问卷及专家打分来获取因素间的研究数据,扩展了传统DEMATEL方法的适用范围,BP神经网络计算增强了影响因素与结果评价因素间的关联性。本文对我国三大海域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的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军华  景琪  
文章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海洋经济支持系统、海洋社会支持系统、海洋生态支持系统在内的海洋生态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将其应用到我国沿海城市。结果表明:(1)近7年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支持系统健康质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的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逐渐朝着优化的方向推进;(2)沿海省市经济质量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普遍存在海洋科技滞后的因素;(3)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生态环境恶劣对海洋生态经济水平的破坏是多角度的,社会发展、海洋经济、生态水平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融合,进而对尚不明确的海洋生态经济质量健康状况进行复合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俊  谭传凤  常旭  
在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走势及城市带功能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应加强沿海城市带的建设。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出中国东部沿海已基本具备了城市带发展条件的结论。最后,提出中国沿海城市带分段培育的基本构想,并对北部哈大城市带、中部京沪城市带和南部粤南城市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曼娇  马学广  娄成武  
采用对应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绘制基于2003—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9个城市群共81个城市的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据的点聚图,结合能够反映城市职能互补性的统计量指标——总惯量,直观地反映城市职能与城市间互补性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沿海城市带城市互补性程度横向纵向间均有较大差异。2012年较2003年,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厦漳泉城市群总惯性增加,城市互补性比率增加,城市互补性增强。与之相对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城市总惯性减小,城市互补性比率降低,城市之间互补性减弱。总惯性增加最快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发育程度最高的三大都市圈即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珠三角地区。针对9个区域10年互补性标准值划分出四种互补性演变模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鞠芳辉  杜晓燕  
探讨了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城市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PROMETHEE法 ,选取苏州、南京、杭州、宁波、无锡、深圳、青岛、厦门、广州等 9个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  于海琪  陕立勤  
文章研究了我国沿海部分城市,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在结合相关国际通用指标的前提下,针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特点,设计了符合实际的经济增长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并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分别线性拟合了我国沿海城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琳琳  郭玲玲  武春友  
选取13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其2007—2016年的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耗水平及技术进步对绿色增长效率存在影响。据此提出在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考虑地区差异,调整能源消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污染,以政策辅助提高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生   李发浩  
基于2002—2019年中国49个地级及以上沿海城市面板数据,测算沿海城市经济活力水平和贸易便利化指数,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对沿海城市经济活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2002年以来,沿海城市经济活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但城际差距逐渐扩大;(2)贸易便利化能够提高沿海城市经济活力水平;(3)当创新能力超过门槛值时,贸易便利化对经济活力的促进作用将显著增强;(4)工资水平、金融规模是贸易便利化影响沿海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渠道;(5)贸易便利化对经济活力的促进作用在南方沿海城市,以及较大规模、较高行政级别和较高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沿海城市中表现更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先声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和内地城市。如广东省,1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7.2倍。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20%以上;顺德县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8.3倍。13年平均年递增18.8%;深圳10年来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9%,财政收入增长65%,大大高于内地和全国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出现这种差距,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耀军  任正委  
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越大,同时,沿海地区聚集的人口也越多。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变化的市别差异较大,个别城市出现了人口自然负增长的态势,总体上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内陆城市,人口迁移流入集中于24个沿海城市,约占沿海城市总数的一半。借助GIS技术,应用空间聚类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人口重心向西南略微移动;人口分布趋于均匀,从人口密度方面看,2010年较2000年在空间上人口聚集程度有所下降。提出了优化沿海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韩增林  
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是多个科学计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中一个重点内容,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推向纵深。利用大连市1996—2007年综合发展水平数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消耗、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三角图分析方法,通过敏感性、适应性、恢复性等进行指标筛选,构建沿海城市脆弱性指标体系,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大连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大连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逐年降低,连续12年脆弱性类型均为ERS型;②从趋势上看,经济子系统的脆弱值逐渐降低;③社会子系统的脆弱值逐渐下降,并且降低速度较快;④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脆弱值逐年增加,在2003—2007年间,占大连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1/3以上,该子系统为目前影响大连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主要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兰阁  刘汉利  张学礼  何永红  王鸿  刘丽梅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河北省沿海城市的发展对落实这一奋斗目标有重要影响。发展河北省沿海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相对的后发优势,但也有它的不利因素,河北省沿海城市的发展对广大区域又会产生辐射作用。依据以上研究,得出了许多发展河北省沿海城市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